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国庆
合作性學习在我校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最近几年才逐渐推行开来的一种新事物。我通过观摩同行的课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欣喜之处,亦有不尽人意之处。所以觉得有必要对自己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作
(一)分组
我把班上学生按六人作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编上固定的号码。小组发言时,每次要求不同的学生起来发言,有效地防止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人包揽所有的学习任务。
(二)具体做法
合作学习可用于各种课型,下面是我在写作课上采用合作式学习的一些具体做法。我采用了课后合作与课堂合作相结合的形式。
课后合作进行英语写作练习就是在课后完成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短语、句型造句,每天五个句子,小组成员互相修改,小组长负责检查。第二天上课时用几分钟的时间随即抽查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读出一两个句子,大家共同修改,然后全班同学对这两个小组进行评价,选出句子错误少,句型、词组使用恰当的小组给予加分(教室后面贴有小组评价表)。这样做既复习了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又熟练地进行了运用,既督促了每位同学认真写作和修改,又提高了大家的写作水平。
课堂合作进行写作就是在课堂上确定写作任务之后,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共同讨论,确定所写内容的要点,列出可能需要的词汇、词组、句型等,为后面的篇章写作做好准备。例如,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人教新目标版)学完后,我布置了这样一篇书面写作任务: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它既爱又恨,尤其是学生家长。那么,网络到底有那些优缺点,作为中学生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划了一个表格,分别写上advantages/disadvantages/ youropinions)完后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分别列出网络的优缺点及各自小组的观点,然后展示在黑板上。任务一布置,各小组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有的记录,还有的同学更积极,抢着到黑板上来板书(每组只写一个句子,总共十一个小组,并要求在句子后面标上小组代码),别的小组也不甘示弱,纷纷到黑板上来写,气氛非常活跃。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我和同学们一块对黑板上写出的句子进行评价,看看句子是不是正确,句型用的好不好,有没有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等,评出句子写的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在小组评价栏里加一分。然后,给同学们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作,写完之后留3-5分钟的时间叫两个同学把刚刚完成的这篇作文给同学们念一遍,上下文是不是连贯,连词使用是否恰当,到此这篇书面表达的写作基本就告一段落。课后同学们将修改过的作文誊写到书面表达作业本上且上交。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几点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小组合作学习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
6.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有的老师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
2.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
3.合作无序
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4.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教学中也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对于这种现象,老师还让学生照讨论不误,对于这种个人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就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
5.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教学中常看到有些老师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6.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发布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
7.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8.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
9.合作过于频繁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英语课几乎成了小组讨论的展示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0.合作没有结果
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学校,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合作任务,而这个任务又比较难,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需要多种查询途径才能解决。这些地方的学生手头资料极少,更没有条件去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去查找。于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只能做无谓的争执,结果是不了了之。
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完成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它不是万能的。我们要趋利避害,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