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农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能动性

2013-04-29 22:15庞莉萍
现代语文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传播

摘 要:伴随着传播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视媒体也面临着全媒体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传播对象更加细分化,传播方式更趋多元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电视媒体的对农节目相比其它类型如法制、综艺、游戏类节目而言,数量较少,节目的传播效果与广大受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在制作水平、受众影响力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作为电视传播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发挥主持人的语言能动性,实现对节目内容的熟练驾驭和个性化诠释是塑造农业节目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电视媒体 农业节目 传播 语言能动性

对农节目的受众特点决定了对农节目主持人的交流方式和语言特色。一直以来,我们常说某某主持人有“观众缘”“有亲和力”,却深为它的不可把握而困惑:很多主持人的外在形象、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错,也很努力地找寻着与报道对象、与观众的心理契合点,但观众却不一定买账。对传播对象而言,主持人走基层、三贴近,并不只是单纯地“形近”,而是“心近”是对被采访者的深入了解和对受众心理的清晰把握。电视节目若想让素昧平生、相隔遥远的被采访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和认同感,就需要一个衔接情感、传递信息的桥梁和纽带,而主持人就是这种情感共鸣的穿针引线人,其现场调度和语言驾驭能力非常关键。

我国著名传播学者邵培仁教授曾说:“受众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业传播者够格的评价者。”电视节目主持艺术实质上是一门用语言表现节目或栏目思想的艺术,在体现栏目宗旨的大前提之下,它也是表现真实的自我能力、自我素质的艺术。作为节目和受众的中介,主持人以自身的学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为根基,通过语言和体态语驾驭节目进程,有效地实现节目传播的目的。在电视节目与受众之间,优秀主持人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节目总体架构的的深入理解,打造节目品牌,赋予其个性诠释,从而赢得受众。而对农节目,由于其受众群体的接收特点,更需要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动性,为扩大栏目影响力添加助力。作者仅结合个人从事农业节目主持的一些实践感受,对主持人如何发挥语言能动性做一些探讨。

一、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决定了对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色

广大农民观众受教育程度相比城市人群较低,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实例进行交流沟通,因此操着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时政新闻播音腔就难以走到农民观众的心里去——尤其是在现场采访互动过程中,生动形象、贴近地气的“实在呱”才吸引受众。对农节目主持人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专业的农业知识,另一方面则要以浅显生动的表述, 把它传达给观众,所谓“话有千说,巧者为妙”。

要达到“巧者为妙”的传播效果,首先要对节目受众的构成和收视习惯做充分了解。面对农民,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最急切的需要是什么,对什么信息感兴趣,打开电视最喜欢看到什么,举什么样的例子才能被迅速理解。

例如一次采访,主持人陪同技术部门的专家给农民上课,在技术人员运用专业术语的过程中,提到“遗传”。主持人借势巧妙地插了一句话:“说到‘遗传,咱打个比方:比如孩子长得和他爹一模一样,咱老潍坊人拉闲呱就说了(转而用老潍县方言)‘这小厮,随——啊——!”,当下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不仅现场的农民朋友学得饶有兴趣,而且播出之后观众也反映这是节目中的亮点。

二、深入节目策划,在明晰传播目的和对象的基础上,设计语言表达

成功的节目会让观众认为:每一位主持人都是节目现场的引导者。而深入节目前期策划,了解节目整体架构,清晰地界定受众人群、节目主题、传播目的之后,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问题设计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例如:潍坊电视台农业频道的“美丽乡镇行”活动把露天舞台搭到了农民观众的身边。其中“乡镇能人大PK”作为每次演出的保留节目,很受地方欢迎,这个环节重点介绍各乡镇的特色优势产业。但不借助专题片表现形式,而是以露天舞台上的访谈为表现形式。难处是:登台亮相的乡村能人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总有人一对镜头就紧张,也有的是一开口就是乡干部的政府汇报式语言:“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发展大棚××个,村民人均纯收入×××元。”要想打破这种呆板的语言模式,就需要主持人发挥语言的能动性。

(一)对紧张卡壳的“乡村能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话题

主持人:“我知道这位大哥啊,挺能干!但是——羞怯!(台下观众笑)你看这满头的汗哪!不过人家干起活来可不愁,您把您种的宝贝拿出来给大家伙看看……”

引导对方放松平稳地介绍完农产品之后。主持人从篮子里抓了一把实物,展示给现场观众和镜头:“哟,您别看这小小的豆瓣,效益可是一点不输给那位养牛的老兄啊!人家一年忙下来能赚二十多万呢!”

(二)对能说会道的能人,则可以欲扬先抑、引导发挥,防止对方拖场跑题

主持人:“哎,您手里拿的——这不就是棵葱嘛!台下可有不少种大葱的朋友,都是葱,凭啥你们王里的大葱就能获得国家地理产品标志?!”

刺激对方从内在品质方面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实证,然后适时收住话题,转向下一位采访对象。

主持人:“……噢,原来咱潍坊名吃朝天锅里的配料,最正宗的葱段就是王里大葱啊!老潍县人对配料特讲究,可见这王里大葱的品质——奇好!——那咱再来看看下一位!您又有什么绝活呢?”

(三)对一开口就背数字、说“套话”的乡村能人,应引导他把干巴巴的数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例

主持人:“别处的土豆啊,有人叫土豆蛋子!(台下笑)这胶河土豆,那可是村里人眼里的‘金豆子!您要问它能赚多少钱?咱先别问种植户,您光问问去年土豆一收完,他们村一口气又添了多少辆新汽车?——80多辆!”

由于主持人参与了节目策划和前期沟通,舞台上的形式虽是互不相让的“PK”,主持人“煽风点火”,双方“打嘴仗”一决高下,但主持人暗中却是穿针引线,提醒、引导着乡村能人代表夸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有人从中看到了致富经验、有人找到了采购线索,领导看到了鲜活生动的数据,而更多电视观众,则在轻松的笑声中记住了当地的农业特色。

三、平民化视角的观察、思考,才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气场

每一段精彩的采访在观众看来都是轻松活泼、畅快自然的,而内行人都知道这需要建立在一个用心经营的、良好的交流气氛之中。广大农民朋友朴实谦卑的性格,决定了他们面对镜头时大多羞涩躲闪、不善言谈,但内心渴望表达的心理诉求又是非常强烈的,同时他们能很敏感地通过采访者言语和行动中的诸多细节,感觉到对方的采访姿态是平等善意,还是居高临下,因此,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沟通气场非常重要。主持人应充分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紧张的原因、顾虑什么等等),通过语言交流创造轻松的沟通气氛;通过对采访对象生活、生产环境的观察,寻找与采访对象沟通、与观众形成共鸣的话题切入点。此外,在行动上通过细节的配合释放出采访者倾听的善意和诚意,从而引导鼓励采访对象进行表达。一次记者在青州山区临时得到线索:一位农民多年来靠着自学培育良种,便决定前去采访。可是见面后发现,这位大叔特别紧张、话题常常突然转向。考虑到记者是突然造访,大叔又是第一次面对镜头,土墙陋檐之下,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况且一个农民常年把精力和金钱用在距离普通人很遥远的科研上,身边肯定有不少质疑的眼光。于是主持人调整采访策略,悄悄开机,顺应着他的表达,蹲下身子倾听和他一起测量良种标本的高度,帮他搬石头垫机器,一块儿筛麦子并现场磨出紫色小麦的面粉,在边做边聊的过程中等他慢慢平稳情绪,最后讲出了多年坚持培育紫色小麦的过程。

主持人(蹲在李长祝自己拼装的多用“磨面机”前,接了一捧刚刚磨出的紫色小麦面粉):“说实话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以前磨面吃面粉我都没什么感觉,但今天看着李大叔这里磨出的紫色小麦粉,突然间觉得这空气中弥漫的面粉末都特别珍贵,这是李大叔几十年的心血吧?”

李长祝:“对,从发现那株野麦做母本到现在,三十年。”

主持人:“三十年,我们该用怎样的价值去衡量它呢?李大叔,您这房子还是这么破旧,在村里一眼就能认出来,别人家的房子都翻新了,您的心思还是在这上面?”

采访进行到这里,已经是非常轻松顺畅了,大叔完全没有了初见时的紧张无措,他的回答真诚感人,我们也收获了一期满意的节目。主持人平等沟通的诚意通过肢体语言等细节传递给了采访对象,让原本仓促短暂的采访节目变成了十几分钟丰满感人的人物专题。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位因为时代命运无法走出大山,却希望“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农民的内心。

在现场构思组织语言的时候,对农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接地气之外,同样还要注意现在对农节目受众主体中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受众人群。而他们对农业节目的内容关注也呈多样化:有人在其中寻找商机,有人寻找消费目标,更有不少观众在体现乡野风光、传统民间文化的节目中寻求精神栖息放松的目的地。因此在栏目合理定位之后,主持人就需要根据栏目定位,结合自己的采访对象、目标受众,确立自己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巧妙地构架起双方的讯息互动渠道、穿针引线,实现节目的传播目的。

总之,对农节目主持要充分考虑农业节目受众的特点,了解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心理,善于运用语言的灵活转换,才能够与农民观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农业电视节目扎根农村,无论是谈生产、搞服务,还是做监督报道,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准,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对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打磨更需要用心探索,发挥主持人语言的能动性,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创新节目的宣传形式,在采访报道对象和受众之间架设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吴郁.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训练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庞莉萍 山东潍坊 潍坊电视台农业频道 261061)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