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病人的现场处置防控和问题思考

2013-04-29 00:44魏志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乙脑防控

魏志成

【摘 要】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好发于10 岁以下儿童,主要在夏秋季流行,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其有效的现场处置方法和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响水县陈家港镇大湾村发生的1例乙型脑炎病人开展的疫情处置措施,探索分析发病因素和防控机制。结果:经过妥善治疗和处置,乙脑患儿病愈。结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疫情,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区、学校和家庭等应密切配合,各施其职,提高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乙脑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乙脑的监测和预警。

【关键词】乙脑;现场处置;防控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蚊虫叮咬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好发于10 岁以下儿童,主要在夏秋季流行,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12 年8月份,在响水县陈家港镇大湾村发现了1例乙型脑炎病人,陈家港镇卫生院防保科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开展了疫情处置防控工作。

1 乙脑案例处理过程

2012年8月16日,响水县陈家港卫生院接到响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打来的疫情电话:陈家港镇大湾村三组发生了1例乙脑病例。防保科有关人员会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专业人员一起前往病人家中,采用全国统一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患者近亲属进行现场询问和调查。患者,男,2007年3月22日出生,散童,现居住于响水县大湾村三组,2012年8月15日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38. 8℃)、呕吐。根据患儿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响水县人民医院确诊为乙脑。患儿经住院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平稳后于9月2日出院。患者出院后即回家休养,现未遗留任何残疾。

2 调查疫源地,确定发病的主要因素

陈家港镇地处响水县东北端,东临黄海,南接南河镇,北与双港镇接壤,326省道贯穿其中。陈家港镇在乙脑防治工作方面成绩斐然,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接种乙脑疫苗后,乙脑病例发生率逐年下降。2012年8月份发生的乙脑病例,主要由下面的因素造成:

2.1 当地农村有养猪的习惯。农村户户均有猪圈,常饲养数量不等的猪仔,作为家庭的经济来源。

2.2 农村经济条件差,居住和生活条件有限,多数家庭无纱门,或仅有蚊帐等,防蚊设施不齐。为蚊子叮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3 外环境卫生比较差。农村河沟水塘较多,杂草丛生,利于蚊子孳生,我县优势蚊种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2.4 由于多年未发生乙脑病例,群众对乙脑的防范意识淡薄,不愿意接种疫苗,造成免疫空白。

2.5 因劳务输出导致人口流动性加大,儿童常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层次低,防病意识相对较差,导致部分儿童疫苗接种不及时或不能完成相关免疫程序。

3 采取防控措施

3.1 病例隔离治疗。病例自2012年8月16日在响水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至出院。

3.2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筛查。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人进行医学观察,8月16日至8月30日医学观察结束(14天)均未出现症状。病例所在地的卫生院按搜索病例定义(患儿所在村近期出现的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的标准开展主动搜索,近1个月内无类似病例发生。

3.3 开展防蚊灭蚊。疫情发生后,响水县疾控中心携带市统一下发的“环卫乐”等消毒杀虫药品和器械,对病家进行一次终末消毒。对病人所在的自然村庄的外环境和病家及左右邻居用“环卫乐”进行喷洒,以杀灭蚊虫。

3.4 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疫情发生后,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患者所在村的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乙脑疫苗应急接种。

3.5 建议村民合理使用驱避剂。为保障居民身体健康,防止蚊种叮咬,我们建议使用具有高效、广谱驱避剂。这种驱避剂对人畜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无异味,不污染衣服,不腐蚀物品;性质稳定,长期储存亦不失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使用驱避剂时,先检查标识和标签,标准要求注明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产品使用说明书、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地址、邮编、电话、有效成分名称、含量、保质期、有效保护时间、使用方法,必要时应注明安全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使用,先涂抹裸露的皮肤,然后再涂抹衣领处和袖口及裤脚。

3.6 灭蚊和消灭蚊虫孳生地。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以灭蚊和消灭蚊虫孳生地、综合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采取灭蚊防蚊措施,重点做好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等场所的灭蚊,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群感染机会。指导当地居民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垃圾,填平污水沟塘,倾倒废弃容器积水,大型水塘饲养鱼苗来降低蚊幼虫孳生场所。建议居民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预防蚊虫叮咬。

3.7 加强培训。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本院医护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要求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后,要尽快报告。对乙脑疫情报告、漏报情况进行检查,并与既往疫情比较,分析疫情升降水平与发病趋势,发现本行政区域内乙脑发病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水平或短时间病例明显增多时,要及时上报。

3.8 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督查考核力度,开展全乡范围内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确保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全程接种率,力争做到免疫接种无空白。[2]

4 问题和思考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养猪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几乎是家家有猪圈,户户在养猪,而对生猪未进行兽用乙脑疫苗接种,也无防蚊灭蚊措施;环境卫生差,杂草丛生,水坑、污水沟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随意丢弃,蚊媒孳生地大量存在,蚊密度较高;且现在农村多为老龄化人群及留守儿童,文化层次低,防病意识相对较差,他们的孩子乙脑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县乙脑疫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4.1 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灭蚊、防蚊、消除蚊媒孳生地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注意做好农村人口居住地环境卫生工作,注意牲畜棚 (重点是猪圈) 等场所的灭蚊,降低蚊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4.2 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及社区责任医生主动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乙脑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预防乙脑的知识。

4.3 提高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乙脑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乙脑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学和流行病学效果、且接种针次少、预防接种后的副反应发生要明显低于乙脑灭活疫苗。[3]

4.4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乙脑的监测和预警,提高乙脑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处理乙脑疫情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玉红.1例乙脑病例的调查与处理[J].预防医学论坛,2008,(1):91-92.doi:10.3969/j.issn.1672-9153.2008.1.47.

[2] 张彦平.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2007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

[3]郑向东.免疫空白儿童乙型脑炎发病一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4):69-70。

猜你喜欢
乙脑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蚊子带来了可怕的乙脑
2011-2017年重庆市612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患有癫痫不能接种乙脑疫苗?
慢病防控 接下来的10年怎么做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研究
慢病防控一刻也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