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需要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不仅包括和谐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和谐的观念和素养,核心是人的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支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30-03
高校承担着传承文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建设和谐校园,为学生更好服务的职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和谐校园的创建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子系统中的一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就要求学校内部系统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校园的创建离不开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高校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站在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政素质,大学生的思政水平是和谐校园创建的“软件”。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存在“和而不同”的思想。创建和谐校园是对我国传统 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和谐校园表现为学校内部各要素协调和默契,表现为和谐统一的自然状态,营造出一种融洽的氛围。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场所。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高校和谐校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首先,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的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前提是必须保持校园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就无从谈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学生明辨事理,认清事物的是非曲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稳定,有利于学校的稳定,是和谐校园创建的前提。
其次,和谐校园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校园的主体是人,高校必须把学生的思政教育摆在第一要务;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再次,创建和谐校园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增多,在高校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的多元化,竞争和就业存在的压力;教育方式的单一与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矛盾等,这些诸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要求高校提升思政理论水平,创新多种教育形式与和谐校园相适应。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支持
在全面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创建和谐校园服务。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离开大学生,和谐校园就是空中楼阁。和谐校园不仅仅是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的和谐,和谐校园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和谐,和谐校园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领大学生道德提升、思想进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为和谐校园创建提供思想和道德基础。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创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校园创建指明方向
和谐校园赖以存在的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和良好的人际环境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习自觉性、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团队观念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大学生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将会为和谐校园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全面进步和提升的方向指引着和谐校园创建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还表现在:通过先进科学理论的引导,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分清善恶,分清对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反之,如果校园内恶性事故不断,校园的稳定受到影响,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受到破坏,谈何建设和谐校园。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一)创建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学校之外的社会等其他要素,也就是外部系统。因此,我们必须从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内部系统看既要加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专职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也要加强如班主任,学生导师以及专业课老师等兼职思政队伍的建设,增强思政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形成规范、严密的思政教育体制和制度体系,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度的和谐。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高校各项工作之首,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从外部系统看,要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教学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之间的和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和谐,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利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和谐”的思想文化内涵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创建和谐校园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和谐”思想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功能。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创建中,通过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价值观念中,使之成为普遍理解接受和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形成激发大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促进大学生形成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围绕大学生的愿望,以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学会兼顾学习能力和思想提升,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重视实践环节;既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智力因素与人格因素。确保大学生做到知识、能力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这样既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有助于发挥大学生三个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创建和谐校园更高层次的需求。
3.营造和谐舆论,倡导和谐精神。高校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有效疏导消极、情绪化的因素。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新思路
1.注重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校园中一些具有德育功能和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受到了直观感染;大学生在现代化的科研教学设施里学习,更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道德知识的学习实践中。高校努力将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成为真正集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场所,学生在和谐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和谐校园创建的水平是校园文明程度、学生学风面貌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积极努力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仍处在改革时期,科技的发展,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心灵,给和谐校园的建设产生冲击,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影响依然存在,使许多青年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道德困惑,理想迷茫,信仰危机等,这些都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格格不入。面对这些现象,迫切需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完整的科学信念,为大学生做人生实践的指导和帮助,矫正他们道德、理想、信仰问题方面的偏差,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优良品德的人,成为综合素质高尚的人。
和谐校园需要注重营造学术氛围,比如举办专题讲座、专业论坛、文化沙龙等,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积极开展科技类、教育类等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校园需要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气息,邀请名人名企进校讲学,积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教育活动;加强高校民主法治建设,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拓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途径。从博客发展现状看,应将博客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与新颖平台,加强这块阵地的建设,吸引学生建设好这块新阵地,使博客这一网络新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开辟思政教育网络论坛,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天地。
3.关注大学生困难群体,为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面对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日益增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因面临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完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广泛开展心理辅导,积极健全学生心理测评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契合点。
4.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务必与人文教育融合和渗透。思政教育不仅是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所有的教师都要在服务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教师要穿插讲授好思政课程,以人格魅力去感召、影响学生,使大学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得到同步提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和理念上要不断创新,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5.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定岗实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诸要素和谐运行、综合作用。高校必须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各级规章制度,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走出一条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创建和谐校园的创新之路,营造和谐校园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2]臧小林.高校和谐校园创建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3]王素娟.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现代思想教育的特点[J].学术论坛,2001(8)
[4]赵立华,赵爱群.探索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南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
[5]杨志民.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
[6]庄岩,陈兰花,林旭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7]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8]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0(4)
[9]王占英,庞顺华.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党史博采,2007(5)
[10]时瑞刚.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
[11]余云葱.和谐校园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科教文汇(上半月刊),2007(1)
[12]朱凌云,蒋西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研究[M].上海: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3]徐伯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 慧(1981- ),女,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思政教育,社会学等。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