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辉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桩基施工中常遇见的塌孔、斜孔、孔内涌砂或漏砂、扩孔及缩孔、卡钻、卡锥、断桩和钢筋笼上浮等质量问题,并一一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桩基;常见问题
桥梁桩基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们和下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可以说,要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就要确保桥梁桩基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但在施工中发现,由于桩基施工是地下工程,隐蔽性很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且处理会耗费较长时间,这些都会对工期和造价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公路桥梁桩基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塌孔
1.1 成因:在施工中,如出现孔内水位骤降,排出的泥浆中有气泡上冒,出土量显著增加但不见进尺,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塌孔迹象。一般,出现塌孔,可能是由于土质松散,泥浆相对密度不够,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或是回填土不够密实,护筒填埋过浅;或是成孔方法不当,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或是清孔操作不当,清孔泥浆吸走后未能及时补浆,孔内水位降低。
1.2 处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塌孔,应先判断坍塌的位置,分析塌孔的原因,然后采取可行的措施。
1.在施工前,应先勘察好桩基的水文地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孔内渗水量较小,可先回填砂或黏质土混合物到塌孔处以上1-2m,然后继续钻孔;如果孔内渗水量过大,此时应将人工开挖改为冲锥钻进,并将下部的两截护壁做成钢筋混凝土护壁,以确保施工质量。
2.如果塌孔不能控制,应立即拆除钻机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护筒上端应高出地表30cm左右)。
3.若是由于清孔或钢筋骨架吊入造成塌孔,应停止清孔或将钢筋骨架吊出,利用钻孔机具搅动添加泥浆护壁,同时将坍塌物清理干净,待塌孔稳定后重新清孔和安装钢筋骨架。
2、斜孔
2.1成因:在钻孔中遇到弧石或鹅卵石等坚硬硬物,钻机会打滑或倾斜,使钻头偏离了中心线位置,从而产生斜孔;或是在安装钻机基座时没固定牢稳,致使因钻机自身不正而造成斜孔;或是钻头长期使用严重磨损,钻杆弯曲变形,也会造成斜孔。
2.2处治措施:在钻孔时可边钻进边观察是否斜孔,即:经常检测钻头的偏移情况和钻进的运行状态,或是观察导向环与护筒的触碰情况、驱动马达的油压指数等,如发现异常,极有可能已产生斜孔。
為了防止发生斜孔现象,即:(1)在安装组钻机时要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护筒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同时,钻架必须垂直,钻杆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0cm。(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卵石,以冲锤冲平后再钻进。
3、孔内涌砂、漏浆
3.1 成因:在钻孔时,往往会遇到冲击砂层,由于地质结构松散或地下水活动相对频繁,使得稀泥浆向孔壁外漏失;或是由于护筒埋置太浅,回填土夯实不够,使得常常会出现涌砂、漏浆的情况。
3.2处治措施:在钻孔时如出现涌砂、漏浆,首先应采取措施保持孔中水位不再上升,然后结合所勘察的水文地质资料,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即:(1)回填黏土。把粘性较好的黏土回填到漏浆孔中,一般回填到塌孔处1m以上,静置1-2d,然后重新冲击钻进,一般都能达到封堵的目的。如果该处的岩层较为松软时,在封堵时可考虑掺入一定数量的片石,这样可以防止在钻进时发生斜孔现象。(2)泥浆护壁。通过制造优质泥浆对孔壁封堵达到止漏效果。(3)灌注砂浆直接封堵。
4、扩孔及缩孔
4.1 成因:1.扩孔较常多见,一般表现为局部的孔径过大。一般,扩孔是因孔壁坍塌而造成的结果,或钻孔浅部地层有流砂层,钻进时钻具晃动太大,则易于出现扩孔。2.缩径即孔径的超长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钻异常困难。产生缩径,可能是因为钻锥补焊不及时;或是基础是软塑土,在钻进时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4.2处治措施:扩孔及缩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如扩孔不影响进尺,可不处理,如影响钻进,则按塌孔事故处理。遇流砂层时应提高护壁泥浆密度和黏度,若流砂层较厚或地下水流速过大时,宜加入钢护筒。钻进时尽量少晃动钻具;②对缩孔,一要修补好磨损的钻头,二要用失水率小的泥浆护壁,并采用上下、左右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直至发生缩径的部位达到设计孔径为主。
5、卡钻、卡锥
5.1成因:在钻进的过程中,由于钻孔形成梅花形,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或是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被打碎,卡住锥脚或锥顶;或是在粘土层中冲击的冲程太高,泥浆太稠,导致冲锥被吸住;或是入孔较深的钢护筒倾斜或下端被钻头撞击严重变形等,从而导致卡钻、卡锥。
5.2处治措施:卡钻、卡锥的原因有很多,应先分析卡钻的具体原因再进行相对应地处理。如是因为梅花卡钻时,可将锥头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如是因为被石头卡住,可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位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头落下;如若是因为泥浆太稠而吸住了卡锥,可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卡点松动后强行提出。但在处理卡钻时,切忌强行提取钻头,以免发生塌孔或埋钻。
6、断桩
6.1 成因: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一般诱发断桩的原因有:①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致使不凝固,形成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②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拔出混凝土面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桩体分开上下两部分;③灌注混凝土时,直接从孔口灌入,造成混凝土离析致使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
6.2 预防与处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预防断桩的措施有:①成孔后,须认真清孔,然后及时灌注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符合要求,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②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采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③避免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严禁拔出混凝土面;④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
如若施工时发生断桩,其处理方法为:(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2)接桩。根据断桩位置确定好接桩方案,然后先用素混凝土护壁,用钢筋箍加固孔壁,对接桩部位进行人工凿毛,最后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7、钢筋笼变形、偏位或上浮
7.1成因:在下放钢筋笼时,由于钢筋笼过长、过重,箍筋失效,造成钢筋笼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在起吊时就发生变形;在吊装时钢筋笼没有缓慢垂直下放,而斜插孔内时,又没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导致钢筋笼入孔时不垂直,造成笼顶偏移甚至刮壁;没有及时清理孔底的沉渣,导致钢筋笼下方无法到达设计的位置,当浇灌混凝土后,由于混凝土所产生的顶托力,从而带动钢筋笼上浮。
水下砼灌注时,应认真做好导管埋深的跟踪测量和计算工作,当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m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钢筋笼底端4m以上时,及时提升导管底口至钢筋笼底端2m以上。一般,导管的埋深宜保持在2-6m范围内,建议导管埋深为4-6m,决不能为贪图施工方便而违反规范,造成堵管或钢筋笼上浮,或埋管不足使顶部部分不合格,混凝土不能完全得到顶升排除,留在桩身内导致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陈文明.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J].江西建材,2012(2).
[2]陈昌玉.浅谈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控制及事故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财富,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