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共计150mg后,继之通过阴道放置米索0.6mg及口服米索0.6mg两种各50例对照。结果:两组用法成功率大于90%,但阴道放置米索较口服组药物反应小,且出血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比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73-02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 选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年龄20~36岁,身体健康,停经10~16周,经详问病史、妇科检查、尿HCG及B超检查证实者,自愿要求药流,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未应用任何甾体类药物,无宫内节育器,无前列腺素及米非司酮配伍禁忌症,非疤痕子宫,并愿接受随访者10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50例为米索口服组,50例为米索阴道放置组。
1.2方法
1.2.1 米非司酮及前列醇均为上海华联制药公司产品,米非司酮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每片0.2mg。
1.2.2 所有对象筛选合格后,月份大于12周的均收住院,月份小于12周的,在门诊按要求服用米非司酮后来住院部用米索,并留其观察24小时,在门诊服米非司酮有特殊不适或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的即入院观察。受试者均先服用米非司酮,第一片于晚上开始空腹口服,每12小时服25mg,第4天晨服完最后一片,隔1~2小时,排完大小便后口服组口服米索0.6mg,阴道放置组于后穹隆擦拭干净黏液等分泌物后放置米索0.6mg,并用湿纱布堵塞以利药物吸收及预防外流,将患者留于住院部观察。每人均使用一次性便盆,排出组织与血液留于便盆中,有专业人员检查胚胎绒毛等,血液倒入量杯中测体积、称重量、将卫生巾上血液称重量换算为毫升数,两组用米索6小时后无效者可同法重复使用米索,最大剂量不超过1.8mg。详细登记服用米非司酮副反应,米索副反应,用米索至完全流产时间、即排出时间,流产情况,即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或失败,完全流产后流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经确定无异常者可出院,2周及4周来院随访或电话追踪。
1.2.3 效果评定标准。完全流产指用药后24小时内自行娩出完整胎儿胎盘,经专业人员仔细检查排出组织,B超复查无宫内残留物,不需清宫者,此类患者如24小时内阴道出血多,可缩宫、止血、支持等对症治疗。完全流产指药物流产成功。
不全流产指经检查排出组织不全,B超复查宫内有残留组织,清宫后病检为绒毛或蜕毛组织者,此类患者对症处理,预防性消炎。不全流产指药物流产有效。失败指用药后,无宫缩,未见阴道流物。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及安全性评估
表Ⅰ 两组年龄、孕次、孕周、米非司酮和米索副反应
表Ⅱ 两组临床效果、排出时间、流血量比较
表Ⅲ 完全排出后流血天数、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注释:流血天数、转经时间统计例数按照随访人员统计。
2.1 表Ⅰ两组间年龄统计X±S,口服组为26.70±7.11岁,阴道放置组为26.68±3.12岁,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次两组中初产妇口服组为62%,阴道放置组为6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非司酮副反应口服与阴道组分别为44%和2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
2.2 表II 两组间临床效果、排出时间、流血量比较。口服组50例中,完全排出为45例,成功率为90%,阴道组50例中,完全排出为48例,成功率为96%,阴道组略高,但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口服组有效例数为47例,阴道组为49例,有效率分别为94%及98%,两组间有效率均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用米索至完全流产,口服组为3.95±2.42小时,阴道组为3.52±1.94小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流血量口服组为80.26±17.11毫升,阴道组为66.07±18.07毫升,阴道组流血量少于口服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表Ⅲ中,口服组完全流产后,流血天数平均为13.4±3.8天,阴道组为12.11±3.72天,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经时间口服组为40±12.7天,阴道组为40±11.6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败,口服组5例,口服米索两次后均无任何反应,无阴道排除物。
2.4 安全性评估。两组受试者服用米非司酮多数无明显不适,个别轻微恶心,说明米非司酮150mg为安全有效量。米索口服组有一过性发热17例,最高体温不超过38.5℃,浑身瘙痒1例,经肌注地塞米松5mg后即降温,瘙痒亦减轻,对恶心的患者口服维生素B6即缓解,剧吐2例,经肌注艾茂尔后缓解,阴道放置组,有体温升高9例,最高38.3℃轻微恶心,浑身瘙痒2例,无剧吐,用以上方法对症处理后均缓解,说明阴道放置比口服更安全可靠。
3 讨论
以往终止10~16周妊娠,多采用钳刮术,此时胎儿较大,负压吸宫难以吸出,患者痛苦难忍,易发生子宫穿孔,感染,大出血,继发不孕等,又因羊膜腔尚小,经羊膜腔穿刺注药引产也有困难,往往让孕妇等待至大于16周再行引产,拖延了时间,增加了孕妇的心理压力及精神和经济负担。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型抗孕酮类药物,对妊娠子宫有三种作用[1]:(1)使蜕毛细胞水肿,变性,坏死,从子宫壁分离。(2)提高子宫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3)促使宫颈软化扩张。米索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及扩张宫颈、兴奋子宫和诱发宫缩的作用。两者配伍有协同作用[2]。
米索口服后经肝脏代谢,作用于全身,副作用大,半衰期短[3],三小时后药物已代谢完,诱导大月份流产,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用药。阴道放置经粘膜吸收,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持续时间长,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排出后阴道流血少,子宫收缩好,通过以上临床验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以安全可靠、简便、经济、实用、效果明显、个例需清宫,也已宫口松弛,容易操作,可成功地代替钳刮术,尤其阴道用药更优于口服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邹孟红,李德成,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初孕10-16周妊娠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7):441.
[2] 桑国卫,邵庆翔,乌毓明,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早孕的Ⅲ期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325.
[3] 全国性RU486协作组.RU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