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3-04-29 20:28纪春涛
关键词:语调语文课感情

纪春涛

“语文”是一门通过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最终实现对文化知识掌握的学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而语言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就是朗读。本人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在此,结合朗读教学的理论分析和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概念与内涵

朗读是什么?朗读,是讲求语言准确、语流顺畅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活动。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二、语文教学中朗读的现状与影响

在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的今天,我们的很多教师仍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朗读,只钟情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细琐分散、支离破碎的分析,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似乎不能出分数、不能直接见效的朗读上。学生不会朗读,更不会在朗读中欣赏美、体会美,只知道拼命记老师的讲义。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失去兴趣,从而出现语文课堂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不尽人意:不少学生说话结结巴巴,朗读断断续续,写作文句不通。

三、朗读训练重要性的依据与分析

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汉语的每一个语言符号联系着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语音仅仅是这个听觉形象的最表层,它还包含理念上的内容,情感上的内容。在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的正确把握,才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才能再现文学作品的特定情景,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哲理意味。

朗读符合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的学生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朗读正是帮助他们通过“听”来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口、耳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形成多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加深了大脑皮层的痕迹,有助于增强记忆。

朗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朗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和体会文章的语意和整体美。否则,老师讲得再细再好,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只能记住其中的一鳞半爪。这样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形成能力。

四、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语文课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不遗余力地讲,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但有了朗读就大不一样了。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感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哪位学生能对此无动于衷?有谁能不产生尝试一下的念头?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朗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倒读、不误读,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其注意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集中能力和分配能力。朗读的停顿、轻重、升降、快慢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及时做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这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度性等。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他们就如同替作者说出了这一番话。“作者之神气音节和声调,拂拂然似与我之喉舌相应。”反复地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受到感染。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领着学生欣赏课文中每一处风光秀美的地方。

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感情地朗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而文中的情感审美因素也会自然而然地向读者释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五、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保证朗读的时间。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出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出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老师要坚持范读。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范读全诗,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

教给学生正确朗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具体来说:发音正确清楚、语气语调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

轻重适当。将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把握得当才能将课文读得生动悦耳。

停顿准确。注意语法停顿,即注意把句子当中的各个成分读完整,不可打乱。注意逻辑停顿,即在为了突出某个词,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意思时,可在这个词后稍有间歇。

注意速度。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遇到欢乐愉快的句子时,速度加快。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速度可适当放慢。

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再好的朗读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点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只讲不读,学生难知书中味;只读不讲,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一点毋须赘言。

总之,“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它不是一节完美的语文课”。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

猜你喜欢
语调语文课感情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带着感情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带着感情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