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应当力避不雅歧义

2013-04-29 21:40马莲
现代语文 2013年7期
关键词:歧义广告创意

马莲

摘 要:广告语中巧妙运用歧义,可以收到一语双关、妙趣横生的效果。但时下一些创意广告语充满了不雅的歧义联想,引发了社会热议。本文对近年来一些不雅歧义广告进行了考察,分析其致歧原因,指出广告语应该尽量避免产生不雅歧义解读或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广告 歧义 不雅 创意

一、引言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经常造成交流不畅,但有时候人们也会有意地制造和利用歧义,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告语中巧妙运用歧义,可以收到一语双关、妙趣横生的修辞效果。比如,“毫末技艺,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令足下生辉”(皮鞋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广告)等等,这样的广告语更具有文化气息,更令人回味,更深入人心。

然而,时下一些广告人为了追求广告效应,吸引受众眼球,有意制作歧义广告,甚至不惜牺牲内容的思想性,制作引起不雅联想的歧义广告,引发了不小的社会争议。本文拟对近年来一些不雅歧义广告(包括招牌)进行考察,分析其致歧原因,以期对广告语创作有所帮助。

二、谐音造成的歧义

这是由于语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歧义。本来,广告语中利用谐音,巧妙改换词语,可以使广告语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形成鲜明反差,收到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效果,比如“趁早下‘斑,请勿‘痘留”(化妆品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蚊香广告)等等。但有些广告创作者玩起了文字游戏,滥用谐音,乱改词语,制作的广告并不成功,甚至弄巧成拙,招致公众的反感。例如:

(1)最爱有上有下的高巢

这是江苏昆山正阳大厦“高巢”楼盘广告语。除此之外,还打出了“高巢来了”“有巢就有爱”之类的广告。由于“高巢”谐音“高潮”,加之“有上有下”作修饰语,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性事。这样的广告虽然能引人驻足,但在博人一笑、让人脸红心跳的同时也失掉了文化品味。

(2)恩施凉民证,万人享清凉!

这是湖北恩施旅游局做的宣传广告语。“凉民证”是恩施旅游局发放的避暑旅游优惠证,游客凭此证可享受当地景区门票优惠。由于“凉民证”与日本侵华时发放的“良民证”谐音,不少人认为有伤民族感情,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解读有点牵强附会,是公众的一种过度联想。”[1]我们认为,这样的擦边球谐音广告聪明但不高明,难以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

三、词语多义造成的歧义

这是由于一词多义或词和词组同形异义而造成的歧义。广告语中成功运用多义词语的例子很多,如“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广告),“做女人挺好”(美乳霜广告),“实不相瞒,天仙牌电扇的名气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等等,语义双关,机智幽默,令人难忘。但也有些广告语由于考虑不周或用得不好,无意或有意地造成了不雅歧义。例如:

(3)我靠重庆,凉城利川

这是湖北利川旅游局在重庆做的宣传广告语。本意是说利川比邻重庆,利川发展旅游要依靠重庆。但广告语中的“靠”字引发了网友围观,有网友认为广告有脏话嫌疑,存在贬损意味。利川市旅游局局长解释说:“本来是表达了利川对重庆的亲近、友好与善意,却被恶搞成骂重庆的话。原因在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本真含义,而屈从于网络的所谓‘新解。”[2]最终利川向重庆市民道歉,将广告语“我靠重庆”更换为“比邻重庆”。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董关鹏认为,“即使利川旅游局不是刻意炒作,但还是欠考虑,工作不严谨,缺乏技术性”。[3]我们认为,网络语言不断冲击着汉语规范,广告创作者应该熟悉网络语言,避免创作容易被网友误读的广告语。

(4)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这是江西宜春旅游政务网上的宣传广告语。本意是说宜春这座城市名中含有“春”字,引发人们去联想城市的春意盎然。然而,由于“叫春”是个很惹眼的词,让人读起来难免有不良联想,进而使人产生对这座城市的误读。虽然这则广告语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宜春,但政务网上采用这样容易让人误读的广告语,有失妥当。

(5)妈的厨房

这是长沙市香樟路上一家餐馆的名字。有市民认为“妈的”是脏话,用作店名不雅观、不文明,餐馆老板则回应称店名是“妈妈的厨房”的意思,给人一种很亲切、像回到家的感觉。显然,争议的原因在于“妈的”可以有“母亲的”和“骂人话”两种意思。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彭泽润认为,“妈的厨房”在语言学上是一个明显打擦边球的店名,店家故意利用这一点来吸引顾客的注意。[4]

四、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

这是由于结构层次不同或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优秀的广告语也善于运用结构歧义,比如“纸有春风最温柔”(春风面纸广告),“纸”与“只”同音双关,“春风”语义双关,既指春天的风,也是商品名称,于是“纸有春风最温柔”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结构:主谓结构或兼语结构。结构不同,语义也不同:主谓结构可以理解为“只有春天的风最温柔”,也可以理解为“只有春风牌面巾纸最温柔”,兼语结构可以理解为“纸有春风牌,春风牌面巾纸最温柔”。我们注意到,当前有些广告语由于简省成分或同形异构,无意或有意地造成了不雅歧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例如:

(6)南湖二奶站

这是沈阳市和平区南湖地区一家牛奶站挂出的招牌。由于出现了“二奶”这样的敏感字眼,招致路人的纷纷议论。据了解,某牛奶公司在南湖共有2家奶站,为了便于区分,就叫“南湖一奶站”和“南湖二奶站”,公司内部简称“南湖一”“南湖二”[5]。招牌上“二奶站”的结构应该是“二/奶站”,而不是“二奶/站”。我们认为,不该简称的就不要简称,为了避免误读,“南湖二奶站”的招牌可以更换为“南湖第二奶站”。

(7)“80后”供小三房

这是成都南延线上某楼盘广告语。广告制作者有意用蓝颜色突出“供小三”三字,让人一看误以为这是专为人金屋藏娇而建的住宅,细看才知道是适合80后购买的小户型住宅。“小三房”是房地产术语,户型的一种,与之对应的有“小两房”“大三房”。“小三房”有三间卧室,户型较小,建筑面积一般在90~110平方米,功能实用,总价相对不高。从语法的角度来讲,“小三房”的结构应该是“小/三房”,而不是“小三/房”,这则广告应该突出的是“小三房”,而不是“供小三”。所谓“供小三”,不过是噱头而已。

(8)买家具送老婆

这是河北涿州市街头出现的家具促销广告语。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广告制作者故意把“送老婆”三个字的字号放大,让人产生误读:买家具的同时送给你一个老婆。实际上,“买家具送老婆”是个歧义结构,可以理解为连动结构“我买家具,我把家具送给老婆”;也可以理解为联合结构“我买套家具,商家送个老婆”。显然,后者既不合法,也不合情合理。

(9)杭州市长春药店

这是杭州市中山中路上一家中药店的招牌。本来应该读为“杭州市/长(cháng)春药店”,但由于“长”是多音字,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这个招牌很容易被误读成“杭州市长(zhǎng)/春药店”。两种解读节律不同,语义大相径庭。其实去掉一个“市”字,就可以大大降低被误读的可能。我们做了个有趣的调查,专门调查店名末字为“春”的药店招牌,发现有些药店为了避免出现“××/春药店(房)”这样的误读,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有的题作“××春大药房”,有的将“××春”和“药店(房)”用不同字体或字号区别开来,还有的招牌上只写“××春”,辅以绿“十”字标记或对联来表示药店。相比之下,“杭州市长春药店”这样的招牌实在不怎么高明。

五、结语

有的广告人认为,评判一个广告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宣传效果,有创意的广告更能吸引眼球。我们不得不承认,单从广告营销角度来说,上述广告语的确有创意,有个性,但创意不等于创俗,不能拿庸俗的、有伤情感的东西来抓人眼球。广告是一种文化存在,广告语的核心要素是其内在的文化品质。一则具有文化张力的经典广告语会拓展该广告的传播空间和时间,增强该广告信息的传达通道和传递效应,使社会公众对其信息表达与指向产生“共振”与追求。[6]任何一则广告语要想得到最有效的传播,都必须获得公众最普遍的认同。

广告是构成现代城市形象的有机元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广告人在接受西方广告新意识的同时,也要考虑东方人的传统观念。像“两万,干不干”(画面是一女子将内裤褪至小腿处)、“突破三点,大得让你心动!”(画面是比基尼波霸女郎)这种不知是卖房还是卖淫的低俗广告,应该坚决避免。

长期关注政府形象传播和城市品牌战略的董关鹏认为,对城市进行包装和推介,“需要科学和严谨的过程,要进行严谨的调研,还要对宣传语或者形象设计进行反复的测试”,“一些国外广告公司会专门用软件来测试广告语是否有歧义。”[7]

彭泽润教授指出:“当语言形式有正面和负面两种解读方式时,负面的解读必定更引人注意并带给人们更强的心理刺激,而正面的解读通常会被掩盖。发布者当然会辩说是在正面意义上使用它们的,但这显然是在打擦边球,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择手段地玩弄语言,可以说是对语言道德底线的冲撞。”[8]

总之,广告在体现创意、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社会效应。一定要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不仅要保证画面、语言健康,还要尽量不让广告语引发争议,或带来负面影响。那些以吸引公众眼球为能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不雅歧义广告,只会哗众取宠,贻笑大方。

注 释:

[1]“凉民证”到底有多少原罪[EB/OL].2012-07-13.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0713/c1003-18509015.html.

[2]白润嘉.利川旅游局向重庆市民致歉称旅游宣传广告被误读[EB/OL].2012-07-10.http://cq.cqnews.net/html/2012-07/10/content_17455306.htm

[3][7]陈璇.利川市旅游局局长:“我靠重庆”被误读[N].中国青年报,2012-07-15.

[4]谢春年,黄倩茜.是亲切还是不雅,“妈的厨房”引热议[N].长沙晚报,2012-07-13.

[5]王舒悦.沈阳一奶站门前挂出“二奶”牌歧义牌匾引争议[EB/OL].2007-02-09.http://news.liao1.com/newspage/2007/02/164947.html.

[6]查灿长.对广告语文化诉求的几点理论思考[J].新闻界,2005,(1):116.

[8]彭泽润.“妈的厨房”和“我靠重庆”——打语言道德擦边球的修辞违规[J].当代修辞学,2012,(4):9.

(马 莲 北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100048)

猜你喜欢
歧义广告创意
eUCP条款歧义剖析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浅谈运动品牌标识的设计
省级党报广告品位提升与影响力拓展
媒介自建:湖南媒介型广告公司发展新路径探究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