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立场是一把钥匙

2013-04-29 00:44:03刘文韬
党建 2013年9期
关键词:谋利办事立场

刘文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那就是站稳群众立场。

党群关系,关键在党;干群关系,重点在干部。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仍然尖锐,前进中的社会问题依旧复杂,网络上谣言蜚语不断出现,社会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呈多发势态,犹如大气中不断弥散的废气、毒雾、PM2.5,缠绕渗透变成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迷雾和心结。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与一些地方存在紧张的干群关系不无关系。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谋利?与民争利,必失民心;为民谋利,就拥有群众。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是解决民之忧、民之难、民之盼,打开党群感情之门、抚平干群关系之痕、驱散社会污浊之气的“钥匙”。

这把“钥匙”有两个侧面,一面是“正己”。就是党员干部先从自身找根源、查病症、下药方,解决自己思想上的问题,纠正行为上的不端,通过不断改进党的作风,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以优良政风带民风,三者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面对利益与诱惑,是为广大群众说话,还是为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圈子代言?有的党员干部站不稳群众立场,不为群众办事,不为百姓谋利,只图个人私利,有的甚至将自己视为高于群众的“权贵”、“人上人”,事事与民争利,处处吃拿卡要,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把老百姓逼到生活的悬崖边上,引发和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

“钥匙”的另一面是“为民”,就是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心里有群众,手中有“钥匙”。站稳群众立场,就是弯下身子,沉入基层,走近百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多做服务民生、雪中送炭的工作。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捷径和替代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群众的眼睛雪亮无比,百姓的需求具体实际,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办事,他们就會记住你的好,感激党的恩惠,他们也就会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政策,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反之,若侵犯他们的利益,漠视他们的需求,群众必定会与你渐行渐远。

若丢掉了群众立场这把“钥匙”,就丢掉了正己的决心,也丢掉了为民的宗旨,必定会给党群干群关系带来不良影响,让党的事业蒙受损失。反思几年前云南省“孟连事件”的发生,当地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有的领导干部没有站稳群众立场,屁股坐歪了,路子走偏了,与民争利,激化了干群矛盾。”如今,孟连由乱到治,总结出推广全国的先进经验,由此带给我们启示:只要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屁股坐正了,群众的思想就通了,党群干群关系就好了。

群众立场,是用“心”打造的“钥匙”。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很远,有时很近。打开心结,唯有用“心”。党员干部站稳了群众立场,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就近了,这样,才是真正走近了群众,才有了和群众平等对话的基础,才有了赢得群众信誉与敬重的机会,才有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站不稳群众立场,不把群众的利益当回事,即便你说得再多、喊得再响,群众也不会听你、不会信你。

群众立场,是用“信仰”铸成的“钥匙”。能不能站稳群众立场,说到底,是一个政绩观、利益观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党性纯洁度的体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大的利益,是共产党人的真正追求,这样的党员干部,他的言行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与赞颂,即使工作中偶有瑕疵、偶有纰漏,也会得到群众的宽容与谅解。反之,倘若把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置于群众的利益之上,即使讲再多的“豪言壮语”,那也只是“美丽的谎言”,骗得了短暂,骗不过长久,骗得了一时,骗不过一世,终究为群众所识破。

猜你喜欢
谋利办事立场
立场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武术研究的立场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6:54
“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实证分析与理论重构
——由行为属性说转向职务属性说
各自为政
上市银行海外“谋利”
论受贿犯罪的域外考察与取消为他人谋利的要件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7
明天有事
少年文摘(2016年4期)2016-08-13 17:34:22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