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求实效

2013-04-29 00:44沈文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教材

沈文根

镜头一:早晨,老师和学生陆续走进校园,当红领巾监督岗队员向老师行队礼并微笑着问好时,有的老师毫无反应。

镜头二: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告诉老师,老师昨天我遇见了一件有趣的事,还没等学生说完,老师就说:老师正在改作业,你和其他同学说去。于是学生无奈地走了。

镜头三:课堂上,一位小男孩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他很少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但是一站起来,因为紧张话都说不清楚,全班同学都笑了。对此老师未置可否。

这样的镜头在校园中应该说是司空见惯的,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我们却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不愿让学生坐下来谈话,不肯善意地抚摸一下学生的额头,不愿帮学生系一下松散的鞋带……但从中却折射出许多让我们教师深思的东西。

一是教材走过场——还是张旧船票。由于品德与生活课教材编写丰富灵活,教学时没有固定的套路,变相地把书中的图片通过计算机演示。例如教学《皮诺曹的鼻子》一课时,计算机通过视频演示故事,美其名曰“小小故事会”,学生沉浸于美仑美奂的画面中。这时教师提问:你们喜欢他吗?愿意和他交朋友吗?难道煞费苦心地制作课件,就是为了这一问吗?而对皮诺曹的鼻子变长变短的真正原因不加分析、引导,学生茫然,一头雾水,教材未能显示出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功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棍,这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照搬教材,复制教材,不能简单地教教材、备教材。

二是活动表面化——课上热热闹闹。如一位教师执教《我不胆小》一课,课堂上场面的热闹,过程的流畅,设计的精美,老师、学生之间的配合可以说无懈可击,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学生只是用来布置的道具,对于如何克服胆小,让自己变得胆大,涉及未深,一节课就在不停的“活动”中匆匆结束了。这样学生情感认识、行为的发展和提高则成了纸上谈兵。由此可见,思品教学不能绝对化,设计与组织活动时必须思考以下问题:活动是否有意义?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体验与发展?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收效甚微。

三是落实无实处——学生无动于衷。《从一滴水说起》、《衣食的来源》,类似的课题频繁地出现在公开课上。课前,执教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取证,甚至拍摄成影像资料。课中,学生汇报数据,完成表格、形成结论。学生们纷纷发出感慨:“凡事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我要要节约用纸,不能乱扔废纸;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节约每一滴水;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真是太大了,环保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可下课铃声响了,一切似乎又恢复到了从前。课后没人过问落实情况,课堂中发现的问题成了空言谈。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能否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微呢?是否更能让思品课堂变得完美?更能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注重细微,讲求实效是品德课育人的关键。

一、预测反应 寻找契机

对于教师来讲,教学是一种工作,但更是一种创作。“教学预设”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心理反应,希望能够充分考虑到课堂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所以在考虑这些时不但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面临这些问题时的学习和心理反应。所以我们要注意备课预设的思路,在预设中就应该考虑到學生的思考,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批评。

二、优化语言 流淌真情

我们的思品课堂也需要教师善用教学语,只有教师用令人回味的、激情的语言,课堂气氛才不会如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的交流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推理等教学活动,无一例外地要借助教学语言。真诚如花,善良如花,就让我们的舌间上开满这些美丽的花朵,我们的生活才会芬芳,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真情。

三、寻找资源 探求生活

思品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就要开发好教材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围绕“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课程目标,新编的教材注重以儿童身心特征的主题活动和游戏贯穿始终,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面对新教材内,有的老师感觉到好看不好教。

四、捕捉“不经意”收获精彩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我想我们更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思想品质,让思品课更有实效。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去发现。

五、重视反思 提升教育

观察不到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道德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去,由“被动”转为“主动”,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教学是一门学问,要靠教师去发掘,它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