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意识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2013-04-29 00:44黄露平牟天然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尔菲麦田里的守望者意识流

黄露平 牟天然

【摘 要】本文对美国意识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萧条时代造就了瑰宝

面世之初,《麦田里的守望者》“毁誉参半”。这样的评价不单单是从文学角度欣賞而言,而更多是针对其内容里的文字及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有人追捧:因为“守望者”说出了现实的困惑、青年们心中的忧郁;有人批判:因为书中语言与这样的世界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翻过了一页又一页,那些曾经批判《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物们同样也在慢慢老去,而当真正的新思想取代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于全球时,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所传递的思想仍被读者广泛传播。

结合该书创作社会背景,二战后初期的全球经济都比较萧条,战后的各个国家都普遍处于一个自我修复之中。除此以外,战争之后也“涌现”了大量的政治革命、或政治风暴。当世界经历完大波动之后,政治因素所造成的不稳定,让民众的心里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困惑,不知道所谓战争后的光明在哪?面对这些困惑,J.D.塞林格用了一个16岁青春期小男生来把他对社会的一些看法用消极叙述来表达出来。这所谓的消极或许恰好是在守护心中那份希望、以及那份心里的纯真。

本书发表之后,关于霍尔顿·考尔菲德穿着都受到青年读者的追捧。尤其是原文中所描述的“晴雨两用的风衣”,红极一时。而这样强烈的反响也就说明了小说确实深刻反映当时青年们的心理历程,因为这样的心理历程才引发了大众的认同感。这样的集体认同感与那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没有那时萧条的社会氛围也不会有叛逆倾向的出现,也不会产生这种风格新颖的小说。

因为那个时代成就了J.D.塞林格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二)文字发泄愤怒

选择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种机缘巧合。没有刻意去关注过小说里所传递的内容、没有注意过小说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更不知道小说的风格是意识流,只是在书店里来回寻找时发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充满希望与文艺的书名。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世界名著。

初看该书时,被里面一些大胆用语给“吓”住了,心里默默想着为什么一本名著里面可以有那么多不雅的词语。而且整部小说以主观视角来叙述,显得没有那么宏观,而且大量内心剖析让我初读该书时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不知道一个疯狂的小子到底要干嘛?

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又一次被学校开除了,因为他四门功课不及格,而且还不好好用功。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还算比较体面。小说里有了这三天在回家前的游荡,才从中读出了美国青年们共同的困惑,而这样困惑不止停留于那时的青年,现在的青年们也或多或少经历着,这样的经历还不限制于某个国家甚至于开始全球化。

曾有统计小说里面有多少粗口:结果显示有237个“Goddamn”(该死)、58个“bastard”(混账)、31个“Chrissake”和6个“fuck”(他妈的)。如此多的粗口都在一部小说里面,而这部小说还是世界名著。这样的现象的确非常少见,所以才有了之前所提及的关于该书一问世便遭受众多非议。

(三)纯真中的成人世界

霍尔顿·考尔菲德在三天游荡的时间里都在成人的世界里细微观察着。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男主人公和他前任老师一些事情,他神圣的老师在半夜里收留了无处可逃的他,这本身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可是就在霍尔顿安静睡着的时候,意外却突然降临,逃亡的日子里总是容易被惊醒,而那天在敬爱的老师家里,他惊醒了,醒来是因为感受到有人在触摸他,当他睁开眼睛时发现是他最爱的老师,就在那一刻的霍尔顿、受到成人世界影响的霍尔顿本能的反应出老师是同性恋的事实。而他本能无法接受这样的实事,所以逃离了老师家,义无反顾。

其实整部小说有太多关于性、吸毒、女人的事情,对于一个只有16的青年来说,这些内容和他的人生应该是没有关系的,可是他依旧能够接触到,并尝试着去完成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所传递的信息就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大众是怎样在生活,是多么缺少精神食粮而只是为了享乐。霍尔顿有尝试要这样去生活,书中在描写“招妓”这一段把霍尔顿纠结而单纯的心理给描写的十分彻底,面对性感的女人,本来霍尔顿应该和她做点什么,可是霍尔顿不愿意,他只希望和她聊聊天,甚至于说一下关于未来,可以理解为那是心中的小梦想,在那样的空虚年代或许说到梦想显得幼稚而可笑,但是那的确是纯真的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但是现实往往残忍,霍尔顿虽然想聊天,可是那个女人毕竟是被时代所腐化的人,只知道用金钱来包裹自己,而没有其他的,所以这个女人根本没法了解霍尔顿。

(四)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关于梦想这种东西,霍尔顿只敢与他妹妹谈一下。而就是和妹妹讨论理想或者说是未来打算这一段,揭示了题目又带出主题。霍尔顿对妹妹说:我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远离城市的喧嚣,寂静的享受人生,没有浮华和躁动,没有寂寞和空虚,而是慢慢的在感受生命华章。

有人曾这样总结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从1951年出版到现在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的慰藉。小说一问世,霍尔顿这个对虚伪深恶痛绝的青年形象竟然被千万读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亲切语言受到热烈欢迎。并且这本小说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青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青年的钥匙。

(五)不完整的结局

如果结局霍尔顿真的做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许读者就缺少了期盼。最后,霍尔顿经历了三天的徘徊,最终还是回到家中。因为当他最后打算离开的时候,菲苾要和他一路。可是菲苾太小,不能和他一路去追寻麦田里的生活。再然后,生了一场大病的霍尔顿,又回归了校园生活。这样的结局是符合现实意义的,并不是说霍尔顿被现实所打败,只是还无法放下现实,因为他可爱的菲苾、又或许是他那执着的哥哥以及那深爱的父母。

这样的结局,指引着困惑的青年更好去定位自己。社会总是有黑暗有光明的一面,不用太过在意那些黑暗的,而只要一步步走得踏实,前方总会出现梦想的曙光。

猜你喜欢
尔菲麦田里的守望者意识流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阿尔菲出走记
This Beautiful Fantastic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英国狗狗球技高超 堪称犬中“罗纳尔多”
旋转木马上的追寻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