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东,于相洋
(1.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000;2.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人们对提升生态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现实需求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优化生态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如何科学防沙治沙用沙并形成其特有的沙地文化。
1.1.1 继续完善基础理论 针对新时期人为活动特点,应用新技术推进防沙治沙用沙科学的发展,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仍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交叉、融合和集成,建立防沙治沙用沙理论体系。如在生态部分,应进一步揭示沙地的内源机理,继续完善其植被恢复及稳定调控理论等。
1.1.2 继续推进研究方法、技术的进步[1]60多年的防沙治沙用沙经验表明,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是提高研究成果水平、推动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要继续通过现场观测或模拟试验,预测其变化趋势,寻求旨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建设途径;要继续加快提升野外精细观测手段,开展生态过程的定量评价;要应用先进仪器和有关软件,全面提高测定分析水平;要研发适于干旱地区的生态农牧业关键技术,以促进主导产业生态化过程[2]。
1.1.3 加强生态文明研究 全国一盘棋,统筹协作,组织跨区域、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科技攻关,自下而上申报生态文明研究主题,强化生态过程解析,注重研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组织国内资深专家归类、筛选,提炼重点攻关内容,再按照项目管理的招投标办法,自上而下进行联合攻关。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解决沙区生态保护、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矛盾。
1.2.1 继续推动沙地生态技术模式的集成与应用要通过示范,大力推广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和疏林灌草模式林营建技术,推进适用模式和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任务。
1.2.2 继续加强防沙治沙用沙科技队伍和平台的建设 应正视现实不利的科研工作条件,切实抓好科技平台的建设,造就一支或多支创新型的人才团队,走出一条保障平台建设持续、科技人才辈出的新路子,从载体和人力资源上有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
1.2.3 深化生态文明实践 首先,要合理划分科尔沁沙地保护、科学建设和有度利用区域,分区施策。其次,要加快6方面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3],即:生态建设要加快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的转变;要加快由分散建设向集中规模建设的转变;要加快由生态为主向生态与经济兼容并重方向、由人工措施为主向人工措施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要加快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单一造林向造林与经营并重的方向转变;要加快由所在地方财政配套向国家立项、国家投入的方向转变;要加快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第三,要掌握世界防沙治沙用沙科学实践的热点,科学总结沙地生态文明实践成果,厚积沙地生态文化,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
科尔沁沙地中部——西辽河南部与教来河以东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库伦旗、奈曼旗的中东部、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北部——大兴安岭东南侧山前的低丘漫岗及西拉木伦河等洪积平原区,主要包括通辽市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开鲁县,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和突泉县。科尔沁沙地西部——西拉木伦河南部与教来河以西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翁牛特旗及通辽市奈曼旗的西部。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主要包括吉林省的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和乾安县。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区,主要包括辽宁省的康平县、彰武县、昌图县、法库县和吉林省的双辽市、长岭县。多年研究与实践认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宜按照气候、水分条件等划分3个区域,即:科尔沁沙地中部、北部,为重点保护区域,维持原生态,减少人为的干扰,或对立地条件特别困难的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4],以消除人为干扰;科尔沁沙地西部、东部地区以保护、科学建设为主,有度利用为辅;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区,与彰武县章古台类似地区,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保护与有度利用的步伐。通过合理区划,树立顺应自然、有度利用自然的理念,解决沙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工植树造林的认识误区。
2.2.1 控制生态密度 用生态学上的“边缘效应”理论、水分平衡原理和人工林自然稀疏结果,控制生态密度。在造林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人工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在个体竞争上的本质差别,天然植物群落竞争的结果是使群落更稳定,生产力水平更高,而人工植物群落由于种类单一、个体水平相当、占有营养面积基本相同,竞争的结果是使植物群落整体衰退或死亡,就是说沙地人工林的最终密度不能仅靠个体竞争来解决,也要用人工措施来调节。所以,在任何时候,沙地造林都应把生态防护效益和稳定性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经济效益。经多年研究认为: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25~30年时密度应控制在380株·hm-2较适宜,初植密度应小于2200株·hm-2;杨树、榆树的初植密度要小于525株·hm-2;锦鸡儿等灌木的初植密度要小于1350株·hm-2。研究还认为:在章古台,当樟子松初始造林密度为3000株·hm-2、保存率为80%的情况下,不同立地达到郁闭的时间为15~17年,胸径达11~12cm。现在章古台樟子松容器苗造林的株行距为3m×4m,即初植密度为840株·hm-2。其他相似地区在生产应用时,可参考这些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2.2.2 提高建设水平[5],解决现有生态建设粗放、经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1)在整地上,尽量少破土,保持其原生植被,仅对固定平坦沙地进行适当整地。(2)在树种选择上,除尽可能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外,还要通过提高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区经济林比重,体现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思想,增强发展后劲。要重点发展经选育、引种驯化和证明适合科尔沁沙地发展的优良杨树和松树品种,提升生态经济水平。(3)在立地选择和生态建设模式优化上,要依科尔沁沙地的区划,再细分为不同的立地类型,然后分别立地应用优化建设模式。常见的立地与对应优化模式有:对流动、半流动沙地(丘),应用围封技术,体现尊重自然的理念,用沙棘、红刺榆生物围篱逐渐取代传统的工程围封,实现以人工造林为主向自然恢复灌草为主的转变;对固定沙地(丘),应用绿伞营建技术,遵从适度造林的思想,乔木实际保留数在200株·hm-2以下,改变过去造林时盲目追求树木全覆盖的思维;对沙化或利用不合理耕地,要应用衰退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营建乔灌结合疏透结构的林网或退耕还林、还牧;对退化草原,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采取人工补播优良牧草,建立草牧场;对科尔沁沙地现有森林生态等资源要加强保护和抚育,多用人工、植物天然下种和萌芽、萌蘖更新形成适宜林分;对坨甸地、盐渍化土地,应用阻盐、抗旱新技术,全面改土后适当栽植针阔叶树。(4)在水分利用上,采用直接集水技术,从时空上对降水进行再分配,延长土壤水分的有效供应时间。(5)在造林方法和应用技术上,在平缓沙地及覆沙丘陵地上,应用生根粉、无纺布菌根化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机械开沟植苗造林、根际微灌造林、覆膜套袋造林。
2.2.3 提升管理水平,解决现有植被保护利用不利的问题 (1)要强化引导、广泛宣传。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关注和支持现在已由地方管理的生态建设成果,营造出全社会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2)要大力推进管理和政策创新。在责权利上加以落实,把每一块地落实到有关责任人;要与整体建设资金挂钩,造林完成后由省级检查验收合格后拨付总资金的70%,待基本成林后再付全额。(3)正确评价现有人工林,确立科学经营思想。要加快集约经营生态林的步伐,深入调查研究现有沙地生态资源,找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要提高地方应用造林新技术的能力,有步骤地改造现有的低质、低效生态林。
2.3.1 政策保障 (1)完善政府引导、经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机制;健全资金管理、检查验收、监督考核、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和指标体系;制定造林奖励政策,如营造较大面积植被要给予水利设施资金、修建简易道路等扶持;加强政府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换牌不换地的现象出现。(2)要制订适合林木个体经营的森林经营作业新规程,建立灵活的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分配制度;要制定优惠政策,增强森林经营的融资能力;要推行承包经营、比例分成、专业队管护等机制。(3)造林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并推行有资质的造林绿化公司投标造林。
2.3.2 科技保障 (1)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作用,加快科技推广。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把提高生态经营水平、推进管理进步、加强实用人才培养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因地制宜,精心搭“台”,积极促进先进经验和模式的推广。把科技示范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的展台,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2)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对如何促进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造一片成一片。对如何发挥乡土树种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需要加大科研投入,用新技术推动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3)合理调整沙地利用结构,科学确定农林牧业比例[6]
2.3.3 资金保障 沙区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占总投资的70%;省财政投资为辅、占总投资的20%;市级政府安排10%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县级以下政府可不要求资金配套。
在科学建设上,人要顺应自然生态,不应强度干预自然生态。多年来,人们一直将生态建设误认为就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加之建设措施自身存在的片面性和缺乏预防为主的理念,使大多数沙地没有得到休憩生息的机会。对于科尔沁沙地而言,绝不仅仅是科学建设的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管理问题,其生态文明建设只是部分关系到建设,而更多的是关系到当下社会管理和生存压力的问题。因此,通过建立人文规划、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等机制,将社会体制与保护自然资源统一起来,从而杜绝继续破坏生态,实现自然和人工恢复的目标。我们有责任通过研究与实践,帮助决策者应用生态系统管理的观点来科学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
有了政策、科技和资金的保障,才能巩固建设成果,解决生态建设治理效果欠佳、生态建设粗放和科技含量低、现有植被保护利用不利和生态建设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1]王涛.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M].中国沙漠,2003,23(5):477-452
[2]姜凤歧,于占源,曾德慧.三北防护林呼唤生态文明[J].防护林科技,2013(5):1-3
[3]吴德东.区域防护构建和更新改造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6-168
[4]宋晓东.实施生态移民建设生态文明[J].防护林科技,2013(2):1-2
[5]吴德东,迟琳琳,安宇宁,等.辽西北沙地植被恢复的若干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2):97-101
[6]蒋德明,刘志明,曹成友,等.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与生态恢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49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