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词缀“微”探析

2013-04-29 07:30周雅婷
现代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词根构词词缀

摘 要:近年来,以“微”起头的词语越来越多。本文根据“微”的使用现状论证“微”是一个类词缀,并详细探究它作为类词缀在位置、意义、构词能力、功能、音节、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考察其流行原因与所反映的人们的社会心理,以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新兴类词缀。

关键词:词汇 类词缀 “微”

“微”字组成的词语在网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成为一个高频词。从现代汉语角度看,“微”是不是类词缀呢?如果是,又是怎样的一个类词缀?本文试从判定标准出发来论证“微”是类词缀,并探讨其所具有的特性。

一、类词缀“微”的判定

词缀鉴定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位置固定、意义虚化、构词能力强、功能类化。像“准”“多”“微”“感”“热”“星”等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构词时位置相对固定,可意义没有完全虚化,所以并是真正的词缀,只能算类词缀或准词缀。

到目前为止,以“微”为词头的词语主要有以下这些:微电脑(即微型电子计算机)、微生物、微图、微付、微付网、微电台、微博、微群(微博群的简称)、微客(即微博客)、微网(微电网)、微传媒、微直播、微信、微长沙(星辰“微长沙”定位“长沙城市微门户”,致力于主打“微政务”“微直播”“微社区”和“微生活”等四大特色服务体系)、微阅读、微整形、微民、微晶、微安、微波、微气象学、微画廊、微杂志、微剧本、微型、微创、微时代、微企(微型企业)、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

位置固定是词缀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微博”“微访谈”“微社区”“微机”“微空间”“微直播”“微杂志”“微电台”等词中,明显可以看出“微”位置固定,即都在词头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个“类前缀”。

曾立英认为,类词缀的意义是半虚化的。我们认为“微”成为类词缀后意义并未完全虚化。从刚开始的“microsoft(微软)”到现在的“microblog(微博客)”,把“micro-”翻译成“微”始于微软,本身没有明确的意义,人们慢慢接受microsoft之后就默认了“micro-”这个前缀的意思:微型的。同时“微电台”“微生物”“微客”“微民”“微网”“微社区”“微直播”“微群”“微传媒”等词的出现就顺应了网络的发展。

很多学者不认同把能产性作为判断一个词是否是词缀的标准。但如果一个词没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就根本不可能成为词缀,所以说,能产性是一个词成为词缀的最基本特征。从以上所列词语可以看出“微”具有非常强的构词能力,这也就保证了它成为一个类词缀的基础。

类词缀的功能类化是指类词缀有标志词性的作用,在以“微”为前缀的许多词中,基本的构成形式是:“‘微+名词”,如“微电影”“微论坛”“微时代”“微生活”“微小说”“微企”“微表情”……;当然,“‘微+动词”的结构也越来越普遍,如“微盘点”“微投诉”“微竞争”“微旅行”“微观察”“微创新”……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不管词根是名词还是动词,在加了“微”这一前缀之后都变成了名词。因此,我们可以说“微”不仅仅有构词作用,而且有词性类化作用。

二、类词缀“微”的特殊性

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类词缀除了具有类词缀的共性之外,还当然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的词义是半虚化的;其次,从它所组成的词语来看,它们在音节数量上多数是三音节词;另外,其在语法结构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音节特点

韩晨宇(2007)在《汉语三音节新词语与类词缀的发展初探》中总结出:语义可偏离原义较远、构词能力强、可类推的类词缀较易与双音节词组成三音节词语。汉语的词汇一直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构词法规则组合成的复合词数量最多,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成的派生词数量相对少一些。

从“微”所组成的词语来看,它既能与单音节组合,也能与多音节(以双音节为主)组合。从“微”的使用现状来看,“微”与多音节词的组合占大部分,组合后以三音节为主。很多现在看来是与单音节的组合其实也是它与多音节词组合后的缩写,例如“微博”其实是“微博客”的缩写,“微管”是“微博管理员”的缩写,“微企”是“微企业”的缩写……还有一些词本是多音节,与“微”组合后,为了表达习惯和语用流畅,通常采用其缩写形式。缩写后主要是三音节词,如“微招聘”是“微博招聘”的缩写,“微简历”是“微博简历”的缩写……由此可以发现“微”与多音节词的组合呈现出了更加明显的趋势,即三音节化。

(二)语义特点

在判断一个词是否为词缀时,有四个方面的判断标准。其中的“意义虚化”条件,“微”并未完全满足。但这并不影响将其判定为类词缀,因为词缀的词义是完全虚化,而类词缀的词义是有所保留的。“微”在构成新词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意义虚化;相反,像“微博”“微电影”“微小说”这些词语逐渐体现出一种抽象的“简短,精炼”的印象义。“微”所表示的基本义仍然是“小”。

(三)结构特点

“微博”“微电台”“微生物”“微客”“微民”“微网”“微社区”“微空间”“微群”“微传媒”“微晶”“微安”“微波”“微生物”“微气象学”“微企”“微时代”……这些词可以明显看成是“微”后面加一个名词。

另外,“微”后面加上一个动词的组合现象现在也越来越多,如“微直播”“微创新”“微盘点”“微投诉”“微竞争”“微观察”等等。但不论“微”附在动词还是名词前面,整个词语都具有了名词性质。所以,“微”附在一个动词或名词前面是“微”词的基本组合和构词方式。

三、类词缀“微”兴盛的原因

“微”的使用领域非常广阔,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广泛。“微”能有今天的“群众基础”其实得益于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关系虚拟化和办事高效化的综合作用。

(一)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词汇是语言的物质载体,几乎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快速地反映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使用具有强类推性的派生方式构词是现代汉语词汇本体发展的要求,现代汉语中词缀、类词缀的数目和构词能力都呈上升趋势。如若不影响交际,人们总是希望能用有限的形式传达相对丰富的意义。

类词缀“微”的兴盛,从语言学发展规律来看是语言上的经济原则发挥了良好作用,这是类词缀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微长沙”官方微博中有一个板块叫做“微生活”,也就是关注长沙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晒生活、晒幸福、晒快乐,小小“微长沙”,可以实现一站式打尽长沙“吃喝玩乐”特色资讯。用一个简短的“微生活”概括了后面的一长句解释。无疑这种简约又容易理解的方式是很容易被百姓接受的。

(二)关系虚拟化

凭借网络的日益发达,世界的虚拟化使得人们倾向于在网络中传达信息、处理事情,比如在“微长沙”中“微直播”和“微社区”就是很好的应用。“微直播”致力于让民众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亲身参与焦点事件的发现、传播、评议和分享;“微社区”是街道社区主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让百姓可以实时了解社区最新的通告、服务等便民信息。网络中身份的虚拟性和人物关系的虚拟性,可以减少一些人因为自己的容貌丑陋、平时交际缺失等因素造成的焦虑,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三)办事高效化

在21世纪,“个体扩大,世界缩小”的心理让我们越来越钟情于“微博”等快捷的网络应用。人们总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其实也是快餐时代求速成的表现之一。

“微博”的个性化和便捷,保证了信息的新鲜度。就是这140字的微博,如同蝴蝶效应,引发了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和企业营销方式的改变。潘采夫帮农民工讨薪和“快书包”的营销方式都是得益于“微博”的强大的实用功效。在这个追求“高、精、尖”的时代,几乎所有事物都朝着经济性、便携性、实用性发展。

四、类词缀“微”的生命力探微

从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来说,无论是从汉语词根发展而来的类词缀,还是借自外语的类词缀,它们的意义都没有完全虚化,位置比较固定,处于汉语词缀语法化的“中间状态”,要经历“有意义——意义半虚化——意义完全虚化”的汉语词缀语法化过程。

但是,类词缀“微”的发展不一定会经历这些阶段,并走向人们认可的严格意义上的词缀。因为“微”的词义始终不可能完全虚化,一旦完全虚化,那“微博”和“博客”之间的区别呢?“电影”与“微电影”之间的区别呢?这样一对比反而使得“微”在一个词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综合语言经济原则(内因)和社会语用促进(外因)这两个语言发展的因素可以看出类词缀“微”有着坚实的存在基础。运用类推仿造的方法可以创造出大量新词语来满足表达概念的需要。汉语的类词缀化现象还将继续存在、发展,词缀化构成的词群亦会随之继续发展。

但是“微”可能不会发展成为词缀,而是回归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根。词缀的标准之一就是意义虚化。所以类词缀想要发展成为词缀,必须达到意义的完全虚化。但意义能够慢慢完全虚化的类词缀数量不多,大部分类词缀的意义虚化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它们与词根语素本义密切联系;或者本来是词根语素随着新现象和新事物的出现而暂时被借用为类词缀,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们指称的现象或事物不再流行时,这些词语就会逐渐失去活力,不再被广泛使用。这时候,语素就失去了类词缀的身份,还是回到词根语素。综合考量“微”的各方面特点,笔者认为,回归词根是“微”这个类词缀目前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微”从“微软”开始,经过汉语系统规则的改造,意义呈现半虚化状态,构词时位置基本固定,可以说处于汉语构词语素和词缀的“中间状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吸收和利用类似于“微”的类词缀,将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库,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需要简洁明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词汇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的前提。只有多样的构词方法才能构筑出丰富的词汇。新时期不断出现新的语言现象,“微软”“微博”的“微”成为新兴的类词缀,构造了大量的派生词,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微”的词义是半虚化的,“微”既能和单音节组合,也能和多音节组合,它的语法结构一般是“微”加上一个名词(或其简称)或者动词。纵观仿拟类推语言生成、社会语用促进、时代发展和民众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微”的发展空间极大,但可能不会成为词缀,而是回归词根。

参考文献:

[1]曾立英.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2008,(4).

[2]韩晨宇.汉语三音节新词语与类词缀的发展初探[J].北京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7,(3).

[3]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

(5).

[4]任志萍.小议“类词缀”的判别标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

报,2002,(2).

[5]薛莲.汉语类词缀界定问题研究述评[J].宜宾学院学报,2006,

(3).

(周雅婷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词根构词词缀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三)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二)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十八)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释西夏语词缀wji2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