依托长江黄金水道 做大做强湖北水运

2013-04-29 00:44叶红玲梅长权
中国水运 2013年9期
关键词:水运航道航运

叶红玲 梅长权

湖北作为长江上、中、下游整体联动的关键区域,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湖北省是如何加快水运建设,发挥黄金水道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局长朱晓光。

“我们以实现水运强省为目标,以‘畅通深水航道,打造枢纽港口,提升水运服务,推进综合运输为重点,加快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五个湖北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朱晓光告诉记者。

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湖北水运交通运输网络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又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中游,携长江黄金水道与河湖水网密布之便利,得天独厚、得水独厚,水运十分发达,国家规划的二十条水运主通道,在湖北境内有长江、汉江和江汉运河三条,其中长江在湖北境内航道里程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航道的37%。国家规划的长江11个内河主要港口,湖北就有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4个主要港口,湖北水运在全国水路交通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全国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基础设施大建设带动湖北省水运大发展。‘十二五期,按照‘提升汉江航道、打通江汉运河、建设武汉新港、优化船舶结构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湖北省水运综合实力。” 朱晓光说。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湖北省水运发展保持上升态势。基础设施总量迅速增加,新增高等级航道152公里,新增和改扩建港口吞吐能力达3451万吨。先后分5批开工58个港航建设项目,在建港航项目达到93个,总规模达到252亿元;完成投资达到183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投资目标的87%,相当于整个“十一五”期的1.7倍。“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基本全部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大体在2014年前后形成能力,全省可望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在这些重点项目工程中,宜昌、荆州、武汉、黄石等主要港区的码头建设顺利推进,荆州港盐卡(三期)多用途码头工程、宜昌港主城港区云池作业区二期工程、荆州港洪湖新堤港区综合码头等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工程、宜昌港秭归港区茅坪作业区二期工程、宜昌港主城港区白洋作业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13年底主体工程能基本完工;黄石棋盘洲港区二期工程、宜昌港宜都港区红花套作业区综合码头等“十二五”期规划的重点港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高等级航道是水运发展的基础,湖北省除长江外有汉江和江汉运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在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下,这两条航道大规模的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启动。预计今年年底汉江兴隆至汉川航道整治工程、汉江白河至丹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和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主体工程均基本完工,汉江丹江口以上209公里达到规划目标,碾盘山以下340公里和江汉运河航道全线达到千吨级标准,届时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三条高等级航道将全面联网,形成连接武汉城市群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环绕江汉平原的810公里的高等级航道圈,1000吨级航道里程突破1500公里,湖北水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为下一步湖北省江汉平原航道网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随着湖北省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湖北省水运发展效果明显。据介绍,汉江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明显。由于小吨位船舶逐步减少,大吨位船舶逐渐增多,沿江企业运输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据有关单位测算,在汉江武汉段每运送一吨货物比原来节省了约15%,致使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投资额明显增加,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增加水路运输的比重,如百威啤酒厂啤酒外运量显著增长、汉川电厂煤炭水上运输量增大,亚东水泥运量增加等等;还吸引了一大批适水企业沿江布局,如建华管桩等数十家大型厂矿企业在汉江沿线安家落户,给周边近3万人带来就业机会。

“以园促港、以港兴园、港园互动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按照“一港双园”模式,湖北省50多个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配套的港口项目日渐成型,吸引了一大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临江而建。进一步推进了武汉至黄石沿长江钢铁工业走廊、武汉至十堰沿汉江汽车工业走廊、武汉至宜昌沿长江化工工业走廊形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加快船型标准化进程,优化运输结构

船型标准化是一项调整结构系统工程,是促进水运行业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是三个服务的民心工程。湖北省的船型标准化进程如何呢?

朱晓光向记者做了介绍,自2009年全面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2010年以来,湖北省抓住国家船型标准化政策机遇,逐步推进湖北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三年共筹措中央和地方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3.3亿元,核准拆改船舶910艘、70万总吨、1.68万客位,其中长航集团437艘、52.87万总吨、178客位;地方473艘、16.83万总吨、1.66万客位。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30余亿元用于船舶更新换代,进一步优化了湖北省水路运输结构,船舶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时效性、适货性、适港性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峡船闸通航压力,优化了三峡翻坝运输体系。

据了解,截止2013年7月底,湖北省实际拆解改造船舶793艘、64.8万总吨、1万客位,全省船舶总运力达到838万载重吨,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1860载重吨,分别较“十一五”期末增长了34%、提高了24%。湖北省企业集约化程度明显增大,全省具有10万载重吨以上船舶运力规模企业7家,具有5万载重吨以上船舶运力规模企业达到23家,万吨以上船舶运力规模企业达到110家,分别较“十一五”期末增长了40%、48%、57%。

下一步,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将立足服务长江水运大局,充分利用好船舶拆解改造资金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运力优化升级,提升船舶技术水平,提高船舶对港口、航道、船闸的适应程度,到2015年,货船平均吨位提升到1500载重吨以上,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0%。在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建设“绿色航运示范区”,在丹江库区、梁子湖试点建造“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船舶,支持引导港航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全力打造“平安水域”,确保安全态势持续平稳

“确保水上安全是支持长江黄金水道的保障。2013年上半年湖北水路交通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事故统计为0.5起,无人员伤亡,四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朱晓光告诉记者。

但是,安全形势丝毫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县乡政府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海事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够,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打击违规违章不得力;安全意识淡薄,政府、企业以及基层监管部门均不同程度存在侥幸心理;安全基础薄弱,海事监管方式单一、落后。下一步,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将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确保辖区安全态势持续平稳:

一是试点推广渡运安全网格化监管。各市(州)要大力宣贯和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监管工作制度》,选取本辖区1至2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力争2014年上半年全省推广渡运安全网格化监管。组织推广通山水库渡口渡船动态监管全覆盖新的建设模式,逐步提高全省水运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搜救应急管理系统二期工程以及汉江海事搜救中心的建设,确保完成全省范围内49个固定视频监控点、32个移动视频监控点的建设,并为900艘客渡船安装定位及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渡运安全监管和搜救应急水平。

二是扎实推进老旧渡船更新改造。落实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的《农村老旧渡船报废更新中央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力争2年内将全省10年以上船龄的老旧渡船全部更新改造,使渡运安全基础得到根本性改观。

三是逐步理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摸清全省情况并建立台账,研究监管重点、监管方式,建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力争2014年纳入港航海事有效监管范围。

四是高压治理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打非治违”、砂石运输船超载治理等专项活动,认真落实“档案制”、“销号制”、“通报制”、“评估制”、“报告制”五项制度,彻底消除一批事故隐患,切实改善水上安全通航环境。

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们在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确保安全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湖北水路运输市场,让企业、船舶走上规模特色效益型发展道路。支持有能力、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推进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朱晓光向记者强调了服务航运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09年以来,受到实体经济及航运市场低迷影响,内河运力结构性过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转型成为水运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湖北省交通港航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支持港航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服务功能,延伸航运服务产业链。

调结构、转方向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出路。航运企业多措并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高风险型向安全型转变,更贴近市场需求,采取更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主动转型求发展。华中航运集团充分整合市场、网络、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资源,以船舶管理为先导、以货运业务为平台、以营销网络为支撑、以提供运输解决方案为手段,全力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努力充当起整合运营商的角色。宜昌港务集团作为“三峡物流中心”和“三峡航运中转中心”的核心企业,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和开展企业转型,在促进长江多式联运和物流发展中形成了独特优势。黄冈楚江航运公司运贸和港口运输一体化等特色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企业提档升级。

“几年来我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水运市场监管,提升水运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水运信用体系和水运企业失信档案,推行行业诚信公约,引导企业在守法经营的基础上,适应更高标准的企业价值目标。同时,加强水运市场调查分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港航经营情况调查。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恶性竞争。研究有利于水运发展的税收、融资等政策,抓住‘营改增机遇,帮助企业降低负担。”朱晓光告诉记者。

2011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水运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此,湖北积极推进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方案,做到港区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相互匹配,集疏运通道有效衔接。推动港口建设由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港口的节点作用,聚集公、铁、园区等要素,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强与长江流域其他省市的区域合作,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着力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近年来,湖北省把航运中心高端服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航运中心大厦开工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挂牌成立,武汉船舶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阳逻保税港区积极筹备申报,武汉新港成为国家首批启运港退税试点港口。

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规模,航运服务能力的大幅提高,有效降低了湖北省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湖北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需求。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湖北省水运发展保持上升态势, 2010年、2011年、2012年全省分别完成水路货运量1.62亿吨、1.77亿吨、1.99亿吨,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1145亿吨公里、1580亿吨公里、1957亿吨公里。水路运输货运量年平均增幅超过11%,水路运输周转量年平均增幅超过35%。2012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5.1万标箱,同比增长8.8%、10.3%。湖北水运在长江航运体系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中游畅则长江畅,中部活则全国活。湖北水运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更要着眼于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内河水运投资规模翻番,由107亿元增长到269亿元,重点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体系、港口综合物流体系、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便捷高效,通江达海、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朱晓光最后告诉记者。

猜你喜欢
水运航道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新航道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