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2013-04-29 00:44高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师

高娜

内容摘要:教师的个人素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其中教学语言是重中之重。教学语言的特点众说纷纭,本文从得体和到位两方面进行论述。有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身份、场合、对象、情境并表达清晰、语气肯定、态度诚恳,如此才能达到唤起学生思维和表达的兴趣,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语言 有效性 到位 得体

教学《沂水春风》时,我发现孔老师的教学语言是相当见功力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总共两句引导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一个微笑、一句评价“吾与点也”,就让四个性格、年龄各异的弟子各抒己见,并且能从军事、经济、文教等各层面贯彻阐述老师的治国主张,可以说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其乐融融,氛围轻松惬意,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自由拓展,为他们以后游走各国参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尔基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老师学问再高,但是表达不好或者表达不清,如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但倒不出,学问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教师的成功在于不仅要倒得出,还要掌握怎样倒。

关于教学语言的特点,研究者们发表了许多见解,但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我认为可以归结为得体和到位两点。

一.“得体”指符合教师的身份、学科的特点、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层次等方面。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点。

1、声音富有感染力,以语言突显情感的张力。体现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

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是要为学生构建精神的栖居地。这些目标的实现,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理趣。

情感投入可以通过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轻重抑扬和神态表情来表现,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实现。比如上《报任安书》《五人墓碑记》《〈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等慷慨壮烈的文章时,教师通过激情澎湃的朗读,将“碧血横飞,浩气四塞”的激愤,“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的愧痛传达给学生;在上《琵琶行》《长亭送别》等依依凄苦的文章时,以婉转沉郁的朗读,将“同是天涯沦落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愁痛彻感染学生。无需多言,以声唤情。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动之以情”还需伴之“晓之以理”。杭外的黄昊老师教学《沂水春风》时语言不疾不徐,显示出学者风范。他与学生探究“吾与点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前三人相对紧张,曾点则显得从容,后人称为“曾点气象”

生1:曾点讲了暮春时节祭祀有关的事情,是到大自然中求礼,为人民祈求更好的生活。

师:在儒家文化中春预示希望,“天地有大德曰生”。

生2:曾点的描述给人以愉悦感,祭祀是真诚的活动,为了求得天地人三者和谐。

师:大众的欢愉,就是孔子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生3:首先,孔子当时的状态是多次碰壁;其次,乱世中也可以达到学习“道”的快乐;再次,曾点在这里描绘的是雍容华贵的太平气象。

师:孔子的弟子志大多才又急于用世,正像孔子的六十岁时感叹的“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在所以裁之。”孔子并不是灌输自己的意志。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富含文学素养,能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典雅深厚;教学时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黄老师用自己丰厚的学养和循循善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将《论语》语录融会贯通,俨然是让学生如沐春风的孔老师的代言。

2、语言简洁、朴实,有错要诚恳地承认并纠正。

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是引领学生。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梯度,便是有效的;如果没有价值,那无论多么深奥、多么华丽都只是炫耀卖弄而已。正如老舍的《想北平》,应于平实处、细小处见深情,才更触动人心。

表现在提问时,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尽量使用简朴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在回答时感到由衷的满足和自然的提升,产生探索的动力。

如《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一句,可以问“平时我们都用‘青丝形容头发,杜牧为什么说成是‘绿云?”学生就从“绿”这种色彩本身入手生发联想,思考出这是一群如春天刚发芽的柳枝和青草一样娇嫩年华的少女,有着对生活对爱情最美好的憧憬和骚动难安的情愫,但却在深宫里忍受着寂寞噬心的煎熬,“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随岁月流尽的除了青春年华,还有那一点一滴对生命的热情。

再如教学《江南的冬景》,学生说喜欢“寒村微雨图”,可以问“你愿作酒客吗?你们会聊什么?你若作旁观者,你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简洁、朴实的语言能减少学生的畏惧感,产生思考的动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孔老师那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营造了温馨轻松的对话环境。

教师是教练的角色,正如马俊仁跑不过王军霞,刘翔的教练跑不过刘翔一样,我们未必能处处超越学生,出错难免,关键是作为教师若囿于身份,困于面子死撑,那么就真的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失去了阵地。认错也要讲求技巧,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简洁,要正面表态,不可闪烁其词,可以和感谢、鼓励相结合。比如高三复习语音时,我按习惯将“节骨眼”念成了jié,学生课后查字典告诉我应该读jiē,我马上感谢并表扬了这个学生,并在下节课时写在了黑板上,学生有此一事,反而更记得住。有时对一词一事的记忆不是很肯定,如果问“有谁能帮我准确地表述一下吗”,也是有效的。

课堂上总难免口误,我就请学生原谅我有时会将“卖火柴的小女孩”说成是“卖女孩的小火柴”,我想学生的哄堂大笑表示的是对我的理解和尊重。

3、了解并适当使用网络用语,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到网络时代,也可算开辟了新天地。如“囧”字,就很符合中文象形字的特征,且将“窘迫、尴尬、无奈、郁闷、悲伤”等多种情绪形象表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再如“雷人”一词,用比喻将惊讶、震撼的情态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再如“无语”、“拍砖”、“打酱油”、“童鞋”等网络用语,都意趣无穷。

作为教师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选用一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组讨论时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纠正学生错误时说“这只是个传说”,分析诗歌意境时可以引用“钓的不是鱼,是寂寞”,教学《长亭送别》时说“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并且教师的恰当引用可以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学会辨别网络语言的优劣,不会胡乱使用,也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社会和时事有清醒的认识。

二.“到位”的标准是看教学语言是否能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否有利于增进学生表达完整有层次的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清楚,指向明确,语气肯定。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深刻指出,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马克思也概括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著名论断。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教学时对知识的描述和界定要肯定、准确、科学,切勿含糊其辞,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言辞,也应避免出现诸如“嗯”、“啊”、“这个”、“那个”等画蛇添足的口头禅。

我们在预设问题时常常使用“如何”、“哪些”等词,如教学《诲人不倦》,问“看到‘诲人不倦这个课题,猜猜可能会写到哪些方面”,“孔子是如何教育学生”的。这个“如何”和“哪些”的指代范围非常广,可以指方法、态度和内容等。太大学生就不明白往哪个方向作答了。

再如提问“孔子是如何教育学生的,而学生又是如何学习成长的。”若将前一个“如何”修改成“用了什么教育方法”,将后一个“如何”修改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和态度”,指向性会更明确,学生更容易找到思考路径。

课堂提问应避免“是不是”“对不对”这类无意义的用语,将问题设计成学生能完整表达的,适合深入分析的,而不仅仅是判断题式的单词型回答。

如问“孔子对子贡是不是不怎么了解?那么他问‘女与回也,孰愈突不突兀?”,其实这不是真的问,而是为了引出对“女与回也,孰愈”这一章的解读,但问出口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疑虑,总觉得不该是这样,很不明白老师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无效的问题多了,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欲望就被抑制了。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课堂上要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是脱离文本的,他们可以不假思索,不读文句地作答,那么这些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

2、课堂评价中肯,鼓励要具体,指明修改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充满生命灵性的,动态的,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最佳契机。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而且要善于捕捉。

所以课堂上要进行实时评价,孙绍振说教师有“告知”的责任。学生回答正确要赞扬、鼓励,还应提示学生“棒在哪里”、“怎样才能更棒”;学生回答有误也需即时指正,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纠正错误不是进行批评、指责,而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比如教学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时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中“魁梧”和“老成”的含义。学生回答“魁梧是有霸气的意思”,完全脱离了文本,只就词本身进行解说。一般情况下可能会问“文中哪里有表现出霸气吗”,以此来纠正学生的误读。但更有效的是进行以下对话: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2、3两段,这两段作者运用对比写出了北平的包容,你读出了什么感觉?

生:很自由的感觉。

师:哪里看出来?

生:“谁来理你?”

师:是啊,我们在这里读到的是饱经沧桑的成熟美,有包容,有宽厚,但没有霸气。这种成熟的感觉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这是“归谬法”的运用,暂时搁置不理,然后让学生通读上下文,自己发现错误。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正在与此。

3、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以无声传情。

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

不过,肢体语言使用要恰当。要自然朴素,配合情境,不可生搬硬套,这样才能对有声语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语言有效与否,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捕捉到思维历程中闪现的火花,从而激起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愿望。教师语言的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语言的观点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语言的材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有一位网友回忆他曾经印象最深的语文课,一堂课下来,脑子里一连几天回荡着的,都是那些抑扬顿挫的诗句。其实很多人记忆中美好的语文课大多如此,老师不需要总结太多阅读技巧,也不需要灌输很多基础知识,学生们记住的美好的语文课,往往是语言文字本身,是他们的个人体验本身。

参考书目:

1.钱威:《教学语言前探》,载《教育研究》,1991(8)。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247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