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栽培石柱子参关键技术

2013-04-18 04:04李晓飞
防护林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鼢鼠毒饵红皮

李晓飞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丹东 118200)

近些年,石柱子参栽培用地矛盾日趋突出,如何保持石柱子参种质资源优势,使其向自然型、生态型方向发展,林下生产将是解决生产瓶颈的最佳途径,为此,研究石柱子参林下栽培的关键技术尤为重要。

1 石柱子参品种的提纯复壮

1.1 选种提纯

根据柱参茎细、叶尖、籽少、果粒小的特性,在每年7月中旬种子成熟采摘时,将具备以上特性的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脱果肉,实行定点单种,育出参苗纯度可达70%左右,其余种子全部淘汰。

1.2 选纯柱参种苗

1.2.1 选纯柱参种苗方法及标准 通过选种定点种植的参苗长到4~5年时,在秋季起出参苗,根据柱参四大品系的形态特征,选纯柱参种栽,按其品系单选、单栽,其余品种全部淘汰。

1.2.2 柱参四大品系形态特征 共同点:芦长、体灵、皮老、质实、须细长清疏而柔软,纹细深而密,膀头较圆,腿千姿百态,生长缓慢,外形似山参。(1)线芦:芦细长如线,生长极为缓慢,产量较低。15年生单支质量5~15g,芦长8cm以上,是柱参中的精品。(2)圆膀圆芦:芦长而壮,丁上芦、节碗较大,丁下芦节无斑痕、芦基膀头圆形,生长缓慢,体壮而短,15年生芦长6cm以上,单支质量15~30g。(3)草芦:芦较粗,芦碗大,从芦的基部芦碗左右排列至顶端,15年生芦长6cm以上。多顺笨体,产量较高。(4)竹节芦:芦细长,形为竹节而得名。芦长是4个品系同年生中较长的一种,参膀头不圆且大,纹明显,15年生芦长7cm以上,参形娇美多姿,多灵体。

1.3 繁育柱参种苗

通过选育的纯柱参种栽,栽培结籽成熟后,按其品系单独采收种子,再按品系单独分区播种林下,就可得到纯柱参4个品系的种苗,再进行栽植、收种、育苗,选优淘劣,使柱参品种不断得到提纯复壮,逐渐扩大繁育规模,彻底淘汰由于天然异交和机械混杂所产生的其他变异品种,才能保持原始柱参品种的特征、特性。

2 红皮病的防控

柱参红皮病又称水锈病,感病参根表皮呈红褐色,为非侵染性病害所引发,一般病区染病率10%~50%,严重影响参的商品质量和经济收益。此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从多年生产经验和多点调查结果表明,参地地势低洼、易涝的条件下,极易引起红皮病;土壤中铁、锰离子含量高,通气性差,加重红皮病发生;当年清场整地,当年栽参的林地发病率高。

为此,采取相应防控措施:(1)控制土壤水分。选地时,坡度≥25°以上的林地采取直播或移栽方式,土壤水分沥干快,滞水期短,<25°以下坡度的林地育苗,春季未出苗前,畦面水分过大时,应搂出枯枝落叶于作业道中,畦面需晾晒多日,以增大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畦面湿度;雨季注意清沟排水。(2)改善土壤结构。实践证明,黄土保苗不长参,但红皮病轻或根本不发生,而黑土长参不保苗,并且红皮病发生严重。利用林下腐殖质栽参,采取刨埯深翻方式,将底层黄土翻上来或掺入25%~30%的活黄土,改变黑土的理化性状及其成分,减轻病害的发生。(3)清场整地要早,实行隔年栽参,清场整地使土壤经过风吹雨淋达到熟化,既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又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通气性,同时也能改变病原微生物生存条件,利于控制病菌滋生。

3 林下害鼠防控

3.1 东北鼢鼠

经调查该鼠出蛰后,以林下参根或种子为食,在地下打通洞道,严重时连片受害。4年调查结果显示,柱参被害率为3%~5%。一般成年东北鼢鼠危害较重的地块,1只鼠1天可损害10~13m2,1只鼢鼠每年平均损害、储存林下参4~5.2kg,损失种子0.1~0.7kg,对7~10年生参地损害尤重。

4月中下旬鼢鼠处于暴食期,9月开始贮存食物,同时进入活动高峰期。在防治中抓住这2个关键时期进行消灭,防效较好。

3.1.1 地箭法 将上好弓地箭放在鼢鼠经常活动危害洞道上,当它出洞取食碰到地箭动活销子,触动即发穿死鼢鼠。

3.1.2 铁管双环捕捉法 将该工具放在鼢鼠活动洞道内与来去洞道相对应,当其活动取食经过铁管双环时,触动机关弹簧,鼢鼠被吊在铁管内勒死。

3.1.3 陶罐捕捉法 将陶罐放在挖好洞道坑内,封上两头洞道,当鼢鼠活动取食打通洞道后落入罐内。

3.1.4 食物诱捕法 挖开洞道后,在主洞道放上胡萝卜、土豆、葱、有毒诱饵,封上洞。鼢鼠食后中毒死亡。

3.1.5 蒸熏法 当打开主洞道时,放进磷化铝10~14片(每片0.3g)封好洞,放出毒气熏死鼢鼠,防效可达99%以上。

3.2 花鼠

当参果成熟的7月末8月初,也是花鼠为害参果严重的时期。多在白天取食活动,但晨、昏最为活跃,同一地块林下参,林缘参果被盗食严重。花鼠把果实在隐蔽处进行迷向埋藏,1只花鼠日盗食成熟种子100~150g,不仅如此,对籽播的参种也偏爱有加,造成参畦面缺苗断条。

在花鼠为害严重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3.2.1 毒杀 将新核桃仁用微火炒到半熟时,用磷化锌配制1%毒饵。

3.2.2 用带壳花生果或榛子骨诱杀 将果仁钻洞,其内放毒药,再将果仁放入原壳内,用胶封住果壳,制成果仁毒饵。

3.2.3 柞蚕蛹、昆虫毒饵 将柞蚕蛹或蝗虫、螳螂等昆虫用油炸熟,在中间处掰开放入少许磷化锌制成毒饵。

3.2.4 玉米胚糠毒饵 玉米磨后取胚糠,用文火炒熟,再用溴敌隆配制0.005%~0.01%浓度的毒饵。

3.2.5 下套捕鼠 花鼠受惊吓后逃到洞内,待1 min左右又出洞观察动静。可用细铁丝按洞大小做1个环形套,当其进洞后立即将套安置在洞口,鼠再次出洞后即可套住。

防治花鼠的毒饵,一般每hm2放置300~450堆,如花鼠密度较大,可适当增加,每堆2~3g(果实2~3个),投放到花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大石头、树桩、倒木、洞口等处。溴敌隆毒饵边吃边添,直至不吃为止。每只花鼠5~7d致死,8~10d进入死亡高峰期。也可在种植区外围3~5m远处投放毒饵,形成封锁带,防治效果也很明显。

4 林地光、湿调控技术

4.1 调整光照

人参随着年限的增长,需光量逐年增大,因此,要及时调整林木郁闭度。一般1~5年生郁闭度0.7~0.8;6~9年生郁闭度0.6~0.7;10年生以上郁闭度0.4~0.6。坡向是调阳的基础,北坡、东北坡郁闭度相对偏小,东坡、东南坡郁闭度相对偏大。

4.2 调整湿度

一般土壤含水量在30%~40%有利参生长,经常清理排水沟,防止堵塞,早春化冻和雨季,参秧下水分过大时,可搂出附近的树叶,促进水分散失,雨季应注意田间检查,及时排水防涝,防止水土流失,对地面祼露地方,应随时覆土并补足覆盖物。

5 提脖增纹措施

5.1 深提脖、浅增纹

5.1.1 籽播柱参生长3年后或移栽后的翌年,每隔3年上1次土,在参芦上培土2cm,使参芦生长点与地表始终保持6~8cm土层。

5.1.2 当柱参芦长达6cm以上,接近商品参年限,在卖参的前1~2年秋天,将参芦上的土撤掉一部分,芦上土保持3cm,经1~2年生长,就形成纹。

5.2 打阳

要从坡向和山势确定是上打阳还是下打阳,方法是用木棍将参茎按方向压倒,使参叶子被面朝向阳光。

5.3 靠年限

年限越长脖就越长,参纹也就越深越多,形成皮老纹深,体形多姿优美。林下栽培柱参提倡17~20 a,年限越长,其营养和药用成分含量越高,经济价值也就越高。

猜你喜欢
鼢鼠毒饵红皮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邻居
浅谈毒饵站灭鼠技术
红皮萝卜新品种潍萝卜5号的选育
不同材料毒饵站诱杀害鼠效果对比试验初探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