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思考

2013-04-29 00:44谭东华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公众参与

【内容提要】 廉政文化既是政治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要使廉政文化在廉洁政治建设中真正发挥反腐防腐作用,就必须推进廉政文化的社会化进程。本文阐述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依据,分析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社会化 公众参与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文化视角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YBB2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谭东华,中共岳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9-0042-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首先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所讲廉政文化,是“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要使廉政文化在廉洁政治建设中真正发挥反腐防腐作用,就必须推进廉政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廉政文化社会化,简而言之“就是使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和追求的过程”。②

一、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地方偏重于用文化活动的形式在党政干部和民众中进行廉洁从政宣传教育。应该说,在廉政文化建设初期阶段,精心组织好各种文化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循序渐进发展廉政文化的关键所在,但因为有些地方对文化教育活动的理解片面狭隘,甚至把廉政文化等同于廉政文艺,从而使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化、文艺化、形式化,所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需在不断完善丰富文化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建设路径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廉政文化建设问题,是有其学理依据的。因为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廉政理念转化为一种社会文化,营造一种崇尚廉洁、贬斥贪污腐败的社会舆论氛围。当人们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民主政治建设时,实际上就是从政治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人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思考时,就是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而对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关系,人们也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大力宣扬廉政知识,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激浊扬清的作用,有利于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由此可见,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民主观念、政治热情和权利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和主动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腐,形成廉洁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就是要让人们能有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平等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面临的困境

1. 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对廉政文化研究的不深不透在理论上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对廉政文化的概念认识不清,二是对古代廉政文化与现代廉政文化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模糊,三是对国外廉政文化的了解不多,四是对现代中国特色廉政文化与其他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的交叉与结合知之甚少。”④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少有对现实社会廉政文化现状的调查,很少对应建设的廉政文化进行结构分析,从而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要么不明确,要么只具有价值合理性,但没有现实可行性,致使廉政文化建设难以接受现实的检验。

2. 文化产品影响力不够

一般来说,市场和私营企业不愿意经营廉政文化类产品,而需要政府和公共投入来提供,这就使廉政文化产品往往内容不丰富、形式不灵活,不能引人驻足。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到现在,我们回头去看,“就会发现该开的会都开了,该编的书都编了,该写的文章都写了,该演的戏都演了,该贴的标语和该挂的牌子也都基本有了。”⑤另外就是廉政文化产品推广的形式大于内容,“一个电影院挂上一块新招牌就变成了‘廉政教育影视厅,而真正有组织的廉政教育活动却开展得很少;一个图书馆改成‘廉政教育室,而真正的廉政类书籍少得可怜,读者也屈指可数。”⑥现在有人质疑廉政文化建设是多此一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我们的宣传产品和宣传方式过于简单乏味。

3. 公众参与度不高

在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进程中,公众能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公众对腐败现象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腐败的容忍度较高,只要腐败行为不直接侵害到自己的利益,在心理上就给予默认和容忍;二是部分公众缺少社会责任意识、主体意识,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干部的事情,自己手中无权、人微言轻,反不反腐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三是对廉政文化建设信心不足,认为反腐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多余的“形式主义”,是“领导生病,给群众吃药打针”。可想而知,没有公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自然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发展。

4. 法规机制不够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制度反腐,制订了不少的反腐规章制度。据权威统计,截至2012年7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重要法律法规制度616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规定1538件。但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范,比如,合法性问题、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问题等法规机制都不够健全和完善,这对于廉政文化社会化是很不利的。如果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现行制度法规可依,那么,它就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很难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要实现社会化当然就不会一帆风顺。

三、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几个着力点

1. 大力发展公民社会

所讲公民社会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和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⑦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廉政文化社会化除了要依靠党和政府的专门机构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个体的公民力量在廉政建设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可以通过社会团体将这些单个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作用。如国际反腐权威机构[——] 透明国际,就是全球最大的反腐败非政府组织,它在反腐败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样当今世界上廉洁氛围浓、廉洁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也是发达的公民社会。我国公民社会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逐渐发展,但尚不成熟,无论是现代公民的生成还是社会组织的发育,都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使其真正具有民间性、自主性、独立性。

2. 增加公众参与意识和机会

要提高公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一是在公众中大力宣传腐败的危害性,普及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知识。在“大宣教”中,要把腐败危及政权、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和谐,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腐败买单的危害性以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知识传播到普通民众中去,同时还要把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渠道、程序和要求告知公众,引导公众合法、有序、有效地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二是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只有加强对公众的权利教育,使公众正确认识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主体,自己有权利监督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公众才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无线通讯等各种媒体手段,丰富廉政文化载体。当前,尤其要合理运用好网络这个新兴参与渠道,用网络强大的影响力来增强廉政文化传播的辐射力。

3. 不断丰富廉政文化产品

廉政文化社会化,不仅需要平台和载体,更需要丰富的廉政文化产品来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要批判继承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成果。在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以此丰富现代廉政文化产品。二是要吸收借鉴国外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良好的廉政状况,形成了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制约权力为核心的廉政文化思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又要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模式,只有这样,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才能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也才能被人民理解和接受。三是积极开发生产具有当地特色、富于廉政教育内涵的产品。开发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是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以岳阳市为例,岳阳在历史文化名楼[——] 岳阳楼,新增了双公祠、廉政碑廊、廉政诗墙等廉政文化景观,将范仲淹“先忧后乐”文化精神通过墙画、故事简介等方式展现,同时通过现代声控、影像技术还原范仲淹的为政经历,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触史生廉、寓廉于游,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为岳阳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浓郁的气氛。

4. 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法律规范是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力保障。一是完善社会心理机制。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社会心理氛围是一种软环境,主导着人们对腐败的认识和反腐败的态度。可见,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机制。二是完善舆论导向机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⑧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廉政文化的生命,所以,建立舆论导向机制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妥善引导,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从而对腐败文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广大人民群众能否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与是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激励机制的严重缺陷是群众参与意愿不强的重要原因。要综合运用关怀激励、目标激励、教育激励、学习激励、表扬激励、物质激励等各种激励方法,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注释:

①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2010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② 郭群英:《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载《廉政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第35页。

③ 刘峰岩:《在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央纪委宣教室编),载《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④⑥ 杨成效:《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央纪委宣教室编),载《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⑤ 秦馨、唐秀玲:《论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载《学术论坛》 2011年第8期,第146页。

⑦ 邓正来:《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⑧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64页。

责任编辑:李敏芃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公众参与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刍议廉政文化在构建惩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廉洁思想认知误区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探讨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