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妮
清明上河园不仅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用巧妙的创意把宋代历史活化,使游人进入清明上河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
“中国(开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奖活动和2013版《大宋·东京梦华》是今年开封清明文化节的两大看点。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展示了如彩烙画、内画水晶球、蜀锦、景泰蓝、刻瓷、仿古铜器、丝绸烫画、团扇、傩面具、传统木雕等作品。2013版《大宋·东京梦华》的华丽亮相,更是引来无数游客前去尝鲜。
七朝都会
开封,这座城市,迄今已2700多年历史。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历史上在开封建都的有七个朝代,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王朝,定都汴京(也称东京,今河南开封)。
作为“宋文化”的发源地,开封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北宋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当时的开封是一个开放的都市,宗教文化门类多、规模大、知名度高。久负盛名的历代皇家寺院大相国寺、建于北宋供奉佛舍利的开宝寺铁塔、天清寺繁塔、三大道观之一的延庆观、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兴国寺塔、大云寺塔、东大寺、古观音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以及建于民国初年的全省首家女子寺院宝珠寺等,宗教门类齐全。尤其是相国寺——开封历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国许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曾编写过有关相国寺的故事,历经千年,至今香火不断。
清明人文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屋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在一片柳林中,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虽是感到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直奔汴河畔……
北宋开封的繁华盛景,除了文字记载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图》。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五米多长的画卷,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它像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八百年前北宋东京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貌。
作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清明上河园是一座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它就是依照北宋《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整个景区内芳草如茵,古音萦绕,钟鼓阵阵,形成一派“丝柳欲拂面,鳞波映银帆,酒旗随风展,车轿绵如链”的栩栩如生的古风神韵。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
清明上河园不仅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用巧妙的创意把宋代历史活化,使游人进入清明上河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徜徉其间,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依托《清明上河图》和宋文化,清明上河园景区投资 1.35亿元重磅推出核心夜游产品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该实景剧由著名导演梅帅元策划。《大宋·东京梦华》全剧共70分钟,由7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整个实景演出运用大量的科技元素,制造出梦幻般的意境,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千年前的繁华的大宋帝国。八阙经典宋词和一幅《清明上河图》串联的画面,将精心选择的北宋印象包含进去,以唤起一个民族对兴衰的思考和渴望崛起的激情。
塔冠开封
所谓的铁塔,其实不是铁造的,而是一种琉璃砖砌起来的,只是远远看去,就跟铁打的一样。相传佛祖释迦佛圆寂后,佛骨被古印度的八个国王均分。其中摩陀国中的一份在200年后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据说他取出佛舍利分藏在八万四千个小塔内运送到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传入中国。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就是因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到了五代时期,占据浙江一带的吴越王将阿育王寺的佛舍利迎入杭州供奉。后来宋朝军队逼近吴越,吴越王降宋,宋太宗就把这颗佛舍利迎进东京开封,供奉在滋福殿中。为了保存这颗舍利,他又命人在城内开宝寺的福圣院中修建了当时被称为“京城之冠”的13层木塔,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宝寺塔。
不幸的是,开宝寺塔在建成55年后毁于雷火。公元1049年,当时的宋仁宗下旨重修开寺宝塔。这次地址由福盛院改到了上方寺。为了防火,全塔由木料改成了砖和琉璃面砖,这便是今天我们见到的铁塔了。
走进铁塔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块横卧的巨石,上面一行红字“天下第一塔”。向前望去,高高的石牌坊里,一座直挺的高塔耸立着,有一种傲视天下的气魄。在古代,这里本是一处殿舍众多的佛教寺院,而今,历经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和民国时期,共遭受43次地震,10次火灾,6次洪灾,19次风灾。所有的古代庙宇都荡然无存,只有这铁塔顽强无比,历千年而不倒仍巍然挺立。
顺着笔直的甬路走近铁塔,它自下而上,遍身浮雕。由表及里,大至塔顶飞檐斗拱,小到勾头、滴水,无处不见艺术;美轮美焕,精雕细刻,集北宋琉璃工艺之大成。砖雕有佛教人物像,有佛教花卉,有动物图案,也有璎珞等装饰图案。铁塔花砖达 50 多种,各类造型砖达 80 多种,塔顶葫芦式大宝珠高达 2.65 米。
开宝寺香火旺盛,但民国初凋落下去。彼时有一位俗名叫陈天庆的净严法师,是一位能行医治病的“和尚医生”。1941年到1942年间,可怕的天花在开封流行,其时又遇上干旱无雨、飞蝗遮日的灾年。在饥饿和瘟疫的双重夹击下,开封城民不聊生。好心肠的净严法师和其他佛教界人士北上北京、东至上海,四处化缘求助。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箱箱药材、一担担粮食运往开封……
开封,是一座能把天上人间、神仙草民、大雅小雅都了无痕迹地融入市俗生活的城市,甚至对供奉佛祖舍利的铁塔,人们也赋予了它世俗赏玩的心态。
有句俗语说,“不登铁塔,就等于没来过开封”,今天,开封人更多地是把铁塔看做一道美丽的风景,而铁塔作为宗教建筑的本意,反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也许正是这种能把一切都溶在一起的市俗文化,才孕育出了开封的城市性格。
铁塔像是为开封这座城市量身定做的,代表着开封人的顽强不屈。城墙被埋可以加高,楼房被水毁了可以重建,这便是城市性格,一个能屡毁屡建的城市,一定有着顽强的再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