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成语的语义转义

2013-04-29 13:20张武英
现代语文 2013年2期
关键词:转喻论语成语

摘 要:活跃在民族语言系统中的不少成语,都能够从先秦时期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找到明确的出处。一部分出自《论语》的成语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转义的语义开放性特征。这种创造性的语义转义,依赖于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而发生。

关键词:《论语》成语 转义 隐喻 转喻

记录先秦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两千多年来对国人的文化、思想及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论语》中的不少语言单位,依靠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广泛使用,最后稳定下来进入汉语成语系统中,为语言文字工作者进行成语研究提供了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语料。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根据使用过程中语义有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将《论语》成语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成语在使用过程中语义不发生变化,如“何陋之有”“如斯而已”“莞尔而笑”“洋洋盈耳”“时不我待”“一言以蔽”“学而时习之”“反求诸己”“无怨无尤”“以德报怨”“见义勇为”“过犹不及”“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士不怀居”“先事后得”“欲速不达”“父母在不远游”“食不语,寝不言”等,这类成语的语义比较保守,使用时也只不过是通过字面意义将具体的成语直接指派给现成的指谓对象,其指谓对象也是相当稳定的。另一类《论语》成语的语义则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性、创造性特征,它们的使用是以自身语义的整体性偏离,即转义为支撑。所谓转义,指的是使用者通过对词语自身语义的偏离,在词语和尽可能多的对象之间创造性地发现新的指谓关系,使得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谓范围。转义的发生,离不开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的创造性努力,旨在传递字面意义之外的弦外音、言外意。

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形成的两种重要手段,在本质上都反映了通过一个概念范畴映射、激活另一个概念范畴的认知机制。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范畴在某方面的相似性特征,使得其中一个范畴的经验,部分地映射到另一范畴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习惯上称之为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隐喻映射。如《学而篇》中的“子曰:‘君子不器。”基于不同认知域“器”与“人”具有“能发挥一定作用”的相似性特征,关于“器”的经验,部分地映射到“人”上,就发生了隐喻性的转义。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像器物那样拘泥于一定的用途,而应成为博学多才的人,故曰“君子不器”。“瑚琏之器”用“瑚琏”这种古代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尊贵器皿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堪当大任。“斗筲小器”则是用仅能容纳升斗之量的器物比喻气量狭小、才识短浅的人。“涅而不缁”“犁生馸角”“暴虎冯河”“朽木粪土”“苗而不秀”“宫墙重仞”“临深履薄”“松柏后凋”“割鸡焉用牛刀”等成语,都发生了整体性偏离自身语义的隐喻性转义。

转喻是基于同一认知域内两个邻近范畴之间的映射。在理解同一认知域内两个临近的概念范畴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于利用其中较凸显的范畴的经验激活或提供理解另一范畴的心理通道,习惯上称之为源范畴向目标范畴发生了转喻映射。转喻常常涉及到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以及处所、别称与实体之间的代替关系。如《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舌”是“言”的工具,符合转喻性语义生成的邻近和凸显等心理基础,由“四匹马拉的车子尽管跑得飞快,但也追不回已经说出口的话”这一基本语义出发,理解的心理通道被激活后,“话一出口就无法再收回,警示人说话应当慎重”的转喻性语义自然生成。“祸起萧墙”“凤鸟不至”“闻一知十”“造次颠沛”“终食之间”“恶衣恶食”“五谷不分”“箪食瓢饮”“山节藻棁”“伯牛之疾”“托孤寄命”“乘肥衣轻”“九合一匡”“过庭之训”“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成语,在使用过程中也都依靠转喻认知机制的作用,发生了偏离自身语义的转义。藉由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机制的作用而发生的转义,使得《论语》成语在语义表达上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特征。在先前已形成的转义的基础上,使用者还可以创造性地在不同范畴之间发现更多的关系,促使连续性转义的发生,如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成语“川流不息”其本义是河水不停息地流动。孔子以“川”作喻,表达时光永无休止地流逝这一隐喻性语义,后来,随着更多事物与本体“川”之间相似性关系的发现,“川流不息”就发生了“比喻行人、车辆、船只、马匹等连续不断”的隐喻性连续转义。《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在这里,“四体”是指人的两手两足,指代身体。“四体不勤”使用的是“不从事生产劳动,缺乏最基本的农业常识”的转喻性语义,在转喻认知机制的作用下,之后发生了“形容人懒惰,不爱劳动”的连续性转义。“升堂入室”“匏瓜之系”“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行不由径”“绘事后素”“夫子之墙”等成语,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连续性转义。

转喻和隐喻作为构造概念的重要认知基础,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有时还会相互补充、交叉出现,共同丰富《论语》成语语义。《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语“富贵浮云”以“浮云”作本体,表达“对名利看得淡,不为金钱、权位而动心”的隐喻性语义,其后在转喻认知机制的作用下,又出现了“功名利禄变化无常,终归破灭”的转义。《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集解:“犁,杂文;骍,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犁生骍角”首先表示“杂色牛生纯赤色而角周正的小牛”的转喻性语义,又在隐喻认知机制的作用下,生成“比喻不善之父生出贤明子女”的转义。

与使用过程中语义不发生变化、通过字面意义可以直接进行指谓的成语相比,依靠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发生转义的成语,在语义表达上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特征。它的使用“不只是将词语指派给现成的指谓对象,而且是一个促使使用者在词语和尽可能多的对象之间创造性地发现新指谓关系的过程,同时它也能承受对自身的语义偏离以容纳使用者的创造性。”[1]与前一类相比,这类成语的语义是开放的,在使用者的创造性努力下,这类《论语》成语的语义一步步地向更深、更广、更丰富的方向延伸泛化,并为新的语义成分的生成提供更大的预设和可能。在此基础上,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也就这样创造性地被本民族语言群体更深刻、更广泛地体验、使用并传承着。

(本文为常州工学院2010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注 释:

[1]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33.

(张武英 江苏常州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13002)

猜你喜欢
转喻论语成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拼成语
《论语·为政第二》
猜成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