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的主体问题研究

2013-04-29 00:44贾敏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3年9期

贾敏

摘 要 当今世界,交往日益密切,交往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往理论对时代发展进行哲学反思,是哲学时代精神的体现。本文着重对交往理论的主体问题进行研究,以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典型加以比较分析,以更好的诠释和理解交往理论。

关键词 交往理论 主体问题 主体性困境

一、主体问题的演变

主体问题是哲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古代社会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此时,强大的自然力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发挥,人们认为有神或上帝等客观物质存在并主宰着世界。处在人的依赖关系中的个人或群体通常使用暴力占有和掠夺生活资料,人们的主体地位缺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随着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的主体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频繁,人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社会飞速发展。

当前社会,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出现了主体性困境,包括主体的异化、客体的反主体化和他人的非客体性等。主体的异化是指客体作为异己的力量使主体失去主体性。哲学的反思与思辨从理论上揭示出了主体自身的异化。客体的反主体化是指主体对客体支配地位的转变,主体反被客体所支配。人们统治和控制自然,人的主体性肆意发挥,最终遭到自然的反抗;人们创造着社会道德规范、制度等观念客体为主体服务的同时也凌驾于主体之上束缚主体,形成客体的反主体化。他人的非客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不应该把他人作为客体,他人是主体性的存在。把他人作为客体会受到同样作为主体的他人的反抗,产生矛盾与冲突,而陷入主体性困境。主体性困境迫使人们反思自身、自然与他人的关系,调整和改变现实关系与实践活动。交往理论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行为的理论学说,是关于主体如何进行交往实践的理论。在交往理论中,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尤为突出。

二、主体际的转向

交往理论中的主体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交往成果的受用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交往中的主体性在哲学视域里发生了由“主-客”到“主-主”的主体际转向。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使人从神学的压制中解脱出来,人成为哲学理论的中心,更被看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在“主-客”关系中,主体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客体只是用来满足主体的需要。在主体的霸权和客体的奴役之间,哲学忽视了人的存在和意义。主客关系的交往,没有把他人同样作为主体来对待。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转向把主客关系与主体际关系分裂开来,在主体际关系之中,主体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客体关系,把他人作为主体来进行交往形成多主体的关系是对主体的尊重,也能突破单一主体性的狭隘,是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应运而生,他重视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在交往过程中,主体之间克服彼此的纯粹主观的信念,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而确立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和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主体间的认同构成有效性规范。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交往,通过语言的主体间性结构而发生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突出主体间的作用,交往行为中的主体间性打破了主客关系中主体概念的孤立状态,这就意味着主体不再是作为单一主体性而存在。主体自身及整个世界的建构都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作为中介的。

三、主体性困境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化解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主要是指多极主体间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精神交往是指主体间通过语言达成的有意义的精神共识。主体际转向完成之后,人们仍旧面临主体性困境的问题,主体间如何进行交往,作为主体的自我如何超越自我而进入同样主体的他者。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话和语言的交流达到共识是把主体际理解为一种精神交往活动,而没有从现实的人的物质交往实践来进行思考。实践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中介和桥梁,在实践中形成“主-客-主”的关系能够科学地化解主体际问题。交往实践是主体间为建立和改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交往关系的物质活动。主体际间的交往,主体的自我面对主体的他者成为可能,在于主体之间存在着客体中介。它同时向两极主体开放,通过中介交往形成“主-客-主”的关系。

交往实践超越了单一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侵略性,超越了主体际困境,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主体间进行客观的交往实践活动,使“主-客-主”的关系达成双向互动的统一结构,既强调物质交往的重要性,又突出主体间交往的存在意义;既克服了主客体间忽视他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也克服了主体的自我与他者之间交往的无客体化。主体性困境中主体的异化、客体的主体化、他人的非客体化需要通过交往实践来平衡与综合各自之间的关系,达到化解。

参考文献:

[1]万长松.论社会自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06.

[2]闫顺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过程论探微[J].理论探讨,2006,05.

[3]刘叶涛,张家龙.现代本质主义的逻辑基础与哲学意蕴[J].哲学研究,2012,02.

[4]李龙海.论西方认识论的主观化倾向[J].学习与探索,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