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服装配饰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对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服装配饰课程结构、课题的创新与深入研究,使课程具有更为开阔的思路和更为深入的研究过程,以期达到更加符合实际设计要求的课程效果。
【关键词】服装配饰 设计思维 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6-01
服装配饰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服饰配件的设计、选材及基本制作工艺过程,结合所掌握的工艺方法来达到设计制作与合理搭配的目的,为今后的设计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1.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服装配饰从表面上理解,是衣服搭配的一些配饰物品,与服装体现的是一种从属角色,是除了服装之外的服饰配件的总称。需要与饰品这个概念进行区分,饰品是用来装饰的物品,一般用途为装点居室、美化公共环境、装点汽车、美化个人仪表。故饰品可分为以下几类:居家饰品、服饰饰品、汽车饰品等,在概念界定上需要与服饰配件加以明确。
配饰设计是服装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服装配饰设计从词义上具有动态与静态的区别,名词:服饰品设计、配件设计,动词:涵盖了服装搭配、服饰配套、服装的装饰与装扮设计。目前大部分的服装配饰课程是使学生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服饰品(帽子、鞋子、箱包、首饰等)设计的特点、方法和基本工艺,但是在服装配饰设计练习的创新设计思维方法方面和服饰品与服饰整体着装的协调关系方面比较薄弱。
2.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结构的创新
在一般教学过程中,根据以往的课程设置,通常是带领学生从寻找灵感、风格、绘制草图、确定款式、选择面料、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对所学习的服装配饰设计知识、配饰市场的发展趋势、材料的可加工性进行比对性的研究。这一教学及创意模式较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但通过多年的设计教育实践及跟踪回访,我们发现设计类学生在毕业进入公司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3~6个月后,就会进入瓶颈期,在设计的创意质量和数量上出现低谷,如果没有适当方法进行调节,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专业发展,因此,通过进行课程结构创新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性的重建,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个人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不仅储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了对相关知识的自主吸收和消化能力,极大地强化了其发展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结构的创新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以主题性课题为主带动设计实践。将课程中涉及到的服饰设计练习类别以主题性的课题为主要框架,是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得到训练。
②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交替进行。将教学环节拆分,改变以往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互脱节的情况。
③以实验性课题催生创意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实验,激发丰富多样的创作灵感。
④以游戏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具有趣味性的训练课题,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以及对于创意的积极性。
3.服装配饰设计课训练课题的创新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同时,理解并掌握服饰配件与服装的整体设计,并能根据每一类配件的特点,利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选择最佳的材料进行设计并绘出效果图,同时需要完成从构思到成品的过程。因此,课题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创意的新颖程度,也要考虑学生对设计的制约因素的把握与掌控,主要有以下几点:
3.1配饰设计是一种思维活动,这个思维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刺激学的设计灵感,灵感是直觉思维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灵感直觉思维作为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理性活动形式,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设计灵感具有突发性和模糊性,因此,在课题设置上,要帮助学生抓住设计灵感,从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小事上,敏锐地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并且深究下去,直到做出一定创建为止,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更广,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例如:提供一件服装,要求学生通过服装配饰设计,搭配出12种不同的风格或主题。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帮助他们形成创意的连锁反应。在取材、创意、造型、组合等各个方面的做到尽可能的广泛:⑴从广阔的宏观世界到神秘的微观世界;⑵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⑶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⑷人文、历史、环境等多种要素。通过这一练习,可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去除创意过程中的单线思维、惯性思维,使得创意具有更宽广的覆盖性。
3.2服装配饰设计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一个设计过程,也就是说从感性出发,发挥联想扩散思维到理性分析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在回归到感性的审美,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的创意最终具有可实现性。例如:要求学生从材料角度出发,以非常规性材料通过结构试验,自选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服装配饰。在这个课题中,开发学生探索和实践的能力,从创意的可实现性出发,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尝试新鲜的设计材料和设计手法。
图1 课题案例
4.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服装配饰课程结构、课题的创新与深入研究,使得学生能够从更为宽广的视角发掘设计创意,从可实现性角度完善创意,并具有持续的、深入的设计灵感来源和澎湃的创新欲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上乘职业修养的专业设计师。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家伦. 世界高级时装及配饰(精)/高峰傲极品荟萃丛书.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6
[3]艾丽诺·伦弗鲁 (作者), 科林·伦弗鲁 (作者), 袁燕 (译者), 张雅毅 (译者). 时装设计元素:拓展系列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