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助动词双平面浅析

2013-04-29 19:50相银歌
现代语文 2013年7期
关键词:助动词荀子

摘 要:文章主要对助动词的名称、性质、判定标准作了探讨,并从语义语法双平面对《荀子》中的助动词作了穷尽性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助动词是一种辅助性的动词,是对逻辑主语与谓语间关系在情态意念上作出判断与评估,并无动作意义,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关键词:《荀子》 助动词 语义平面 语法平面

一、关于助动词

(一)名称及性质

助动词本是西方某些语言中附着在动词上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在我国是由马建忠首先将其引借进来的。《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指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期常助动词为功也。”①章士钊《中等国文典》正式定名为“助动词”。其实在我国助动词还有一个名称——“能愿动词”,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里面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的,有一部分是表示原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自此,语法界便开始倍加关注这一现象。一般语法界将其定义为:助动词专用于修饰动词,常位于动词前,表示可能、意愿、应该、遑暇等②。

关于助动词的性质,学术界曾进行过热烈讨论。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的动词,很多人以为是‘辅助动词的词,那是误会”。“辅助性的动词”属于动词的范围,“辅助动词的词”除助动词外,还有副词、形容词,某些名词、数词。现在学术界大多承认助动词是动词的一种,是辅助性的动词。

(二)判定标准

助动词很容易和动词特别是副词混淆,为了将它们区别开来必须确立一个判定标准。曾有人用意义标准归结却用形式标准去描写、规制,这样难免显得有些方枘圆凿了。

我们知道,动词一般可以重叠,助动词则不能;动词加动词,第一个动词有时候可以抽掉,而助动词加动词时助动词都可以抽掉;逻辑上动词带体词宾语是常例,助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助动词可省却动词而独立使用,副词除在系词上可代系词外一般很少脱离被修饰的词;逻辑上副词还可以修饰名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而助动词只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副词修饰动词大多在动词之前,有时也可在动词之后,助动词修饰动词则只位于动词前。因此我们可以再结合助动词的性质从语法和语义两个面确立判定标准,认为凡助动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1.语法功能方面:不能重叠;大部分能进入“X③不X”格式或“不X不”的双重否定格式;在逻辑上只能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的前面,与后面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充当中心语的大都是谓词性词语。

2.语义方面:在语义上并无动作意义,只是对句义赋予判断、评估等情态意念;所表示的情态意念既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

二、《荀子》中的助动词

根据助动词的判定标准,我们判定出了《荀子》中有“可”“能”“耐”(通“能”)“敢”“肯”“欲”“愿”“宜”“见”“为”“足”“得”“可以”“足以”“得以”共15个助动词。下面从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对其加以分析,并以之作为对助动词性质的再检验。

(一)从语义平面来看,可分为四小类

1.表可能类:可、能、耐(通“能”)、足、得、得以、可以、足以

(1)然则从者将孰可也?(《荀子·非相》)

(2)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

(3)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荀子·仲尼》)

(4)小人成群,斯足忧也。(《荀子·宥坐》)

(5)故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愚不得以谋知,是以万举不过也。(《荀子·君道》)

(6)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荀子·富国》)

2.表意志类:敢、肯、欲、愿

(7)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荀子·仲尼》)

(8)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过不肯悔。(《荀子·成相》)

(9)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荀子·大略》)

(10)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荀子·赋》)

3.表应该类:宜

(11)郊止乎天子,而社止於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荀子·礼论》)

4.表被动类:见、为

(12)比干见刳,孔子拘匡。(《荀子·赋》)

(13)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子·修身》)

其中第一类例(1)中助动词“可”独立使用,其实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例(3)中的“耐”应通“能”,“耐”与“能”都是泥母之部字,两者属于双声叠韵通假。“耐”在《荀子》中共出现2次,均用如此类。在其他典籍中也有此用例,《管子·入國》:“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又如《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15个助动词并无动作意义,即使是独立使用时也是如此,因为独立使用的实质一般都是助动词后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助动词与其后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是对句义在情态意念上的判断与评估,并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只是从主观或客观上对人、事物、现象、行为作出判断或推理,表示条件的许可或可能性。

(二)从语法平面看:

1.据其后所接的直接成分可以分两大类,六小类

a.助动词+动词/动词结构

(14)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

(15)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荀子·王霸》)

b.第一,助动词独立使用

(16)故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荀子·富国》)

(17)我欲属之鸟鼠禽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荀子·荣辱》)

第二,助动词+名词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9)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荀子·君道》)

第三,助动词+形容词

(20)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21)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第四,助动词+数词

(22)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

第五,助动词+数量词

(2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其中a类是常例,b类可以看作是a类的变类。助动词与其后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助动词也符合这一规律,因为一般都认为独立使用的实质是助动词后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例如b类的第一小类例(17)中的助动词“可”后其实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属”。b类助动词后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在与助动词结合后表意已经都有了动词的意味,可以说是活用为动词,b类和a类其实殊途同归。因此,在逻辑上助动词只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2.据助动词与否定副词结合方式可以分两大类,三小类:

a.不/非/未/无/莫+助动词

(24)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富国》)

(25)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荀子·儒效》)

(26)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荀子·劝学》)

(2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8)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荀子·正论》)

b.第一,不+助动词+不

(29)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荀子·解蔽》)

(30)卿相辅佐,人主之基、杖也,不可不早具也。(《荀子·君道》)

第二,莫+不+助动词

(31)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荀子·儒效》)

其中a类是助动词与否定副词结合共同修饰动词性谓语成分的主要形式,表示主观或客观上条件的不许可或不可能性。b类是双重否定形式,与肯定式所表示的判定、推理结果一样,不过,b类的第一小类在语义上对其后的谓语成分起了强调意味,第二小类则意在强调句子所述对象范围的全面性。如例(29)中“不可以不知道”等于“必须知道”,有强调意味;例(31)中“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则意味着人们全部都“欲安荣而恶危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荀子》中的助动词从语义、语法双平面进行的穷尽性研究发现:助动词是一种辅助性的动词,并无动作意义。在语义上助动词不过是表明了人们对逻辑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真值的观点态度,表示的是一种逻辑上的模态义,即对逻辑主语与谓语间关系在情态意念上做出判断与评估,并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只是从主观或客观上对人、事物、现象、行为做出判断或推理,表示条件的许可或可能性。在语法上虽然可以根据表意需要构成多种句式,但不管怎么变化,在逻辑上助动词总是位于动词性谓语成分前面,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注 释: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7页。

②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③X代表助动词,下同。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相银歌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 713200)

猜你喜欢
助动词荀子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助动词的用法
和谐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