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宋文》札记

2013-04-29 05:17谢淑芳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宋文江陵

谢淑芳

【摘 要】《全宋文》的编纂出版,给宋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因其成于众手,且研究新成果未被采用,仍见瑕疵。

【关键词】《全宋文》;瑕疵

《全宋文》自编纂出版以来,流惠学林,有目共睹,对宋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由于其成于众手,难以统筹;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产生一些新的成果,却没有来得及采用,于是偶现瑕疵。本人在翻检、查阅此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误收、失收的作品,现分述如下。

一、李曾伯文误入徐元杰《楳埜集》

《全宋文》第336册卷7752至卷7753(P.244-265)徐元杰《贺湖北岳漕除帅启》(P.244-245)、《代京西漕谢蜀帅启》(P.245-246)、《谢荆帅启》(P.246-247)、《代上别帅启》(P.247-248)、《代上尤帅启》(P.248-250)、《通淮西杨制帅启》(P.250)、《通江陵别制帅启》(P.251-252)、《通江陵别帅启》(P.252-253)、《通京湖贾制帅启》(P.253-254)、《通沿江别制帅启》(P.254-255)、《通湖北章帅启》(P.255-256)、《代通兴元丁帅启》(P.257-258)、《代通泸南漕帅启》(P.258)、《代通泸南杨帅启》(P.259)、《上荆湖陈制帅启》(P.259-261)、《上江陵别帅启》(P.261-262)、《上夔门李帅启》(P.262-263)、《上四川桂制帅启》(P.263-264)、《上四川郑制帅启》(P.264-265)等十九篇启文与《全宋文》第340册卷7846至7850李曾伯的《贺湖北岳漕除帅启》(P.141-142)、《代京西漕谢蜀帅启》(P.213)、《谢荆帅启》(P.222-223)、《代上别帅启》(P.183-184)、《代上尤帅启》(P.185-186)、《通淮西杨制帅启》(P.157-158)、《通江陵别制帅启》(P.160-161)、《通江陵别帅启》(P.154-155)、《通京湖贾制帥启》(P.162-163)、《通沿江别制帅启》(P.161-162)、《通湖北章帅机启》(P.171)、《代通兴元丁帅启》(P.147)、《代通泸南漕帅启》(P.148-149)、《代通泸南杨帅启》(P.148)、《上荆湖陈制帅启》(P.193-194)、《上江陵别帅启》(P.194-195)、《上夔门李帅启》(P.195-196)、《上四川桂制帅启》(P.192)、《上四川郑制帅启》(P.190-191)等十九篇分别对应相同!

导致如此之多的重见,不能全怪《全宋文》的编纂者们,因为这些错误由来已久。从四库全书开始,徐元杰的《楳埜集》与李曾伯《可斋杂稿》中上述篇章就重见收录了。主要在《楳埜集》卷九和《可斋杂稿》卷五、六、七、八。因此,要弄清楚上述十九篇文的真正作者,就有必要对徐元杰、李曾伯二人的经历及《楳埜集》、《可斋杂稿》的版本和流传情况进行梳理。

徐元杰(1194-1245),字仁伯,一字子祥,号梅野(亦作“楳埜”)。信州上饶县人。先后师于朱熹门人陈文蔚、真德秀,绍定五年(1232)状元,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嘉熙二年(1238),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历知饶州、安吉州,淳佑淳祐元年(1241),差知南剑州,阖郡德之,丁母忧去官,众遮道跪留。既免丧,授侍左郎官,旋兼崇政殿说书,拜将作监。丞相史嵩之丁父忧,有诏起复,中外莫敢言,元杰时适轮对,乃力沮之,命遂寝。杜范入相,元杰时权中书舍人,军国大事范多与之共商。不久即暴卒,或言遭史嵩之毒杀。赐谥忠愍。其集曰《楳埜集》,据集前赵汝腾《序》,可知是他的两个儿子徐直谅、徐直方在其父卒后五年所编。(原序现存:“公之子直谅、直方,文学气节克肖厥父,以公遗文来请序。余读之尽卷,其正大如望之,其忠切如乔固,而其殁又皆可闵,故并论之。淳佑己酉夏四月壬寅朔,浚仪赵汝腾序。”)直到景定二年(1261),徐直谅知兴化州,才出资刊刻,计二十五卷。大概旋即毁于战乱,故不仅《宋史·艺文志》不载,元明间公私书目也不曾见。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采辑编次成十二卷。

李曾伯(1198-1268),字长孺,号可斋,覃怀人,后居嘉兴。历官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入为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西总领,后擢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兼淮西制置使,诏军事便宜行之。淳祐九年(1249)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兼京湖屯田使,进龙图阁学士。加端明殿学士,兼夔路策应大使。进资政殿学士,制置四川边面,寻授四川宣抚使。宝祐中特赐同进士出身,召赴阙,加大学士、知褔州、兼褔建安抚使。辞免,以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宝祐五年,起为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为广南制置大使、兼广西转运使。开庆元年(1259),以言者论罢。景定五年(1264),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褫职,四年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可斋续稿》八卷、《可斋续稿后》十二卷传世。关于这三部书的版本及流传情况,四库馆臣已有考论,其略曰:

其《杂稿》编于淳祐壬子(1252),《续稿前》编于宝祐甲寅(1254),皆有曾伯自序。《续稿后》为甲寅以后至辛酉之作,不知谁编。考曾伯卒于宝祐戊辰(此误,据《宋史》本传,曾伯当卒于景定五年之后),则亦所自定也。其子杓尝彚三稿刻之,荆州湖北仓使刘籈又刻之,武陵咸淳庚午(1270)书肆又为小本刊行,其序即杓所作。盖其人其文并为当时所重,故流传之广如是也。然三稿皆各自为编,《至元嘉禾志》始称为《可斋类稿》,盖后人合而名之,殊非宋刻之旧。今仍存三集之本名,从其朔焉。

实际上,三稿皆李曾伯手订,再由其子李杓编次。今国家图书馆尚藏有清初影宋钞本,上述十九篇俱存其中,由于《可斋杂稿》流传尚为完整,且见存有善本,故上十九篇之作者乃李曾伯无疑。而《楳埜集》之误或缘于编撰《永乐大典》时既已抄错,或为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抄出时所致。

二、失收强渊明之作

最近在翻检《宋会要辑稿》时,发现强渊明两篇奏折,《请改定旧辅奏》、《请立黔南诸道新附州军郡名奏》现录于下:

汝州。大观元年四月初二日,大司成强渊明奏:①

契勘,曹、滑、汝,元系辅郡。昨承敕命,京畿四面置辅郡。以拱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颖昌府为南辅,开德府为北辅。今来四府既已升建,其旧系辅郡,去处合行改定所有。曹州本系潜邸,已升兴仁府号。伏望睿旨改为督府;其滑州系武成军节度,为系;汝州系防御,为上。

大观二年四月一日,大司成强渊明奏:②

稽诸史籍,历代以来,州郡例着上、望,以第差、定贡赋。今陕右黔南等道新附州军,乞今(令)参立郡名,拟定上、望,外其土贡。委尚书、户部下本路转运司参酌。

强渊明传世的作品,目前仅见《全宋文》录的八篇文,这两篇文的发现,对强渊明的作品来说无疑重大的,且《请改定旧辅奏》还是他为蔡京集团的而作的产物,对于研究他在党争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注释:

①所引据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二五》卷14188页7395下,中华书局,2006.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三六》卷14188页7401上-下。

猜你喜欢
宋文江陵
The River Journey from White King City
江陵之旅
《全宋文》補遺四十五篇
江陵愁望寄子安
《古文观止》宋文“不”字句式分析
庆夺金
劳鬼大驾
梁季江陵政治骈文的文学书写
从江陵“金堤”的变迁看宋代以降江汉平原人地关系的演变
丈夫的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