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的确,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起到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水乡歌》时,我事先将黑板布置成一幅美丽的水乡风景图,然后在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的乐曲中,我缓缓道来:“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乘着音乐的翅膀去画中水乡走一走、游一游,想去吗?”在我精心创设的意境中,学生已然来到了画中水乡,被水乡的美感染着。我接着说:“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渲染,可以用图画展现,还可以用诗歌来描绘呢。来,让我们打开《水乡歌》,再走进文中的水乡游一游吧!”我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调动了他们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故事诱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对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对所要学的教材产生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而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若教師能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因素,在新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则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在欢乐中学习。
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就绘声绘色地对小朋友说:“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很狡猾的狐狸,它呀整天干坏事,今天骗骗鸡大婶,明天哄哄鹅大妈,一肚子坏心眼。这不,今天他看见乌鸦大姐嘴里叼着一块肉,馋的口水直流,就想方设法去骗她,终于又得逞了。你想自已读读这个故事吗?那就打开第十一课《狐狸和乌鸦》,放声读一读。”接下来不待我强调,学生就迫不接待地走进故事去感受了。在教学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时,我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某县有一个厨师很善于给诗配菜。刚上任的县官闻知后,命令下属叫他来做菜。厨师来后,县官故意刁难,只拿两个鸡蛋和一撮葱给他,要他立即做成4个菜,否则给予惩罚。厨师接过鸡蛋和葱,思索片刻,就到厨房去了。县官看到厨师的背影,心里暗想,巧媳妇怎能做无米之炊,你再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不久,厨师端出了3盘1碗象征性的菜:一盘是蒸蛋黄两个,旁边竖有几根去掉葱白的葱;另一盘是蒸熟的蛋白刻成象征性的“白鹭”,它的下边放着几根去掉葱白的葱;第三盘是用青葱编织成的山岭,再把蛋白和葱白切成颗粒撒在山岭上,最后是把蛋壳做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县官笑道:“名不虚传!”这才把厨师放走。故事讲到这里,学生的情绪高涨,自觉进入了学习状态。
三、巧设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司马光》一课可用这样的导语:“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几个小朋友到花园玩,有个小朋友上到花园的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刚好掉进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缸里的水满满的,旁边又没有大人,眼看小朋友有生命危险,这该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司马光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救出了同伴。那他是怎样救出小伙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司马光》。”
又如,《乌鸦喝水》一课的导入:“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学生纷纷猜测,得出答案:乌鸦。教师接着说:“乌鸦不但懂得爱妈妈,还很聪明能干。今天我们学习的《乌鸦喝水》讲的就是乌鸦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的故事。”
四、音乐渲染,创设美妙的心境
教材中许多课内容都与音乐有关,有的就是歌词,教师应打破常规,把音乐带进课堂,渲染气氛,为学生读课文、为语文创设美妙的心境。
一位教师教学《二泉映月》,先让学生欣赏乐曲《二泉映月》谈感受,再去阅读课文,学生受到音乐的渲染,就会以一种别样的情怀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再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用录音机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长江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爱我中华》等歌词,或雄壮,或悠扬,或豪迈,或舒缓……教学这类课文前,先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静静地听听,轻轻的唱唱,以此点燃学生的激情,朗读和感悟课文的效果会更佳。
课堂的导入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应不断地对新课的导入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尝试,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抓好导入这一环节,才能使课堂充满智慧、富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