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艳,许 军,丘金彩,魏 骞,冯丽仪,邹俐爱,徐华丽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体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今公务员正处在公共责任压力增大、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加大,群体竞争加剧、心理疏导缺位的状况,关注并深入研究公务员的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帮助公务员增强疾病免疫力和心理困惑调适能力,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已迫在眉睫。同时随着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指标的广泛应用,不少学者把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测量工具应用于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的测定。国内外主要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健康领域对公务员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较多有价值的结论:如多数公务员出现肥胖、超重、高血压、心绞痛、劳累性胸痛、睡眠困难、冠心病、高压力感、心理问题、工作不满意等现象[1-6]。然而,很少有研究是关于针对生活方式因素对公务员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影响的横断面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广东省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生活方式因素。本研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7]对广东省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生活方式因素进行研究。
1.1研究对象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8]。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包括在职和退休的公务员,而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其他参照公务员规定的事业单位职员不予纳入。调查时间为2010年7—12月。先根据样本量估算公式[9],计算得出所需样本量大小为2 401。考虑到脱落率的问题,样本量扩大10%,调查样本量定为2 64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首先选取广东省珠三角(广州、深圳)、粤东(汕头)、粤西(茂名)、粤北(韶关)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样本:2 640/4=660例,然后以性别(男/女=1/1)、不同年龄组(18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为层,每个性别年龄层各抽取样本55例。本研究实际发出问卷2 805份,回收有效问卷2 492份,有效回收率为88.84%。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一般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质量、婚姻状况、学历、就职情况、工作性质、月收入、日工作时间、医疗保障、居住情况)、生活方式及经历事件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核对。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双侧P<0.05被认为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频率、百分率、平均数和标准差等对广东省公务员的生活方式变量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对公务员的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1一般情况性别分布:男1 446例(占58.03%),女1 019例(占40.89%),缺失27(占1.08%);平均年龄(37±9)岁;婚姻状况分布:未婚397例(占15.93%),已婚2 011例(占80.70%),离婚、丧偶与其他54例(占2.17%),缺失30例(占1.20%);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12例(占0.48%),中专或高中148例(占5.94%),大专541例(占21.71%),本科1 581例(占63.44%),研究生175例(占7.02%),缺失35(占1.41%)。
2.2不同生活方式公务员SF-36得分比较公务员中饮酒者占62.52%(1 558/2 492),吸烟者占34.27%(854/2 492)。在吸烟与否、不同饮酒情况、不同早餐习惯、不同睡眠时间、不同运动习惯、不同工作应酬情况、不同伏案操作电脑习惯上公务员SF-36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由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是否经历负性生活事件都可能对SF-36值及生活方式有影响,本研究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加入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以SF-36总分为因变量,以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喝酒、工作应酬、吸烟、体育锻炼、早餐习惯、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睡眠时间等)以及是否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为自变量,在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工作性质设为哑变量进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2为0.575,说明回归所得的11个变量可以联合解释量表总分的57.5%。结果还显示:喝酒、工作应酬、半年内是否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吸烟、性别、体育锻炼、早餐习惯、睡眠时间、年龄、工作性质以及长时间久坐操作电脑是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注:自变量赋值为喝酒(1=从不喝,2=很少喝,3=大量喝);早餐习惯(1=从不吃,2=偶尔吃,3=经常吃,4=每天吃);工作应酬(1=极少或无,2=1~4次/月,3=5~8次/月,4=9~12次/月,5=>12次/月);半年内是否经历负性生活事件(0=否,1=是);吸烟(1=不吸,2=吸);性别(1=男,2=女);体育锻炼(1=极少或无,2=1~4次/月,3=5~8次/月,4=9~12次/月,5=>12次/月);早餐习惯(1=从不吃,2=偶尔吃,3=经常吃,4=每天吃);睡眠时间(1=<4 h/d,2=4 h/d~,3=6 h/d~,4=8 h/d~,5=>10 h/d);年龄(1=<30岁,2=30岁~,3=40岁~,4=50岁~);工作性质(1=综合管理类,2=专业技术类,3=行政执法类,4=其他);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伏案操作电脑(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表1 不同生活方式的公务员SF-36得分比较分)
注:部分资料有缺失,SF-36=健康调查简表
本研究提示公务员SF-36量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生理机能,而得分最低的维度为一般健康状况。公务员集职场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压力于一身,而长期、过度的压力,会使公务员产生身心失调,心理疲劳感严重,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身心失调反过来又会加重公务员所承受的压力,造成恶性循环,可导致亚健康或各种病变[14],同时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最后导致生存质量下降。
本研究显示不同生活方式公务员SF-36得分间有差异。其中生活方式中,吸烟组SF-36得分均低于不吸烟组;经常喝酒组得分均低于不喝以及很少喝组;从不吃早餐组得分最低,每天吃组得分最高;睡眠时间长组得分高于睡眠时间短组;每月参加体育锻炼>12次组得分高于其他组别;>12次/月工作应酬组得分低于其他组;总是伏案、操作电脑组得分低于很少、有时以及经常伏案、操作电脑组。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不喝以及较少喝酒、工作应酬少、不吸烟、经常做体育锻炼、足够的睡眠时间等对促进公务员生存质量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喝酒、工作应酬、吸烟、体育锻炼、早餐习惯、睡眠时间以及长时间久坐操作电脑等生活方式与公务员生存质量有关。有研究显示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15]。但适度饮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16]。本次调查公务员中饮酒者占62.52%,吸烟者占34.27%。对于公务员来说,社会性饮酒、酗酒以及吸烟对于个体影响程度巨大,应该引起关注。本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公务员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饭现象严重。食物的摄入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17]。公务员应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按时就餐,注意营养合理搭配。睡眠时间与公务员生存质量密切相关[18]。得不到足够的睡眠,会发生睡眠剥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每日睡眠少于6 h的人群与一些疾病的发生有联系,而每日睡眠多于8 h的人群表现出的便是一些小疾病的附带现象[15]。因此,公务员应尽可能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保证足够的睡眠。体育运动可以减少许多疾病风险[9,19]。适当体育锻炼可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本调查发现,基本不锻炼的公务员为32.58%。这可能因为公务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之后身体疲乏,对体育兴趣不浓,另外体育活动场所不足,器材、设备不全等也影响了其锻炼的积极性和参加程度。另外,公务员工作应酬多,直接加重了公务员的工作负荷、减少其业余休息时间,逐渐削弱公务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热情,容易出现厌倦、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影响个人健康。公务员的特点为:“应酬式”、“熬夜式”、“静坐式”、“开会式”、“思考式”,其中在“熬夜式”、“静坐式”、“开会式”以及“思考式”时通常都需要长期伏案操作电脑。长期地久坐、伏案操作电脑,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20]。诱发多种慢性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肥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对公务员的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后应站立起来活动身体,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受研究条件所限,以及实际调查难度大,本研究抽样的均衡性、代表性存在一定不足,只局限于广东省几所城市的公务员,调查结果是否对广东省地区公务员生存质量的现状具有普遍代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再者,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设计,得出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地域经济发展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文中并未作探讨。今后还可以扩大抽样城市,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1Bogg J,Cooper C.Job satisfaction,ment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senior civil servants[J].Human Relations,1995,48(3):327-341.
2Olatunbosun ST,Kaufman JS,Bella AF.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urban adult Nigerians[J].Obes Rev,2011,12(4):233-241.
3Bosma H,Marmot MG,Hemingway H,et al.Low job control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hitehallⅡ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BMJ,1997,314(7080):558-565.
4梁小云,屈亚莉,屈克义,等.高血压与糖尿病联合作用对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153-155.
5赵静波,解亚宁,任忠文,等.驻藏官兵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224-225.
6Murata C,Yatsuya H,Tamakoshi K,et al.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insomnia among male civil servants in Japan[J].Sleep Med,2007,8(3):209-214.
7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
8吴春华,温志强.中国公务员制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
9Larson EB,Wang L,Bowen JD,et al.Exercis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for incident dementia among persons 65 years of age and older[J].Ann Intern Med,2006,144(2):73-81.
10张作几.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增刊):67-74.
11Busse JW,Bhandari M,Guyatt GH,et al.Use of both short musculoskeletal function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nd short form-36 among tibial-fracturepatients was redundant[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9,62(11):1210-1217.
12Pickard AS,Yang Y,Lee TA.Comparison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1,18(9):26.
13许军,胡敏燕,杨云滨,等.健康测量量表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50-152.
14Lam CL,Tse EY,Gandek B,et al.The SF-36 summary scales were valid,reliable,and equivalent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J Clin Epidemiol,2005,58(8):815-822.
15Stranges S,Dorn JM,Shipley MJ,et al.Correlates of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whitehall Ⅱ study and the western New York Health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8,168(12):1353-1364.
16苏中华,郝伟,湛红献.中国五地区饮酒情况及关问题调查——饮酒者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40-543.
17Schünemann HJ,Sperati F,Barba M,et al.An instrument to assess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on to nutrition:Item generation,item red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0,11(8):26.
18Kyle SD,Morga K,Espie CA.Insomnia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Sleep Medicine Reviews,2010,14(1):69-82.
19Jeon CY,Lokken RP,Hu FB,et al.Physical activity of moderate intensity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es Care,2007,30(3):744-752.
20Balboa-Castillo T,León-Muoz LM,Graciani A,et al.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during leisure time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