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萍
摘 要: 音乐作为高雅的艺术精粹,给人以美的感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能触动人的灵魂,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净化剂”。作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坚持把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就音乐教育在德育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德育养成教育 实践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重视礼乐,有着“礼乐云者,其关天下之兴衰”、“礼乐教化系天下之根本”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音乐在社会发展和人的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实践表明: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的艺术美和德育教育相融合,并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呢?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教学应利用生动的音乐形象,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音乐教学的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地,有的放矢地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环节之中。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这样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说,德育不是严厉的说教,不是时空的突变,而是教育中的暗滋潜长,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中不知不觉地被感染,被教化,被改变教化。
一、德育教育,爱国为先。
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音乐教师要主动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一个民族的艺术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保留下来的,它直接代表着那个民族的文化,如果学生缺少民族艺术教育,那将很难正确对待外来艺术,特别是当今社会流行歌曲、西洋乐器盛行,而民族民间音乐却受到冷落。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民间音乐,其次要积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优秀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和前行轨迹。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从无知到有之,从知之不多到甚多,让学生认识到: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其成就令世界瞩目。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大音乐家朱载增;我国湖北省出土的编钟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乐声铿锵,清晰有序,使世人惊叹不已;古琴曲《流水》已作为中华优秀的文化代表录制在特殊的唱片上,由太空飞船载人宇宙中,担负起与外星人联络交流的使命。教师在给学生介绍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方面的光辉成就及那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学生的自豪感、爱国情已悄然渗入心田。
二、坚持教材为主要内容,课堂为主要阵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在音乐课上选择一些优美健康、催人奋进的音乐来陶冶、鼓舞学生。音乐教育具有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独特性,可以这样说,音乐是一切艺术教学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它以自己的愉悦性受到人们的青睐。优美轻快的音乐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享受,还能使他们在情操上受到熏陶,心灵上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的爱好,培养他们具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创造背景、艺术特色及乐曲的艺术效果,再让学生欣赏乐曲,在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的感染和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仿佛已置身在异国他乡的多瑙河畔,深深感受到曲中流动的爱,强烈的对幸福生活的爱。正是这种爱鼓舞着被敌军占领的奥地利人民,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能力和衷心期待的曙光。
三、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表现歌曲,又激起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特别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四、寓德育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追求生硬的说教,而要见缝插针地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在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方面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形式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音乐教育能引导学生健康的道德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理想人格,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谐的人”。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主要是因为音乐教育具有辅德功能,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快乐,但德育与音乐教育不能画等号,不可互相代替。教育实践中要做到教“歌”不忘育人,切不可人云亦云或哗众取宠。无论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是文化素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都能得以提高,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