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
笔者在教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时,学生针对课文《氓》中“载笑载言”一句的课下注释“载,动词词头,无义”提出疑问:载笑载言中的“载”属于动词词头,无义,那么本课第二首诗《采薇》中,出现的“载饥载渴”和“载渴载饥”中的“载”又做何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诗经》中出现“载——载——”格式的诗,发现至少有十一首。在这十一首诗中,此格式使用的情形不尽相同,笔者试将其做简单归纳。
总体而言,“载——载——”格式中,“载”后面所跟通常为动词,也有少数为形容词。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所表示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两个“载”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表示两个动作或性状同时存在
此时可以将“载”视为语助词,无义,或者将其理解为“又——又——”。
如《诗经·国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许穆夫人,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不顾许国君臣的阻挠,毅然返卫,吊唁卫君。此诗开头的“载驰载驱”中, “驱”是赶马,“驰”是使劲赶马,两词与“载”连用,表达此时人物急于回到祖国的焦灼心情,很明显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存在的。可以参照教材注释理解为分理处词词头,无义。
类似的例子还有《诗经·小雅·皇皇者华》里的“载驰载驱,周爰咨诹”“载驰载驱,周爰咨谋”“载驰载驱,周爰咨度”“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诗经·小雅·沔水》里的“念彼不迹,载起载行”。
而在课本所选 《氓》里,女主人公看到心仪的男子到来,内心极度喜悦,笑和说这两个动作可以是同时进行的,“载笑载言”就理解为女子笑着,说着,或者女子又说又笑,十分开心。
在《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中,“载玄载黄”指的是绩(麻线)的颜色,此处“载”后所跟为形容词,可以理解为麻线有的是玄色,有的是黄色。同样,必修2课本所选《采薇》“载饥载渴”和“载渴载饥”,也是一样的“载”后跟形容词,是人物处于渴与饥同时具备的情形,可以将“载——载——”理解为“又——又——”。
二、两个“载”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交替进行或性状交替产生
可以将“载”解释为“一会儿——一会儿——”“时而——时而——”“有时——有时——”。
如《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黄震在《黄氏日钞》中的是注解是:载沉载浮者,言舟泛泛水中,或上或下,不定之貌。舟随水流或上或下,交替进行。
类似的情况还有《诗经·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止”“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天上的隼迅疾地飞,时而飞翔时而休止,时而低飞时而高翔。 和《诗经·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都是言鸟儿在天空忽而飞向高处忽而落至低处。
“载”用在形容词前也有相同用法。如《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山间的泉水,有时清澈有时混浊。
三、两个“载”用在动词前,表示两个动作按顺序先后进行
可解释为“——又——”或“——就——”。
《诗经·大雅·生民》中有“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姜嫄踩巨人脚印(或进行一种祭祀仪式),然后停止休息。“震”震:为娠,怀孕。“夙”,肃,谨守胎教。发现怀孕,安谨行事保护胎儿,“载生载育”,生下后又尽心抚育。此处“震,夙,生,育”是顺序进行的,可理解为发现怀孕后,就小心保护胎儿,生下胎儿后又尽力抚养。
除上述三种情况之处,另外一些需要特殊对待。如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句,此处“欣”可以理解为“奔”这一动作进行时诗人的心理或者面部表情,更像是一个形容词配一个动词,可解释为“终于看到家门了,我欣喜地奔跑过去”。
而对于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载歌载舞”,在《诗经》中也有类似句子,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宾既醉止,载号载呶”,宾客喝醉了,大声号叫,喧哗不止。另有《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春耕时,人们有的割草,有的刨掉杂乱生长的树根,一片片土壤翻掘松散。以上两处,可以看做与“载歌载舞”一样,均是对于集体活动场面的描写,理解为“有的——有的——”或者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又——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