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莎
(本文原刊于《学术界》杂志2012年12月刊)
摘 要: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文化消费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化创意产业被称“新兴的朝阳产业”,是绿色的产业,然而有着悠久厚重中原文化的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却发展缓慢,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率非常低。作为人口大省,也是文化消费的大省,在文化创意产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原刊于《学术界》杂志2012年12月刊)。
关键词: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项目编号:122400450050
在刚召开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讲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被称“新兴的朝阳产业”,是绿色产业的代表。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发展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主题鲜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建立而起。然而有着悠久厚重中原文化的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却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与高校科研院所脱节,各自为战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人口大省,也是文化消费的大省,是一个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文化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就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的中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是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不仅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
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厚重,传承绵延不绝。千百年来中原文化不因历史尘封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然,始终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力量。这里曾是彩陶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石刻画文化的发源地,留有大量艺术珍品。黄河两岸养育了我们的先民,同时也孕育了带着泥土芬芳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它们特色鲜明,斑斓多姿,如淮阳的泥泥狗、浚县的泥咕咕、、朱仙镇的年画、豫剧的脸谱等等。要以历史文化激活为发展要素,学会靠“老祖宗”吃饭,这些既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性资源,也是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资源。对此我们一定要科学谋划,倍加珍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开发步伐.使物质化的文化遗存通过深度挖掘拉长产业链使精神化的文化资源通过物质化的载体实现其商品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历史上河南文学艺术开一代风气之先,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窑艺,都成为传承文化的瑰宝,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鲜活载体。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之中,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能化、 高知识化的头脑产业,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强力支持。我省要发展创意经济,关键是拥有众多的高质量的创意人才。但目前我省不仅创意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高级创意人才,缺少能够将创意产品产业化的经营人才。大学作为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养人才也吸引着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场所,大学往往成为创意的中心。由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团体大力开展的相关行业活动、产业研究,也起到了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依托大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上海是在国内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地方之一,他们大多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或政府的支持建立发展起来的,而且自身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如说依托同济大学建立的建筑设计园区,年销售额达26亿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游戏软件设计园区;依托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建立的时尚设计产业园区,还有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年会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与上海城市转型”专场;上海社会科学院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学科;上海图书馆成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在美国纽约市,创意核心产业部门的地位,源于无可匹敌的教育科研机构的高级人才支撑,这里不仅有蜚声国际的教育机构:如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全美最优秀的美术学院之一———纽约大学蒂什文科学院、位于曼哈顿绿洲旁的艺术名校———派特学院、汇集全美芭蕾舞精英的舞蹈名校———美国芭蕾舞学院,还有大量对艺术持友好态度的慈善基金会、赞助机构、知名贸易机构。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人、艺术家及科学家的创作能力可以说就是文化创造的“技术因素”;同时,他们的创造所需的社会氛圍、制度条件也是这类“技术”的组成部分。
三、整合文化资源,注重品牌培育,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文化资源大省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大省,离文化产业强省更是有着不小的距离。只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有真正的产业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初级阶段,一定要以整合资源为第一目标对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需要遵循规模化和集约化两个原则。同时,我们一定要特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形成合理的产品链、产业链。要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程度,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规模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都较小,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由于创意产业的前期投入较大、回收期长,投资风险相对也比较高。此外,每一創意产品对于消费者需求来说,都存在着时尚潮流、个体嗜好、传播炒作、时机选择、社会环境、文化特色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因而也增加了创意产品的风险性。一些经济实力较弱,市场拓展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容易望而却步。虽然河南有河南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体,但这些有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主体数量少,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的完善与壮大。在知名北京的宋庄,利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集团恒天集团公司在服装时尚、文化创意十几年的积累和心得,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北京宋庄已有的文化积淀,建设国内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就是整合文化资源,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的代表。
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培育品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高境界,也是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文化创意品牌不仅具有商业和经济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的精神价值,凝聚着一种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品牌有很多,如以产业园闻名的北京酒仙桥798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深圳大芬村等,以旅游文化创意闻名的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杭州宋城景区等。文化品牌是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只有创意和品牌才具有唯一性。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品牌带动”、“品牌为王”的战略。品牌的核心是创意,我们要从产品生产的策划、创意、立项、包装开始,注意运用统一品牌来整合多种资源,最终在市场上确立河南文化产品的地位。在当前特别要注重对河南文化资源中“软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竞争力。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各个民族的差异化很明显。然而如果没有关注自身的文化资源,没有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本土文化就会受到其他国家文化产业浪潮的冲击。
结语
河南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中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此,河南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发展和开发河南文化产业的力度,河南文化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朝阳产业,河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充分的发掘利用悠久厚重的中原文化,将中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物质化的文化遗存通过深度挖掘拉长产业链使精神化的文化资源通过物质化的载体实现其商品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品牌,河南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稳步前行(本文原刊于《学术界》杂志2012年12月刊)。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靖恒昌.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市场观察,2006,(4): 14-15.
[3] 赵骅.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决策探索,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