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明,钱红飞,刘 越,虞 波,邹专勇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飞速发展,CAD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工作质量[1]。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大量应用型人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CAD课程。
绍兴是浙江省纺织工业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我校(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着力为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开设了“印染CAD”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类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授课内容基本是介绍软件功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现有授课模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具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点[2],但是授课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考核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印染CAD系统软件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印染CAD”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
“印染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计算机本身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3],所以“印染CAD”课程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但是长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严重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方面无法做到自我评估、自我监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4],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合理的引导和辅导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采用了“布置任务→小组合作自学→演示→练习→案例讨论式辅导→练习→综合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软件功能的理解和工具基本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还能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印染CAD”课程以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轴,配合网络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案例讨论式辅导和教学延伸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印染CAD”是一门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这不仅影响了“印染CAD”课程的学习进度,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不少学生受长期灌输式授课方法的影响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设了课程网站,将学习目标、阶段性学习任务和影像教案等资料发布到网站上,便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定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掌握印染CAD系统软件功能和工具的操作技巧。同时,将教学延伸过程中学生取得的成果公布在课程网站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发挥引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发展[2]。
“印染CAD”课程教学内容多、技巧性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所以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学习内容是不可能的。我们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组成3~5人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模块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图形演示使学生掌握操作。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很快学会该功能或工具的操作,但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仍然比较迷茫,对所学内容容易遗忘。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5]。我们选择存在相似问题的案例,通过讨论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案例讨论式辅导,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促使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积极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印染CAD”作为一门技能型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就逐渐遗忘。为了使学生在就业时仍能熟记印染CAD系统软件功能与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我们通过课程延伸达到强化实践的目的。教学延伸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成立工作团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的印染CAD知识为印染及相关企业承担印花分色或花型设计工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二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印花分色设计软件设计花型,参加各级各类相关竞赛,或者申报专利。
目前,“印染CAD”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期末作品加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抽查等。这种考核机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印染CAD系统软件最终的掌握情况,但缺乏阶段性考核,导致很多学生仅掌握了期末作品中应用到的工具和功能,而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不知所措。显然,现有的考核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新的考核体系强化了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考核,即总成绩由平时成绩(10%)、小组学习成绩(20%)、阶段性考核(30%)和期末考核(40%)四部分组成。
(1) 平时成绩:包括上机考勤、课堂纪律、学习日志,占总成绩的10%。
(2) 小组学习成绩:包括课堂演示和答疑两部分,结合教师评价和小组间互评形成团队学习成绩,然后各小组根据成员的贡献率进行分配,形成个人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 阶段性考核: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量的技能操作题目(包括软件功能与工具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次数为3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4) 期末考核:期末考核以作品的形式进行,作品不局限于已有印花图案分色描稿,可以自行设计花型。此外,作品的评价由教师评价(40%)和学生评价(60%)两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40%。学生在互评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唐舵.CAD教学方法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9):131-132.
[2] 陈树洪,吕红晓.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59-61.
[3] 韩丽君.纺织CAD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07(3):89-90.
[4] 高东晓.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4):69-70.
[5] 陈青云.CAD教学方法探讨[J].机电信息,2009(3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