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婷
【摘要】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就要求教育领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44-0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当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根本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
(1)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对相关学科课程教学与有效技能的整合研究,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教育质量。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打破资源有限、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去探求所需的知识。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可以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建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2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强调机械的、被动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认为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2.3 认知主义
20世纪中期以后,认知理论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它关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通过对学习者认知结构所作的假说来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2.4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批判地继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人是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建构主义已成为指导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2.5 数字化学习理念
(1)数字化学习的要素:①数字化学习环境②数字化学习资源③数字化学习方式
(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①学习资源的便捷性②课程学习的情境性③学习方式的个性化④学习内容的可再生性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3.1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广,各学科都能运用,特别在数学中函数图形的变化、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物理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2 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
3.3 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
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是合理地选择优秀的教学性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创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把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4 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2001年10月24日.
[2] 王洪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broadcast.chsnenu.edu.cn.
[3] 孙淑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2006年11月22日.
[4] 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计算机世界报,1999年10月13日“专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