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隐喻解读

2013-04-29 00:44张小玉陈建平
现代语文 2013年9期
关键词:主体性隐喻背景

张小玉 陈建平

摘 要: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现象的研究中。以前的学者着重研究该理论的空间概念,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句法分析和诗歌赏析等方面。“图形-背景”既是对空间组织的一项基本认知原则, 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项基本认知原则。该理论的基础是突显原则,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分析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上,解读隐喻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图形 背景 突显 隐喻 主体性

一、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理论,作为人类一个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机制,可以很好地被用来解读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而用来阐释不同的语言现象。隐喻在很多方面都与该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用图形-背景理论来阐述隐喻这一语言现象,也是可行的。本文就试图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探讨隐喻的解读。

二、图形-背景理论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在1915年提出来的。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人们的知觉可以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指的是在人们的听觉或视觉过程中具有高度结构的、比较容易被注意的部分;而背景则是不易被人们察觉、细节比较模糊的部分。图形是以背景为参照物的,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注意到图形,其参照物背景在认知过程中通常会被忽略。比如格式塔现象,人们一般都只能看到一面,不可能同时看到两面。如果舞者与歌手同台献艺,那么就一定会有个凸显,若歌手是给舞者伴唱的话,人们的眼中会只有舞者,无论歌手多出名。这里舞者是图形,而歌手是背景,反之亦然。在同一场景或画面中,我们选择不同的图形,则会看到不同的背景,图形与背景是相互依存的。

根据“普雷格郎次原则”,通常把具有完形特征的、小的、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面积或体积较大的、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的则作为背景。应用在语言学中,我们通常认为,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未知的信息为图形,与其相对的未引起注意的,已知的信息则为背景。

(二)图形与背景的突显观

图形与背景一般是一种空间概念,是一种方位关系的体现。在言语交际中,依据个体的主观意图,说话者根据空间位置和熟悉程度等特征,选择不同的视角或强调不同的部分,对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突显。例如:

(1)The post office is near the library.

(2)The library is near the post office.

例(1)中,我们先得到的信息是邮局,“邮局在图书馆的旁边。”若将此句作为回答放在语境中,问的问题应该是“邮局在哪里?”所以,例(1)中的邮局应该是未知信息,加以强调突显的信息是邮局,所以“post office”是图形,而“library”则是背景。例(2)则相反,强调的信息应该是图书馆,因此,该句的图形是“library”,背景是“post office”。再如: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例(3)中的“海上生明月”的意思是明月从海上升起来,句中主要信息应该是“明月”,所以图形应是“明月”,而“海”则为背景。例(4)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是一群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飞翔的意思,很明显表达的是一组方位。依前文我们可以判断,“白鹭”是图形,“山”是背景。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图形与背景的确定是依据文中的重要信息而定的,突显的信息就是图形,其余则是背景。

图形-背景常表达的是不同的空间概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在同一事件中、同一词中。这时,其表示突显的意味就会更浓厚,最典型的是一词多义的现象。一个词语一般都有多种意义,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哪种意义是图形,哪种是背景,这是值得讨论的。

“吃”在汉语中的词义非常丰富,通常指“吃东西”,即“进食”,如“吃蛋糕”“吃水果”等,这是“吃”的本义。“吃”还有一些引申义。例如:

①表示“依赖”,有“吃软饭”“吃父母”“吃劳保”等,这些词的意思指靠什么吃饭,靠什么过活。

②表示“工具”,有“吃大碗”“吃食堂”等,这里的“吃”表示借助某种工具吃饭。

③表示“消灭”,如“吃掉了敌人一个营”“吃掉了一整桌菜”,这里的“吃”指的是将目标消灭掉。

④表示“忍耐”,如“吃力”“吃劲”等。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并不轻松、需要努力的状态。

⑤表示“经验”,如“吃亏”“吃香”等。

从①到⑤都是生活中存在的,但都没有“进食”义常见。在一般情况下,“进食”义是图形,其他语义则是背景。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出去工作,靠吃父母过活。”在这句话中,突显的意义是“依赖”,因此“依赖”是图形,其他的意思则是背景。再如“今天中午去吃食堂”,图形是“地点”,其他则为“背景”。

英语中的“spring”一词,通常指“春天”,如“They are planning to move house next spring.”它还有一些其他的常见义项:

①表示“弹簧”。“Unfortunately, as a standard mattress wears, the springs soften and so do not support your spine.”( 不幸的是,当一张标准床垫用旧后,其弹簧变软,因而不能支撑你的背脊。)

②表示“弹性”。“The mattress has lost its spring.”(床垫失去了弹性。)

③表示“泉水”。“Among the hills, one can find springs everywhere.”(山间多泉。)

④表示“活力”。“She walked along with a spring in her step.”(她活力充沛,大步向前。)

⑤表示“跳跃”。“With a spring, the cat leapt on to the table.”(小猫一下子跳到了桌子上。)

以上都是“spring”的名词用法,其作为动词的用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同“吃”一样,看到“spring”一词,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春天”。在这种情况下,“春天”就是图形,其他词义是背景。

由上述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图形与背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替代,是双向的,是动态的。它是认知主体主观的划分。人们把认为重要的信息前景转化或者突显为图形,而把主要信息以外的信息弱化为背景。根据图形在背景中感知突显的程度, Langacker(1987)认为“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感觉上比其余部分(背景)要‘显眼一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使其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正是由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主观性特征,所以对于同一个信息,认知者根据自己的认识需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图形”和“背景”。

三、隐喻的解读

(一)隐喻的突显

隐喻最重要的特征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王文斌(2008)认为,隐喻得以实现的基石就是这种相似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完全相似,两者的关系应是异中求同,即“差异中的相似”。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相似性往往只表现为某一层面或某一个点。这种相似性的建立,其主要认知手段就是突显。换言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在某一层面或某一点上的相似性,是人类认知突显的结果。若没有认知突显,具有彼此绝对差异性的两个事物就不可能凭借相似性的确立而建立彼此的隐喻联系。本文并不讨论其突显的实现要素,而是运用上文所提到的图形-背景理论,对隐喻这一日常的语言现象做出充分合理的阐述,以体现隐喻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例如:

(5)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天才梦》)

(6)“Mens words are bullets, that their enemies take up and make use of against them.”(George Savile, Maxims)

例(5)是张爱玲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悲喜苦乐错综交织,最辉煌的生命往往暗藏着最悲凉的底色;“华美”是给别人看的,袍子上的“虱子”只有自己知道。人生亦如此,别人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人的风光表面,却不知其背后付出的辛酸苦辣。在这里,“生命”是本体,“华美的袍子”是喻体,“人生”这一抽象事物得到了很好的阐述。本体与喻体相容性得到了突显。

例(6)中的“bullets”是喻体,“mens words”是本体,二者本来并不相干,前者属于具体事物,后者则属于抽象事物。“mens words”若很犀利,就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在这一点上,它与“bullets”有异曲同工之妙。“bullets”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mens words”会对人的精神造成伤害。两者在这一方面的意义都得到突显,相似性由此确定。

图形与背景存在于本体与喻体这一隐喻现象中。如例(5),本体是“人生”,得到突显的也是“人生”,而又将“人生”比喻为“华丽的袍子”,用“华丽的袍子”这一特性去理解“人生”。因此“人生”是图形,“华丽的袍子”是背景。例(6)中,“mens words”是本体,“bullets”是喻体,用“bullets”去理解“mens words”,“bullets”为参照物,因此“mens words”是图形,“bullets”为背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情况下的隐喻,本体是得到突显的,是以喻体这一参照物来理解本体的。本体是图形,喻体是背景。

图形与背景还存在于单独的本体与喻体中。如例(5),本体“人生”可以是开心的,也可以是痛苦的;可以是完美的,也可以是遗憾的;可以是华丽的,也可以是朴素的;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可以是一帆风顺的,也可以是一波三折的。“人生“有很多种意义解读。王文斌(2008)认为,这些不同的侧面在特定的认知域中,可能只有其中的某一侧面被激活,而其他侧面则处于被淡化或潜在的蛰伏状态。这就是说,一个侧面获得突显后,便会对其他侧面起抑制作用,获得突显的一面则成为注意的焦点。张爱玲直接将“人生”比作“华丽的袍子”,要获得两者的相似性,就必须突显其中的一个特性。因此,隐喻成立的基础是“人生”关于华丽的意义部分得到突显。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可以得出,图形即是“人生”华丽的意义,背景则是其他的意义。

例(6)中,本体“mens words”在感情方面可以是贴心的,可以是犀利的。在音调方面可以是高昂的,可以是低沉的;可以是晦涩难懂的方言,可以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喻体“bullets”规格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可以伤人也可作为摆设。隐喻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将本体与喻体这两种不同的事物当作相同事物或同一事物来对待,取两者的相似性。本例中,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存在于都可以伤害人,若将这一特性进行突显,隐喻就成立了。因此,得到突显的意义即“犀利的言语”为图形,其余意义则是背景。这样的例句比比皆是: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贾平凹《丑石》)

(9)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Rabindranath Tagore, Stray Birds)

(10)A novel is a mirror walking along a main road. (Stendhal)

(二) 认知主体的主体性

例(1)与例(2)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认知主体想要突出的内容,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因此两个句子的结构不同,图形与背景也不同。这种不同也是因认知主体的视角而定的。赵艳芳(2001)认为,语言表达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的,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根据最突显的物体和事物的完整特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认知语言学是按照对不同事物不同程度的突显部分的认识-图形、背景、后景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式。语言结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运用与我们怎样感知周围的事物和情景有密切关系。因此,图形与背景的确立是与认知主体息息相关的。

在解读隐喻中,我们要注意认知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包括施喻者的主体性和解喻者的主体性。本文主要讨论施喻者的主体性。Lakoff(1980)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施喻者若想将目标域的事物形象地表达出来,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另一个相似的具体事物作为源域,以此来理解目标域。隐喻的过程就是主体在两个域的矛盾中找到同一,化异为同,这里的“同”即是它们的相似性,也可称之为喻底。而这两个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相似性中还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施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寻找这种相似性,将其相似的部分进行突显。有了这种突显,隐喻才得以形成,而这种突显是施喻者有意的产物,是施喻者主体性的体现。例如:

(11)①Lily is a cat.

②Lily is as lazy as a cat.

③Lilys voice is like a cat.

④Lily is always on the cat walk.

⑤Lily often keeps her cat-eyes open.

例(11)从①到⑤都是隐喻,施喻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Lily像只猫一样。在①中,施喻者并没有突显“Lily”与“cat”的具体相似性,“lily”可以指的是长相,可以是身材,可以是性格,可以是声音,等等。“cat”也可以指“长相、懒惰、好吃”等等,“lily”与“cat”各有很多种特性。在施喻者没有将两者进行相容的情况下,解喻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读这个隐喻。而在②到⑤中,施喻者明确地突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即喻底。如②中突显的是“Lily”的性格懒惰,在这方面与“cat”的性格相容,两者的某一特性得到了突显,隐喻成立。②到⑤中突显的部分不同,图形也不同。可以看出施喻者关注的角度不同,给出的隐喻也不同。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赵艳芳,2001)。因此,若是施喻者只感受到了事物的某一方面,他给出的隐喻就会在这个方面得到突显,这也是根据施喻者的经验而定的。视角不同,突显不同,隐喻也就不同。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联系密切,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隐喻的认知解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着重介绍了图形-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解读了隐喻的认知过程。认为图形-背景这一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在隐喻解读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Lakoff,G.and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0.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苏丽丽.从突显观分析隐喻的认知过程[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9,(9).

[4]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5]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张小玉 陈建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主体性隐喻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