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武林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59-02
近几年来,中职教育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薄弱,中职教育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谈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值得认真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所有学生,使他们能够有自已的职业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每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就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近年计算机教学实践,同时代签其他中职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应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结合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基础课层面、计算机基础知识层面和计算机专业分配领域知识层面三个部分。
1.文化基础课层面: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学基础、职业道德、法律等。
2.计算机基本知识层面:计算机知识模块(包括基本硬件软件基础知识及其简单安装维护)、常用办公软件模块(包括文字录入与处理)。
3.计算机专业领域知识层面(以网页设计就业方向为例):网络技术与Internet基础知识,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动画设计,图片处理,网页设计编辑软件,网页设计脚本语言。
在以上三个层面中,专业知识层面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不要向以往的教学那样过多地扩展知识面,结果造成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
二、计算机专业课教材应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中职教育专业课现有教材与培养目标、生源特点、教学方法、市场需求待方面不相适应,专业课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基本点、立足点应考虑学生的具体实际,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倡导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教材观。
1.教材应体现中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
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要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降低教材的起点。通过降低教材的起点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要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感到有成就感,提升认知能力。
2.教材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教材的编写应注入的智力差异,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必学部分,是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第二层面是提高部分。与之相适应,例题、习题也应包括两个层面,为不同需求的学生而准备,同时也为分层教学打下基础,为针对性教学创造条件。这样一方面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满足立志于升学深造的学生与毕业后从事技能型职业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3.教材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在编写教材时,应体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现中职教育的实用性。
4.教材内容编写上以“工作过程”为依据
对有些专业课,可以将教学内容按课题化的形式加以组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课题化分解,每个课题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教材的内容就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串起来的多个课题。对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与特别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学科,在教材编写上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职业岗位要求,打破理论知识体系,体现实用性原则,倡导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教材观,真正实现专业课教材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转变。
三、改革中职计算机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现有计算机教学方法应全面推行计算机素质教育改革,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改革那些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会自学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1.采取相互学习、启发教学
对于计算机操作学生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自己上机摸索和相互学习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
2.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肋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趋势。这种方式更能够发挥师生交互的优势,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大大降低了思维领域中对抽象事物理解的难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不再是空泛地讲授,达到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和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促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的新型学习模式。
4.利用网络平台,发挥网络教育优势
“网络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探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到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
资源库建设是实现网络平台教学的关键,庞大的到底如何建设?我认为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具体采用以下三种途径:
(1)链接Internet上的有用资源。
(2)建立资源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同时也可建立校内镜像库,利用光盘镜像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技术将本校购置、收藏的多媒体资料等利用镜像共享出来,供老师和学生使用。
(3)学校教师自主开发。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此外,学校还可在校园网络中心设立资源建设小组,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的优秀的CAI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