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的发展

2013-04-29 17:04:38郑琴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

郑琴

【摘 要】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现目前微课教学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全面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它并没有完全起到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微课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本课题我们将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微课案例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结合信息技术专业探讨微型课堂技巧的构建思想,并分析微课案例发展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微课;微课发展;信息技术

1.微课在信息技术微型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教育以“授人以渔”为目的,因此适合微型课程小规模的教学,并且信息技術环境能为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营造更加完美的条件,达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辅助学科知识知识获取的目的,二者属于最佳拍档。而且在微课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现实的需要性和可行性,以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学阶段为基点,加上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高度整合为取向,研究教育中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不断探索更多的关于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开发之路。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根据近几年来有关微课研究发展,与传统课程结合,来综合性的论述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的发展状况。

1.1传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的比较

两种课程的共同目标都是使学生学有所得,但是它们的侧重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标准都有所不同。传统课程注重集体教学,而教学时间也是固定的,而微型课程注重个别化学习,即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时间因学习者不同可以有所不同,着重评价学生的能力。它强调利用简短而具有精华的教学过程片段,最终目的是老师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些都是传统课程中所没有的,可见微型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建构主义式的课程,符合了在教学生一学生为中心,能够培养能力较强的学生。传统课程在评价时强调统一标准,而微型课程则是强调某一方面技能掌握的程度,这就灵活了学习中选择所学知识的权利,使学习者对学习更有积极性。

1.2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的发展

1.2.1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设计

1.2.1.1总括

视频教学模式是伴随着现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本研究自制的交互式微视频片段通过计算机的手段将文字知识进一步加工处理,转换为集原理知识讲解与操作交互为一体的视频学习工具,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向学习者传输大量的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学习交互环境。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并进行自主操作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各类教学模式的特征,我们设计了“讲授+交互式微视频+操作”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课前准备:在课前,老师准备课堂上需要用到=的材料,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学生需要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课堂讲授: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视频教学:视频教学分为两步,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原理与案例操作讲解微视频,对各个知识点及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学习或巩固。其次,学生通过观看原理与案例操作交互微视频,通过自主操作掌握知识原理及操作步骤。

1.2.1.2交互式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将“基于交互式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使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究交互式微视频的应用效果及怎样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的目的有:一是验证交互式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否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探究怎样利用交互式微视频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比较自由、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其交互式功能能够引导学生轻松地掌握软件操作知识。实践表明,先进行短暂的教师传统理论讲授,再进行视频资源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效果最佳,也最受大部分学习者的欢迎。

1.2.2基于微型视频的一般教学模式

1.2.2.1总括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而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此模式从参与者、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立体化的构造,其中参与者为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教学过程主要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混合组织方式。

1.2.2.2具体实施方案

⑴课堂外的教学设计

①视频微型化学习方案的设计

在课堂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需根据学习者各自的前期基础及个性不同等情况,为学习者提供具有差异性的多种优质教学视频资源。教学视频可来自于任课教师的课堂实录,也可以使用网上优秀的开放教学资源,如MIT开放课件、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课程以及中国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视频资源。

由于原有视频资源可能会时间太长或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完全相符,这时教师就可利用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对教学视频资源进行片段划分,划分成多个微视频片段,划分时在兼顾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考虑片段时间的长短以更好适应学生的微型化学习,教师再选取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视频片段,按教学步骤通过视频片段对应的标签组合形成视频微型化学习的初始方案。最后将原有教学视频和各个视频的划分方案以及视频微型化学习的初始方案上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学习时也可应用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要求对教师提供的视频微型化初始方案进行修改或视频片段重组形成自适应的视频微型化学习方案。

②问题引导下的微视频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在进行微视频学习时,应在一组问题的引导下有选择性地进行观看学习。问题应根据微视频对应的知识点来进行设定,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要能直接反映学习者对知识点是否掌握,所以学生通过对问题回答情况既能让学生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做出对下一步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也来检测自身对相应内容的学习效果。图1是微视频学习活动的流程示意图。学生每进行下一微视频观看之前需先查看并回答对应问题,如果回答问题达到要求则可跳过此微视频的观看,否则需在观看微视频后再进行此问题的回答,如此重复,直到回答问题符合要求为此。

⑵课堂内的教学设计

课堂内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在自主协作探索的过程中构造新知识。课堂内教学设置了五个环节:问题导学、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总结评价、反思拓展。

⑶教学视频微型化的应用效果

面对大容量、时间长的课程实录、会议實录,或者是培训实录,人们连续观看教学视频一方面容易造成认知负荷的超载,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的学习时间保证上也难于实现。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为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拓宽了路径,为视频资源进行微型化改造提供了便利的操作手段,对推进微型学习更易、更快进入非正式化和正式化学习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为有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2.3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资源始终是一个亮点。强调开发的新课程必须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学习的需要,创新信息技术实践,构建特色校园课程,并要求新课程应具有加进改革创新的弹性与灵活性。根据微课的定义与特性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形态具备了灵活、动态的特点,符合信息时代知识增长速度快、更新快的要求,具有与时代同步的特色,并逐步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1.2.4微课推动信息技术朝向数字媒体专业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技术为主导,侧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及系统开发能力。开设的核心课程中计算机学科课程占了很大比重,比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JAVA 程序设计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基础开发型。主要从事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媒体的编码、表示、压缩、存储等原理性的开发工作。这一类高校较少,浙江大学专业方向定为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学生在特效插件开发和专业软件开发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应用开发型。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各种交互性数字作品等应用型开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所与领域,尤其以游戏开发、多媒体技术开发方向较为常见,如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传媒大学还在电视、广播等自身传统优势基础上与时俱进,培养媒体内容分发与安全方向人才,在国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独树一帜。

第二,应用开发型。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各种交互性数字作品等应用型开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所与领域,尤其以游戏开发、多媒体技术开发方向较为常见,如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传媒大学还在电视、广播等自身传统优势基础上与时俱进,培养媒体内容分发与安全方向人才,在国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独树一帜。

第三,数字影视创作。主要从事数字影视的设计与采编,特效处理与合成工作,是数字媒体艺术最为常见的专业方向。各师范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3G 技术为突破口,开设微视频、手机电视等极具潜力的专业方向,同时能与本校的教育技术学等优势学科结合,将微视频、手机电视应用至移动学习中,开创师范类院校数字媒体与教育结合之先河。

1.2.5微课基于的学习理论基础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就更少不了微课程了,我们的学习除了课堂还有课外,可课外除了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知识以外,就很少有讲解的途径了,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让学生有一个有效的“解惑”方法。微课程可以把一些典型题型设计出来,以便给学生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如果某一题在上课时讲要花很多时间,同时学生的反应不一定跟的上老师的思路,但是微课程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缓和的接受时间,可以看清楚每一步骤是怎么来的,直到把这个题目完整的解出来。所以微课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模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1.2.6微课程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微课程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主要是结合相关的视频、背景音乐、有趣的图片、幽默的文字说明,就可以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从影响教育发展的综合因素来看,微课程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按内容来源分为素材种类和素材来源,素材种类包括现象(小现象追问与思考)、策略(小策略推荐)、故事(开发小故事);素材来源包括教师(一线教师的经验)、专家(专家学者教研员)、电影(经典电影)、图书(教师阅读书目)、经典(经典文章)等。

二是按使用对象分为教师(细节研究、策略推荐、教育故事、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管理者(有效管理、有效教研、学校文化、品牌打造)、家长(家校合作、亲子阅读、儿童管理)、学生(学科理解、学生作文、个性作品)、其他(教育反思、趣味作品、开拓视野、静化心灵)、学科(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物理化学、外语地理、品德社会)。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程有效地应用在各种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时,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断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二是微课程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程学习的硬件设施等;三是目前国内微课程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3]姚正东.微课程设计策略探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2012(06).

[4]曾维静.基于视频案例的《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课程学习资源的研究与设计[D]. 四川师范大学,2011.

[5]刘建国,李婷,陈小靖.创新信息技术微格教学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