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字意义源流考

2013-04-29 21:24曾露珠
现代语文 2013年1期
关键词:本义字形

摘 要:“曾”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两种读音、11种释义。本文以“曾”的字形演变为线索,梳理“曾”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探索该字的源和流,以求还原其意义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曾 字形 本义 演变过程

《汉语大字典》中“曾”字有“céng”和“zēng”两种读音,11种释义(见《汉语大字典》第1521页)。本文以“曾”的字形演变为线索,梳理“曾”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探索该字意义的演进过程。“曾”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甲骨文形体,象古代蒸食的炊器甑(zèng)。金文形体,上为盖,中为腹,下为底,做饭用。小篆形体演变成了从八从曰,声的形声字。

一、“曾”字本义探源

(一)本义为“甑”

许慎《说文解字》“曾”字下云:“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昨棱切。籀文作,按字亦作。”《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何光岳指出:“山,约为曾人所居制甑之地。”[1]显然不是“曾”字的本义。随着出土文献增多,“曾”的本义逐渐清晰。

甲骨卜辞中“曾”字写作“”。从形体上看,象炊具“甑”上有蒸汽。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释曰:“曾,独体象物字,金文鄫伯簋作,甲骨文从省‘作‘,曾为甑的初文,蒸食炊具,是为本义。”[2]朱芳圃也认为:“‘曾即,甑之初文。甑、甗炊饭,与鼎以烹肉同。其器下盛水,上盛饭,中置一箅(蒸锅中的竹屉)。”[3]曾宪通、林志强著《汉字源流》中也提出:“曾非形声字,中的‘田为象形。”[4]据《字林》云:“甑,炊器也。”甑是从鬲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何光岳在《楚灭国考》中也作出分析得“曾”实为原始社会末期新创造的甑器,即用以甑饭的饭甑,甑旁之瓦是后来所加。还提出“发明甑器的部落便称作曾,后来发展为国号。”[5]

可见,“曾”的本义应该是一种叫作“甑”的炊器(详见文末附图1),后用来指代制作“甑”的地名,进而演变为国号、姓氏。作为炊器的意义后写作了“甑”。此炊具在使用时有隔层,从而引申为“重叠”之义,读为“céng”,同“层”,如《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

(二)“曾”为“增”和“赠”的本字

刘桓在《甲骨文考释(续完)》一文中认为“”也是“曾”的初文,“正因为象甑中之箅将器隔为两重,故从曾之字多有重义。”[6]按照刘桓的考释,“”为“曾”之初文,在甲骨卜辞中就已存在一字多义的用法,分别用作“甑”“增”“憎”用。如《盐铁论·诏圣》:“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孟子·告下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孙奭·音义》:“曾当读作增。”又引申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尔雅·释亲》:“王父之考为曾祖,孙之子为曾孙”。郭注:“曾尤重也”。“曾祖”“曾孙”,表示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这层含义读为“zēng”。

何光岳《楚灭国考》一文认为,商灭夏后,“夏的同姓亲族,或被俘虏成为臣仆,或被逼向四方迁避,唯独曾人能立足于商朝附近,正因他们历来对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贡。以后曾便衍化为‘馈赠和赠送之义,又因拿曾人进贡的物品当作祭品,故又称之为曾祭(蒸祭)。”[7]所以“曾”字由本义引申出了“赠送”义。

二、“曾”姓氏由地名、国名演变而来

甲骨卜辞中,“”常用来表示国名和地名。《掇续》六二:“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中比舆,左比。”这是武丁时期的卜辞,记录的事件是商王南征,商军的一支与曾国的武装联合行动。《殷墟文字甲编》二八三〇:“庚午卜王贞,其呼小臣烈从,在衣?……”这是禀辛时期的卜辞,记录的是商王亲自来到曾国。这些出土文献表明,曾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并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代卜辞有“□巳,……”(院.3.0.1875)。[8]丁山在《殷氏族方国志·曾》中认为:“读为潧(zhēn),是地名。”于省吾认为:“即金文曾之初文。……亦当为地名。《中》:王命中先省南国,行王居,在。与契文之,自系同地。”[9]虽然“曾”的具体位置还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曾”一度作为地名,是“潧”“鄫”“缯”的本字,进而成为国号,最后演变为一个姓氏。

不少学者都考证过曾姓的来源,杨建敏认为“曾姓即来源于曾国”[10],最早的曾国以制甑闻名的曾人生活在中原潧(溱)水流域,河南省新密市溱(潧)洧流域是中华曾姓的祖居地,即曾姓的起源地。《姓氏急就篇》中记载:“曾氏出于鄫,姒姓,莒灭鄫,子孙在鲁者别为曾氏。”何光岳在《楚灭国考》一文的观点同《姓氏急就篇》一致,还进一步考证了现在对应的地点,文中找出《世本》中的记载。论证得出:“曾氏郡望出于鲁国和庐陵郡。”[11]

三、“曾”假借为虚词

“曾”用作虚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普遍。

《说文》:“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即“曾”是用来加强语气的词语,段注在“词之舒也”下注云:“葢曾字古训乃”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曾”作为语气词与“乃”的用法一样。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些例句中,“曾”都作“乃、竟”解,读为“céng”。

“曾”作为一个“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副词,自先秦时代就已开始被广泛使用了。段注列举的“皇侃《论语疏》曰:‘曾犹尝也‘尝是以为孝乎”。李白《猛虎行》:“萧何曾作沛中吏。”这是说:萧何曾经作过沛县的官。

“曾”亦被假借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如“曾奈”(怎奈)。

由此可见,“曾”字经过了词义的不断发展,有些词义已经消亡。这些后起的词义似乎与其本义相差甚远,但是仔细考证也不难找出其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曾”字词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注 释:

[1]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2]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4.

[4]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

[5]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6]刘桓.甲骨文考释(续完)[J].学习与探索,1987,(6).

[7]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1.

[8]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9]于省吾.《殷契骈枝》三编《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4.

[10]杨建敏.曾姓与曾国考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51~55.

[11]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3.

参考文献:

[1]陈虎.副词“曾经”的虚化过程与成因[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2).

[2]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张昌平.曾国为缯随说[J].江汉考古,1994,(4).

[4]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J].复旦大学学报,1980,(3).

[5]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李学勤.曾国之谜[N].光明日报,1978-10-04.

[7]舒之梅,刘彬.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J].江汉论坛,1982,(1).

[8]何浩.从曾器看随史[J].江汉考古,1988,(3).

[9]甘露.“曾国之谜”探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10]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汉]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一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卷)[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曾露珠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猜你喜欢
本义字形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添一笔变个字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