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林
(阜新市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099)
阜新沙区是指包括科尔沁沙南部部分地区及柳河、绕阳河、细河、秀水河等沿河沙化地区,从行政区域上看包括彰武县全部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东北部,沙区总面积为8 078.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8.1%;其中耕地面积2 816.3k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9.3%;有林地面积2 252.7km2,森林覆被率为27.9%。地理坐标介于120°00′10″—122°58′10″E,41°41′30″—42°50′26″N,平均海拔为130~400m,距锦州湾110~160km,与海洋距离相对较近。全区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风速3.2~4.0m·s-1,年均气温7.6℃,年降水量300~480mm,蒸发量1 554~1 800mm,无霜期154d。土壤主要为风沙土及少量生草沙土与褐土,风沙土的机械成分以中细沙为主,占83%~94%,有机质含量比较低,仅为0.5%~1.0%。植被类型属于蒙古植物区系,代表种类有家榆(Ulmuspumila)、黄榆(U.macrocarpa)、黄柳(Salixgordejevii)、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美丽胡枝子(Lespedezaformos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蒺藜梗(Agriophyllumarenarium)、黄蒿(Artemisiascoparia)差巴戈蒿(A.halodendron)等。
阜新沙区湿地主要类型有库塘、湖泊、河流、沼泽等。全市各类湿地面积达16 238hm2,其中永久性河流、湖泊、沼泽等面积14 750hm2,库塘63座近1 488hm2。库塘类型的人工湿地在沙区各乡镇均有分布,沼泽、湖泊等类型湿地则主要分布在彰武县境内,这些湿地在改善我市风沙干旱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从全市湿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上来看,大清沟湿地已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总体规划,阿尔乡湿地已列入全省第一批重点湿地保护名录,那木斯莱湿地列为市级自然保护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八道河湿地公园也正在规划论证之中,这将是全市第一个统一规划后施工建设的湿地公园。其他湿地还没有列入规划保护范围。
2.1 湿地发挥着水资源存储、净化与局部地区气候调节的重要功能
阿尔乡湿地位于彰武县境内,距离彰武县城52 km。规划总面积5 893hm2。湿地区面积660 hm2,阿尔乡湿地处于沙漠地带边缘,地域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多样的生物群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阿尔乡湿地是多块湿地组成的复合体,对在恶劣环境下保存遗传物质、维持区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水、降解污染物、防止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4]。
2.2 阜新沙区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重要繁育场所和栖息地
彰武县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是全市最重要的湿地之一。规划总面积7 103hm2,核心区面积716 hm2,其中野生莲花面积76.7hm2。这里空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保护区内及周围10km范围内无任何工业污染。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是珍稀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0目32科100余种,有野生植物226种,一些沙地植被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3 阜新沙区湿地是鸟类的家园
调查表明,分布在柳河、绕阳河、细河等河流沿岸,以及巨龙湖水库、友邻水库、佛寺水库及七家子水库等湿地的水鸟种类就达到6目18科93种,占全市所有种类的33.45%。其中包括丹顶鹤、白鹤等国家I级保护野生鸟类6种,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II级保护野生鸟类9种,苍鹭、鸿雁等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0种。在大清沟、那木斯莱等湿地,常能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等珍稀水鸟。
从2002至2009年连续多年干旱少雨,降水量稀少,加之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能力不足,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湿地水体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再加上不合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与利用等人为因素,沙区湿地资源不断萎缩。干旱最严重时曾造成全区的313条大小河流全部断流,部分泡沼干涸,主要水库水位降到活动水位以下。据调查,21世纪前10年里,阜新地区地下水位值下降幅度照常年平均值低0.8~1.5m,20世纪50年代引种的固沙造林树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inn.var.mongolicaLitv.)出现枯梢、枯死现象,沙生植物种类南移,科尔沁沙地的禾本科典型代表植物拂子茅(Calamgrostisepigejos)已在距沙区40km的关山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内被发现;彰武县阿尔乡镇泡沼湿地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 000hm2缩小到目前的不足700hm2,随之而来是中湿生植被退化,旱生植物入侵,湿地动物种群数量变少,生物多样性降低。2010年以来,全市降雨量虽有所增加,湿地保护工作也开始起步,但总体来看,沙区湿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4.1 进一步加强国际《湿地公约》《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及《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学习与研究,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制定全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规划,执行条例规定,依法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建立湿地管理机构及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的监督与管理。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级政府要做好湿地保护的协调工作,积极支持单位与个人开展的湿地恢复、保护及合理开发与利用。
4.2 建立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在泡沼分布较为集中的沙地建设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植被、陆生动物、淡水鱼类及鸟类。如果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可采取建立湿地公园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结合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大清沟湿地、阿尔乡湿地和那木斯莱湿地建设与保护,或者在其他建设项目中强调、突出湿地建设与保护的内容。
4.3 结合水利、农业等项目建设加强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工作。水库建设与河道治理时,要划定河流或湖库周边湿地缓冲区,加强河流湿地或库塘湿地的建设与保护;结合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加强当地泡沼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对水资源开发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进行统一规划,限制高耗水型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与发展[5]。
4.4 加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沙(山)育林(草)和飞播造林等多种方式建设防风固沙林草体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周围生态环境,加强湿地范围内动植物的保护[5]。
4.5 加强湿地知识与湿地政策的宣传与教育。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加强湿地保护政策的宣传,积极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和湿地保护意义,加强人们对湿地作用的认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湿地、重视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1]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陆健健.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陈荷生.太湖流域湿地保护及措施[J].水资源研究,2003,24(3):27-29
[6]李新香,于德水.辽宁省湿地规状与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3(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