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强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意在抛砖引玉,成教于方家。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讲授的严谨性、准确性、精练性、形象性、幽默性上下了很大工夫,很少从学生发展角度看待教师的课堂讲授,而《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和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改变,必然会使课堂讲授的方式发生改变。在此,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研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优化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物理教学中贯通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
物理课程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原因是:物理课程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v=s/t定义式中,v与s、t的大小無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
同理,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坏对物理的学习影响也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
二、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中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
施瓦布曾解释说,通过探究教学涉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五方面探究技能的发展: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说、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需要遵循以下基本程序:(1)给学生呈现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方法;(2)明确问题,确定研究中的困难,困难可能在于数据的收集和解释、实验的控制和推理等;(3)思考问题,提出假设;(4)思考解决困难的途径、办法或是重新设计实验,或用不同方式组织数据;(5)导出结论。
四、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留下一些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保持较高的兴奋点,寻找悬念的奥妙。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出示一台可调台灯,先把灯泡发光最强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强烈的灯光让学生觉得很刺眼,这时教师旋转台灯旋钮,强烈的灯光渐渐变得柔和,学生的眼睛变得很舒服了。教师趁机提问:“灯光为什么会变化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答:“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教师再问:“此时是什么的变化引起了电流的变化的呢?”学生无法回答。
五、究式教学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中应强调:
第一,境性。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达到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教学目的。
第二,激发性。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经验联系起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建构新的学习内容,面对新的问题能够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建构起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结构。
第三,交互性。
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习者的相互交流,达到对新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的理解。
第四,民主性和协调性。某些情况下,如果几个人对同一事物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教师就应带领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讨论、探究。
第五,统一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统一的理解。
六、有效讲授是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核心
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来源于教师自由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来源于教师对人文和学科本质的把握,同时来源于课前精妙的教学设计,来源于课堂中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让学生“唱戏”,把目光投向有待发展的学生,教师就必须运用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进行讲授。启发、引导不是我问你答,也不是你说我评,而是引导性谈话,引导学生提高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以上是个人提出的几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