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汪玚
追寻鲜血铺就的历史足迹
文/本刊记者 汪玚
吐鲁番大河沿镇—托克逊县—伊拉湖乡—阿拉沟矿区—乌拉斯台牧场, 这条线路在元代和清代为丝绸之路“天山道”,但当时的起点却并不是大河沿镇,而是吐鲁番的交河古城。大河沿镇位于天山山脉的南坡,建有吐鲁番火车站。
从大河沿镇去往312国道大约有15公里,路况一般,车辆极少。在与312国道大河沿立交的桥上向南经吐鲁番的独山子,到托克逊县。这一带戈壁石头很大,行车要穿越三十里风区,在春秋两季,需特别注意,防止12级的大风将车吹翻,刮起的硕石将车玻璃砸碎。
在托克逊附近的一片高地上,睡着42名老兵,他们就是35年前参加南疆铁路建设,并长眠于此的铁道兵战士。
“我参军时只有18岁,坐了8天闷罐车才到了新疆,进山一干就是四年”,35年后重返故地的李昌俭像在回忆昨天事情。据李昌俭讲:他当年参加了南疆铁路上新光至下新光段的工程建设。“当时是3班倒,每班8个小时,用风枪钻孔,人工运石渣,铁路隧道都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几十年后,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师十八团,已改制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这位50多岁的山东汉子现在是公司的汽车司机,摊开双手时,手上厚厚的老茧仍未褪去。
上世纪70年代起,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南疆奋斗了近十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今已经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李玉凤是“老兵”李昌俭的女儿,24岁的她2011年6月才从山东济南来到托克逊。她说“过去不了解父亲的工作,到了工地,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艰辛,我为能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工作而感到骄傲”,这个“80后”女孩脸上多了几分坚毅,李昌俭听到女儿的话欣慰地笑了。
197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挥师大西北,承担起修建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的建设任务。靠人挑肩扛,用了8年的时间,铸就了一条新疆连接南北疆的钢铁大道,在这条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钢铁运输线上,共有268名军人献出了生命。
经托克逊县城向西即进入伊拉湖乡。道路两边是低矮的柳树、沙枣树、榆树和白杨树。走过的人都觉得路况很不错,几乎可比一级公路,但更要留心的是路上驶过的摩托车和赶着驴车的维族老乡。驶出这片小绿洲后,就到了中天山南麓的阿拉沟地带。这里的路平坦、宽阔,车少人少,但需控制车速。
在到达阿拉沟镇后,路左边有一巨大的土石构筑的烽火台,那是清朝在新疆建筑的最后一座烽火台。过了烽火台,就进入了从天山一号冰川发源的阿拉沟河。由于原先的阿拉沟是乌鲁木齐的南山矿区,在沟谷里建立了很多军工厂,军工厂陆续搬迁出山沟,现在乌鲁木齐撤消了这个城市建制区,所以,沟谷里的路已经逐渐废弃,很多路段被洪水冲毁,通行不到终点拉斯台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