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柱
摘 要:仿拟造词法是造词法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仿拟造词法的本体词和仿体词以及先行概念、后现概念①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以下三种:先行概念本体词Aa对应式、先行概念本体词Ab对应式、概念A、B同现式。本文针对本体词和仿体词以及先行概念、后现概念之间以上三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本体词 仿体词 先行概念 后现概念
一、概念与语词
(一)概念与语词的关系以及词汇化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抽象元素,属于思维范畴,与其相对应的是语言学中的“语词”。我们经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和语词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词汇学研究中的老话题。洪堡特认为,“概念获得名称的过程也就是语词产生的过程”。因为,“只有内在地把握每一个概念本身固有的特征或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发音的意识才能找到名称所必需的语音。”(胡明杨,1998:51)认知科学认为,概念对应于范畴,“一个范畴、概念或意义在一个语言中可用一个词语将其相对地固定下来,这可叫做范畴或概念的词汇化”(王寅,2007:94)。概念获得名称的过程也就是概念词汇化的过程。
(二)概念词汇化过程中的认知因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图式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Assimilation)、顺化(Accommodation)、平衡(equilibration)。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是“同化”。而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的新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化”。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做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概念词汇化的过程正是如此,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概念,需要在语言里寻找合适的词语将其表达出来,个体脑海中的概念会反复刺激人的头脑,大脑试图在认知系统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图式来同化这一新的刺激,经过复杂的筛选机制,如果认知系统中存有合适的图式,那么这一图式就会成为首选,因为其符合语言学经济省力的原则。
二、仿拟造词法在概念词汇化过程中的运用
(一)仿拟造词法及其与认知“同化”的关系
所谓“造词法”,即“使用具体词素组织成词的方式和方法”(孙常叙,1957)。任学良(1981)曾将其分为“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综合式”五类。仿拟造词法和比喻造词法、借代造词法等相似,同属“修辞学造词法”范畴,都具有很强的造词功能,其中仿拟造词法使用最为频繁。语言学上“仿拟”造词的过程其实就是认知发展中的“同化”过程。如“歌迷”指“喜欢听歌曲或唱歌而入迷的人”,随着“歌迷”一词的频繁使用,“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就用“X迷”来称呼,从而形成“X迷”结构图式。当个体脑海中有了“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这一概念,就会自觉地将其纳入“X迷”图式同化,如“喜欢看电影而入迷的人”称为“影迷”,“喜欢打球或看球赛的人”称为“球迷”。另外,还有诸如“网迷”“舞迷”“书迷”“棋迷”等等。
过去,人们从各种角度对“仿拟造词”进行过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龙青然(1995)系统地谈了仿拟词的类型和特点,郭伏良、杨同用(1999)区分了仿拟造词法和修辞学中的仿拟辞格,徐国珍(2005,2006)系统地阐述了仿拟的认知功能、认知策略、认知结构以及认知过程等。有关仿拟造词研究尽管已经很多,但对仿拟造词法的本体词和仿体词以及先行概念、后现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
(二)仿拟造词法中本体词、仿体词以及对应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仿拟造词法所造的词,即仿体所代表的概念必须为一种新事物新现象。其实,借用仿拟手法直接造出的新词,不都表示新事物或新现象,有的属于对已有事物或现象的称谓,比如“男士”“人际”分别是仿“女士”“国际”直接造出的新词,它们所标志的事物现象“成年男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新现象。
事实上,先行概念、后现概念以及本体词、仿体词之间的关系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本体词、仿体词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先行概念本体词Aa对应式
先行概念本体词Aa对应式是大家普遍了解的一种方式:一个概念A早就在人们脑海中出现,而后语言中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词汇形式a。随着a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使用,语言表达式a进一步抽象出图式Xa。在概念A出现之后,人们的头脑中还出现了与概念A密切相关的概念B,人们需要在语言里寻找合适的词语将B表达出来,这一意念会不断地刺激个体的心智,大脑也迎合刺激,试图在认知系统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图式来同化这一刺激,经过复杂的筛选机制,认为与概念B密切关联的概念A的词语图式Xa比较合适,根据图式Xa,仿照词语a,造出与概念B对应的词汇形式b。
以“XX门”为例,“XX门”起源于1972年6月18日发生在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著名的“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我们在翻译“Watergate”时直译为“Water(水)gate(门)”。近年来,“XX门”在网络、报刊媒体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例如:
(1)如果“返航门”真是祸起维权,那么航空公司同样难辞其咎。(《人民日报》2008年4月7日)
(2)“艳照门”的娱乐性应该到此终结,却不意味着它的社会意义随之消失。(《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8日)
例(1)中的“返航门”指2008年3月31日和4月1日这两天,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直飞云南省内的多次航班集体返航,导致昆明机场多次航班延误的事件。例(2)中的“艳照门”指香港某男演员与多位女明星的不雅照片在网上传播的事件。这些“门”都是在“水门事件”的影响下直接产生的。因为当“水门事件”发生以后,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概念,而后在语言里出现与之对应的词汇“Water(水)gate(门)”,随着该词的频繁使用,“XX门”会成为一种图式在人们脑海中不断固化,专用于表示“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返航门”“艳照门”皆指丑闻或者有不良影响的事件。当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就会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概念,这些概念需要合适的图式来表达。这样,人们在认知系统中寻找合适的图式。最后,人们会发现“XX门”这一结构图式能较好地表达了人们脑海中与“丑闻”有关的概念,从而产生了以上例句中的“返航门”“艳照门”。
再比如,“解说门”指央视解说员黄健翔在2006年6月26日解说世界杯足球赛时因过于情绪化而引起观众热议的事件;“虎照门”关于野生华南虎照片作假的丑闻;“艳女门”指香港广播处处长朱培庆在闹市与一艳女泡吧消遣的丑闻等。这些“门”出现的时间晚于“水门”,其对应的语词出现的时间也晚于“水门”。
2.先行概念本体词Ab对应式
并不是所有的先行概念、后现概念与本体词、仿体词都有Aa对应式关系。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概念A早已出现,而语言中一直都未出现与之对应的词语,即一直缺少词的称谓。可以说概念A一直都未词汇化。随着时代的变更,人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与概念A有关联的新概念B,与概念A不同的是,概念B一出现,语言中就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词语表达式b,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抽象出图式Xb。由于概念A、概念B两概念意义上密切相关,A与B在一起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由于概念A没有词汇化,这样往往会给日常交际中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表达。为了经济方便,语言中急需一个对应于概念A的合适词汇表达式,这一意念对个体心智进行不断的刺激,大脑对认知系统的图式展开搜索,发现词语b的内部结构图式Xb比较恰当,这样便仿词语b造出对应于概念A的新词a。
我们以“街购”“网购”这一对新词出现为例来说明问题。先看下面的例子:
(3)好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像我这样老土的人也开始跌到网购的甜蜜怀抱里,并且一发不可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2月22日)
(4)近日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朋友都开始用“网购”代替“街购”,他帮助朋友申请、注册,甚至提供网上银行给他们。(《大江晚报》2008年12月25日)
(5)近年来消费者的购物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传统的街购、电视购物等转移以互联网媒体为主体的网络购物。(《中华新闻报》2008年12月31日)
以上例子中的“网购”指在网上购物,“街购”,即上街购物。从检索的用例来看,“网购”一词至少在2003年就已经产生了。而“街购”则是2008年底才在网络、报刊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但“上街购物”作为新词“街购”的所指内容于我们并不新鲜,或者说“街购”这一概念自集市产生、从人们有以物易物这一行为开始就产生了。“上街购物”这一概念虽然早已产生,但一直都未词汇化。
“网络购物”是在所谓的“信息化时代”——21世纪才兴起的新概念。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网上购物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网络购物这一概念正是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方便、经济使得“网上购物”成了都市人的一种时尚购物方式。
网络购物这一行为在都市中越来越普及,人们的心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主体首先对认知系统中原有的图式进行筛选,试图找出一个合适的图式来同化它。然而头脑中没有合适的图式来同化这一新的刺激,于是主体就会对头脑中原有的图式进行调节以适应这一新的刺激,这样“网购”就产生了。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网购”概念的词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顺化的过程。
“网购”概念一经词汇化,在网络媒体、报刊中迅速蔓延开来。随着“网购”的频繁使用,“X购”逐渐成为一种图式并在人们心目中不断固化。
作为传统意义的概念——“上街购物”,与流行的“网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两种占绝对优势的购物模式,所以将两者相提并论、进行对比在所难免。然而,在“街购”这一概念词汇化之前,即“街购”这一词语产生之前,要将这一概念与“网购”对举,必须使用复杂的语词表达式,如“上街购物”“上商场购物”等,这种说法不但不经济,而且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对称机制,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不便。个体试图在认知系统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图式来同化这一新的刺激,经过复杂的筛选机制,发现认知系统中“X购”这一图式既经济省力,且词汇化后的“街购”也与“网购”对称,利于二者对举。这样“街购”一词就产生了。
3.概念A、B同现式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看出有联系的几个概念(A、B、C、D……)究竟哪一个先出现,哪一个后出现,或者说它们出现的年代先后已经无从追踪,但这些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未词汇化,即它们都只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概念,在语言里没有合适的词语表达式。随着社会的变更,有些偶然的因素可能会触动其中的一个概念A(也可以是其他任一概念,我们以A为例来说明问题),这样概念A可能最先在语言中出现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式a,由于a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表达式a进一步抽象为图式Xa。由于概念(A、B、C、D……)之间的关系密切,人们容易在这些概念之间产生联想,一个概念出现往往会引起其他概念的连锁反应。另外,受语言经济机制的影响,这些与概念A相关的概念(B、C、D……)需要在语言里出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从而利于与概念A对举、连用或者单独称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刺激人的心智,于是主体试图在认知系统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图式来同化这一刺激,经过复杂的筛选机制,认为与概念B密切关联的概念A的对应词语形式a的结构图式Xa比较合适,于是仿Xa,改变其中的部分语素,造出与概念(B、C、D……)对应的词汇形式(b、c、d……)。
我们以“草食男”“肉食男”“草食女”“肉食女”这一组新词为例来分析这一种形式。先看以下几个例句。
(6)爱上“草食男”怎么办?我听了就奇怪,明明爱上了,不就是包括他的温良、和善吗?还是宁愿选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能干活也能暴力的?(《健康时报》2008年12月9日)
(7)相对于“肉食男”一旦嗅到爱情的气息,就会积极地发动攻势将爱情揽入怀中,“草食男”的哲学是,敌不动我不动。(新华网 2009年3月6日)
(8)陈乔恩在剧中饰演谢福安,个性随遇而安、乐于助人、个性知足常乐,不会刻意追求,珍惜身边的小幸福与小细节,只要获得一点点的收获,就会非常高兴,是个典型的“草食女”。(人民网 2009年4月7日)
(9)相比“草食男”,社会上大量出现的还有“肉食女”。“肉食女”指主动出击、赤裸表达情感、轰轰烈烈恋爱的女性。(新华网 2009年3月20日)
拿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一些特性来打比方,“草食男”“肉食男”“草食女”“肉食女”这四个比喻词形象地表现了现代男女对婚恋的态度。“草食男”喻指像草食动物一样友善温和的男性。他们对婚恋大都缺乏自信与激情,不愿承担过多责任,甚至不会积极追求爱情、要求性爱。与“草食男”相反,“肉食男”一般浪漫多情、不甘寂寞,对恋爱往往主动出击。与“草食男”“肉食男”相对,“草食女”“肉食女”,分别喻指在婚恋观上被动、消极的女性和主动追求男性的女性。
自古以来,传统的婚恋观一直都认为男性应该是积极、主动的一方,女性则相对被动。说得通俗点,男性往往为追求者,女性往往为被追求者,早在《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但是,也不乏男子被动,女子主动,即女追男的现象。“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比如,传说中的例子“织女追牛郎”“白蛇追许仙”“七仙女追董永”。唐传奇《虬髯客传》中“妾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耳,故来奔耳。”说的是红拂本是一名歌女,被当时的军阀杨素收在府中。李靖上门拜访杨素探讨救国大略,红拂迷上了他的雄才大略。当天晚上,她就私自外出,寻到李靖所住之旅馆,发誓要与之私奔。这样看来,“草食男”“肉食男”“草食女”“肉食女”这些现象古已有之。尽管人们的脑海中早已出现这些概念,但语言中一直没有出现与这些概念相对应的词语。
这几个词语的出现是由于一直以来男性积极、主动的婚恋观受到了挑战,“草食男”这一称谓首先在日本出现,不久后传入中国,并迅速流传开来。正是因为“草食男”的流行,为了日常交际的经济,其他几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呼之欲出。首先出现的可能是仿“草食X”结构图式出现的“草食女”或者仿“XX男”结构图式出现的“肉食男”,然后才出现“肉食女”。我们搜索用例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从百度新闻搜索,“草食男”“草食女”“肉食男”最早的用例都可以追踪到2008年底,而“肉食女”最早的用例出现于2009年3月。
三、结语
认知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即“现实——认知——语言”。进一步扩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现实——认知——概念——认知——语言”。无论是“现实——概念”的过程,还是“概念——语言”的过程,认知的因素都不可或缺。认知在“概念——语词”这一过程中,即在概念词汇化过程中的作用到底如何?上文提到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同化”“顺化”“平衡”三个核心概念对于概念词汇化的机制的解释意义重大,而“仿拟造词”的运用正是皮亚杰“同化”概念的运用。对先行概念、本体词、后现概念、仿体词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地分析,是对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从概念到语词这一过程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虽然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本文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1090211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项”(2012RWZX20)资助)
注释:
①在仿拟造词的研究范围内,按概念在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我们将出现较早的概念称为先行概念,晚于先行概念、后出现的概念则为后现概念;而先出现的词语我们称为本体词,仿本体词而造的词语我们称为仿体词。先行概念、后现概念,本体词、仿体词都是两两相对而言的。如:A、B两个概念,前者的语词对应形式为a,后者的语词对应形式为仿a而成的b,则a为本体词,b为仿体词,概念A、B究竟谁为先行概念,谁为后现概念则视出现时间先后顺序而定。
参考文献:
[1]Saussure,E.de.191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明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Vygotsky,L.S.1934.Thought and Language.English edition.The MIT Press[M].李维基译.思维与语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郭伏良、杨同用.仿拟造词法与仿拟辞格[J].汉字文化,1999,(3).
[4]胡明杨.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刘茂哉.皮亚杰认知结构发生发展理论的认识论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1991,(6).
[6]龙青然.仿拟词的类型和特点[J].邵阳师专学报,1995,(1).
[7]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徐国珍.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轨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9]徐国珍.仿拟格与词汇系统的辩证关系[J].修辞学习,2002,(2).
[10]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11]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张绍麒.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刍议.词汇学理论与应用[A].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C].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4]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曾 柱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