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一根金龙精密铜管,意味着什么?
对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以下简称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而言,它不仅意味着其征服制冷业的“利器”,更意味着一种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标准,以及对民营企业甚至民族企业赢得国际地位的解读。
3年前,《商业2.0豫商》杂志采访李长杰时,这位铜管世界的远征者,正因为美国商务部反倾销调查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3年后的今天,李长杰感到很欣慰。
因为,他收到期盼已久的消息: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材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金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倾销幅度为0.00%。
这一结果,标志着自2009年10月起开始的美国对金龙集团所进行的4年“反倾销”之战,以金龙取得阶段性胜利而告一段落。也意味着,经过艰苦卓绝的历程后,李长杰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8月26日,在“金龙集团反倾销说明会”上,李长杰动情地说:“面对世界贸易的不公正,忍辱不是企业的最佳选项,要做的就是抗争!金龙集团反倾销的首战告捷,不仅是金龙人的胜利,更是民族企业的胜利!”
李长杰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已近古稀之年的他,始终有股坚忍、不服输的劲儿。
远征国际市场
李长杰是位做事执著、追求极致的人,他用20多年时间,将金龙集团打造成为一家国际精密铜管领域的领军企业,世界上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基地和最具实力的研发创新中心。
2012年,金龙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36亿元,位列河南省百强企业第15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3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263位。
作为世界最大的精密铜管制造企业,主导产品为高精度光面铜管、高效内螺纹铜管、铜管组件和制冷铝产品等系列产品,涵盖了空调制冷、建筑供水、海水淡化、海洋工业、船舶制造、医疗设施等领域。
在李长杰对市场的战略布局下,近年来,金龙在国内的主要制冷生产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新乡等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布局。各大基地互相依托,互成犄角,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国内外的著名制冷企业如格力、美的、海尔、韩国LG等都是金龙集团的重点用户。
在稳定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金龙集团早已把目标定位在国际竞争的市场上。李长杰提出的口号是“竞争无国界,决胜在海外”,在国际市场寻找金龙的“奶酪”。
自2001年起,金龙集团的制冷精密铜管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开始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三年左右占领了东南亚、西亚等市场之后,2004年的10月,金龙又进入了世界第二大制冷空调市场——美国。
进攻美国,李长杰曾一度困惑:中国到美国路途遥远、往返运费高,而铜原材料阴极铜需要从南美的智利等国进口,后来,他出于拓展北美市场的考虑,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2006年年初,率领金龙集团开始酝酿在北美建厂。
“经过多次考察比较,考虑到美墨之间的零关税、人力成本及贴近市场等因素,金龙最后选定了靠近美国边境200多公里的墨西哥科韦拉州蒙克洛瓦市。”李长杰如此说。
2008年3月,该项目正式动工,投资近1亿美元,一期建设生产规模为年产6万吨的精密铜管,于2009年的10月28日投产,开始向美国市场供货。
据了解,金龙集团现如今是美国高端空调制冷企业Goodman、Rheem、约克、特灵、凯利等公司的主要供货商。美国已经成为金龙集团最大的铜管销售目的地,占企业出口总量半壁江山。
倾销之困
“闯”与“伤”似乎是李长杰无法摆脱的主题。
金龙墨西哥铜管项目是目前中国投资墨西哥的最大实体企业。在项目建設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河南省、新乡市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就在金龙集团欢庆墨西哥铜管项目建成投产之时,“反倾销”的打击不期而至。
美国的一些铜管生产商认为,金龙集团在墨西哥设厂将危及他们的生存,就开始使用它们惯用的“反倾销”大棒。它们针对中国和墨西哥输美无缝精炼铜管上诉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对金龙铜管等提起“反倾销”诉讼。
据了解,金龙集团的产品,占到美国市场的近40%。“实际上美国主要的大空调厂都是我们的客户,对手看到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逐渐增大,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又竞争不过我们,就采取贸易保护的政策,通过政治的手段打压我们。”李长杰分析“反倾销”的原因。
事情的发展具有戏剧性。金龙集团在遭到打压的同时,也迎来援助。
金龙集团的一些客户表示继续巩固与金龙的合作关系,继续100%全部采购金龙铜管的产品。更有某制冷企业为了维持供需关系,主动提出由他们来承担因反倾销产生的额外费用,全额支付反倾销税保证金。
李长杰谈到,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在立案的同时,向包括金龙在内的几十家铜管和空调生产商发来了调查问卷。美国商务部随后也宣布启动,对进口自墨西哥和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以印度为替代国计算反倾销幅度。
对于这样的“反倾销”官司,李长杰和金龙铜管集团十分震惊但也积极应诉。值得一提的是,与金龙铜管业务往来的美国空调生产商也联名向美政府提交报告,反映“反倾销”的不合理性。
同时,他们还通过地方议会、媒体表达对这起反倾销案件的诉求。
经过一年的拉锯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10年11月8日作出终裁,中国和墨西哥相关制造商和出口商分别面临11.25%至60.85%以及24.89%至31.43%的反倾销税。
这意味着,初次应对“反倾销”的抗争,使得金龙铜管集团争取到了11.25%、26.03%的较低税率。但是,中墨两大制造基地同时遭受反倾销税打击,也给李长杰带来巨大压力。
建厂美国阿拉巴马
压力之下出英雄。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企业领导者,在三番五次面对危机到来时,李长杰没有乱了阵脚,反而理性冷静地调整企业的战略思路。
这种思路是以“两条腿走路”应对“反倾销”:一是将墨西哥公司的市场目标转向墨西哥当地、欧洲和南美,将产品改为生产铜水管,并开发出中央空调用铜管,同时墨西哥原计划的二期工程暂停,转向美国建厂,同时积极申诉,争取自己的权益。
在说明会上,李长杰谈到,选址美国,是集团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他结合当时企业面临形势分析:首先,关税是“反倾销”的重要选项。另外,美国及北美市场是金龙集团的重要市场,金龙集团必须巩固和拓展这一市场,不让美国的铜管生产企业在这次“反倾销”中的伎俩得逞。第三,金龙的美国客户出于对铜管供应的考虑,也希望在美国有金龙的生产工厂。
从中可以看出,李长杰把金龙集团的核心技术当做“杀手锏”。他强调,金龙集团的铸轧法生产制冷铜管在世界同行业中具备技术、质量、成本及研发优势,美国的其他企业无法比拟。李长杰相信,一旦金龙集团入驻美国,将会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于是,李长杰及金龙人紧锣密鼓地实施这项“选址美国计划”。
2011年年初,金龙集团通过在美国向全美各地方政府招标,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得克萨斯州进入选址范畴,在进行综合比较后,最终确定在阿拉巴马州托马斯维尔市。
出乎李长杰意料的是,美国一些政府对此事的热情很高涨。为了吸引金龙投资建厂,阿拉巴马州托马斯维尔市市长谢尔顿·戴、律师乔治·哈里斯,美国联邦的赛森斯、谢尔比参议员和其他两名阿拉巴马州籍的众议员TerriSewell女士、JoBonner先生一起,对金龙集团大力支持。
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第一条线将力争在年底投产并交付运营。
打赢“官司”
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如何才能冲破贸易壁垒,打赢官司?李长杰曾经表示,“结果怎样,存在很大变数,但是我们没有失去信心。”
正因为有信心,李长杰及金龙人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迎战。2012年2月,金龙集团委派财务总监陈智伟成立反倾销应诉团队,负责应对美国商务部对其进行的年度行政复查,第一次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行政复审。
当年的9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金龙集团墨西哥子公司无缝精炼铜管材反倾销调查行政复审终裁结果:墨西哥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5.53%。
受到鼓舞的应诉团队继续申诉,2012年3月20日,金龙铜管集团第二次向美国商务部(DOC)申请行政复审,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金龙集团墨西哥子公司无缝精炼铜管材反倾销调查行政复审终裁结果:复审两期本公司墨西哥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0.00%。
对国内金龙铜管集团的有关“反倾销”,集团也进行了全面的应对与申诉,2012年2月6日,金龙就中国国内企业的反倾销,第三次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行政复审,申请对2010年11月22日至2011年10月31日,金龙集团出口到美国货物的反倾销税进行复审。
2013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金龙集团中国子公司无缝精炼铜管材反倾销调查行政复审终裁结果:“中国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0.00%”,其他的中国铜管企业维持原来的高关税不变。美国商务部将根据目前做出零税率的终裁结果,对墨西哥金龙和中国金龙公司此前预缴的反倾销税进行退款。
美国同行针对金龙长达4年的“反倾销”案,经过金龙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更为重要的是,在2010年11月22日到2011年10月31日這个周期的终裁税率裁决为零后,美国市场开始真正向金龙洞开。从2013年6月起,金龙集团将以中国金龙、墨西哥金龙及正在建设的美国金龙为主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向美国市场长驱直入。
对于逆势而上的金龙集团而言,无疑是“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也让李长杰和金龙人松了口气。
有人说,真正赢得这场“反倾销”之战的利器是李长杰的远大目标。
“只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就会拥有汹涌澎湃的力量。一帆风顺时,这种力量使企业更胜一筹,当危机来临时,它又凝聚一起,是冲也冲不跨的最为平实但最为坚固的城墙。”这股力量,使得李长杰成为豫商标杆,也让金龙集团在国际上发出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