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就职业设计师的基石

2013-04-18 12:49撰文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季倩执笔
创意设计源 2013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核心素养

撰文:(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季倩(执笔)

引言

目前,国内已经有13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尽管每年都有将近30万名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被输送入社会,但是,能够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质量和数量还远未达到企业需求。根据2012年下半年本课题研究团队联合全国8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所进行的调查,超过半数的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对目前人才质量持不甚满意态度。企业认为,目前新入职员工亟待提高的方面依次是:职业意识(45.0%)、职业行为习惯(21.7%)、职业道德(18.3%)和职业技能(15.0%)。同时,企业表示,他们希望新员工能够在入职前就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因为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实践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的提升,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职业意识的养成则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企业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他们能力全面,能适应市场和生产所有环节的工作;二是希望他们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成为很好的执行者;三是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对于设计企业而言,每一个艺术设计的项目都是独特的,都必须追求超越原有范式、达到个性化并与众不同的效果,这就决定了所有的知识和产出都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中。因此,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快速的画面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未来人才入职艺术设计行业最起码的条件,很少有企业希望它的员工仅仅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员。设计企业的员工贡献给企业的,不应该仅仅是技术,而应该是智慧和“灵感”,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和绝对的,而是可迁移和可持续的。

一、审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职业教育始于职业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参与职业活动的行为者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早期的职业教育主要关注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一种比较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培训。随着职业的细分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产生了变化,从开始对单纯的专业技能、专门知识有所要求,以便解决特定领域的特定问题,扩展到对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和技能“迁移”能力提出要求,也就是对未来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

艺术设计的特色是创新,艺术设计是一门尤其注重素养教育和可迁移能力培养的专业门类,对于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应该更高。此外,艺术设计门类众多,从二维的平面设计到三维的空间设计,从静态的产品造型到动态的动漫设计,从最传统的工艺美术到最时尚的数码设计,林林总总。根据教育部最新的专业目录,目前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多达53个。随着产业分化和技术演进的日渐频繁,可以想见,未来的设计专业和对应的职业岗位将更加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特定设计门类的职业技能也许有助于学生的初次就业,但真正支撑其未来职业发展、能够适应技术提升和产业推进的将是可迁移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课题组希望通过对用人单位、院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调研,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要素及其具体内涵和表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或革新课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实用教学资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案和必要的资源支撑。

本课题目标设定的创新之处在于:1.更加全面地审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成才需求,摆脱“工具理性”思维,从强调技能培养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从教育教学的微观操作层面入手,探讨有助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行方案,而非仅仅停留在意义、理念的辨析上;3.以研究成果为依托,开发一系列可供借鉴和应用的实用教学资源,使成果得到有效的推广。

为此,课题组的研究探讨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2.如何改革教学(课程、内容、方法、评价等)以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3.应开发哪些资源(课程方案、新型教材、数字课程、师资配备方案、实训方案等)来支持这样的教学改革?

图1

二、确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模型与要素

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Occupational quality)是指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在这一概念中,普通的社会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仍然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唯一内容。一些在过去的职业评价中并不被重视的“软性”或长效因素如道德、社会伦理、合作精神、职业意识、可塑性等,在复杂而多元的后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职商”(CQ ,career quotient)可以视为尚不十分完备的职业素养的量化形式。职业素养是一个多维概念,其本质是参与职业活动主体先天的个性品质和后天习得能力的集合,其体现形式则是从业者对于其职业的胜任、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等。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应该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并不表现为组合式的并列结构,而是递进式的层级结构,如图1所示。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四个要素中,职业道德是基石,是人才得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要素;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均建立在职业道德良好的基础之上。如果失去了这一基石,人才培养将无法稳定地向上发展。在其余三个要素中,职业意识的培养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应该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受到职业意识方面的训练,带着这种意识进入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能是院校培养学生的重点,占用最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也得到强化。当所有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融会贯通,成为一种自然的职业行为习惯,那么,我们认为,这名学生已经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真正的职业人。

2.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Core Ability of Occupation)又称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的能力,它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与“职业能力”这一针对具体领域、具体岗位的概念相比,职业核心能力面向的职业领域或岗位群更为宽广,是指具有相通性、更为基础性的职业能力。职业活动种类繁多,即便是在同一专业领域,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任何职业领域都会有一部分最基本、最关键的职业能力,是从事该领域的大部分职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但作为独立的、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存在,同时还可以引导、激发其他职业能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生产性”价值和可持续性。在艺术设计领域,职业核心能力除具体操作能力外,还包括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

在艺术设计领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炼可以多种渠道,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参考和借鉴设计企业工作流程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通过本次调研,就专业核心能力方面,我们形成了以下认识:

①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即市场能力、创新意识、设计表达能力、设计执行能力、设计评价能力。

市场能力是解读设计项目的必要能力,设计企业员工在接手一个新的设计项目之初,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和手段获得所设计产品的市场信息,分析所得数据和实例将成为将来所有设计工作的出发点。

创新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有意识地创新却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显著特点。创新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只有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获得。因此,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具备市场能力和创新意识共同经验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此外,创新意识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活跃的思维。

设计表达能力和设计执行能力是学生能够通过学校设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企业实习获得的能力,前者的水平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个人才华,后者则更多地通过团队合作获得。

设计评价能力是新的社会条件下设计职业人需要掌握的一项新能力。现代社会,技术更新和社会需求变化迅速,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设计和时尚的潮流更替更为迅速。具备设计评价能力,有助于设计者不断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眼光,通过不间断地与市场对话,保持设计的新鲜感。

② 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关系方面,职业素养涉及的范围大于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技能的一部分(图2)。

图2

如图所示,职业技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包括了职业核心能力和不同方向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内圆部分为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可迁移的专业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工作流程设立(图中箭头表示工作流程)。每种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3~5种比较具体的能力种类,在各部分能力之间有可能出现相互交叉的关系。内圆环部分所示的能力结构依然是职业核心能力,外环部分则是依照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所延展出来的各方向专业技术,如服装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等专业技术训练。单就这些训练内容本身而言,它们是适用于本专业的不可迁移的技能。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来实现。

三、探索适应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尽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尽管有着办学条件、师资条件、学生入学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甚至深度的改革创新,例如“训赛结合”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等等。这些基于各校实际情况的、局部的探索和努力,已经在教学中和社会上取得了积极反响,同时也反映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深层次思考,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

1. “训赛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训赛结合”或“训赛一体”是指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竞技性活动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其中“训”主要指在校内或合作企业中开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培训;“赛”主要指设计竞赛或仿真性项目训练,包括行业协会组织的艺术设计技能比赛、展览及参与企业设计项目招投标等竞技性的职业活动。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这两所学校都在推进“训赛结合”、“训赛一体”的项目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尽管内容各异,但两所院校有一个共同点,即:教学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整个“训赛”项目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中蕴含职业技能训练、核心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容,教学设计时由合而分,教学过程中由分而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两所院校的体会是:项目不在大小,项目的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通过项目切实地与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到,“训赛结合”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学习与同伴合作、研讨,与他人沟通交流,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项目的运作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训赛结合”的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养成为学生“融化为魂”的综合品质,使核心能力成为学生“内化于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岗位“外化于形”的职业技能。

2.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正在进行着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工作室化教学,是将传统的课堂打散,按照专业门类、导师特点或工作项目特点,仿照企业工作流程设置团队化的工作环境,在这一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因材施教、因项目施教,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衔接。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借助其在传统工艺方面的优势设立的“大师工作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针对广告公司、传播公司、设计公司以及企业对广告专业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立的具有淘汰制度的“创意设计工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与“生产现场”型教学平台结合的校内专业工作室等,尽管各个学校的称谓和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这类教学都是借助工作室这一载体,引入设计企业的工作流程乃至管理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由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性平台,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通过工作室机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能够在工作室工作到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准职业人”的标准。以上几所学校的改革实践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又具有具备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规范,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领域起到了示范作用。

3. 主题式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

主题式教学模式与项目式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呼应关系,但更强调教学方面。事实上,“主题式教学”可以视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最早的项目式教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主题式教学模式最早的实践者,该校2000级服装设计专业就开始“实验性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其切入点就是“主题设计”的教学形式。有借鉴意义的是,主题式教学这一形式不但适用于专业课程,与若干年后出现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它还适用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步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道门槛,让学生在入学的最早阶段就树立围绕主题开展所有工作的职业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职业使命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开始重视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却忽视了基础课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因而,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支撑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除上述种种院校针对各自实际情况所做的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外,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近年来,从国家层面推行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不在少数,例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中对于教材开发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等,体现了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

1.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正式启动,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是围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而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案、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自2011年起,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牵头,共有14所国内高职院校参与了艺术设计(产品方向)资源库的联合建设,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高职示范或骨干院校。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艺术设计岗位人才需求,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设计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

2.艺术设计职业素养教材开发

在教材领域,高等教育出版社成为配合院校改革进行艺术设计职业素养教材开发的探索者。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合多所艺术设计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教学改革,出版了一系列新型教材,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

教材从策划到编写始终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和核心能力培养展开。例如在设计基础类教材中,该系列教材重点规划了专门针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型教学资源。设计基础教程分为实践类课程和理论性课程两个部分。实践类课程在广泛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实际开课时间、师资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基础课进行了综合改良,例如将原有的素描、色彩、写生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课内容进行整合,增加材料认识、空间构造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新的平面训练和立体训练教材;或者纳入新的、对提高职业素养和学生未来学习有利的课程内容,如“材质实验”、“主题创意与训练”等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方面,则开发易读易学,趣味性较强、贴近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读本,如《设计职业素养——责任、安全、创新》、《设计概论——科技、社会、创业》、偏重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概论》和《现代设计史》等。在进行纸质教材开发的同时,出版社将通过学习卡、课程网站、资源库网站等平台,为每门课程配备相对应的课程方案、数字化教学课件、师资配备方案、实训方案、试题库、教学素材包等教学资源,以形成静态教学文本和动态电子资源互补的、可供持续发展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格局。

结语

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实证方法厘清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要素和相互关系,并借助多个院校的教学实践梳理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若干模式,以及着力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从长远来看,艺术设计行业的服务对象内容丰富而种类庞杂,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教育必然会根据行业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改革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有关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必将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我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同仁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因为事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教学课题研究一等奖,本文节选于其结题报告。)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研究会艺术设计协作委员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工学结合与艺术设计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翔云,胡振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10-01-10.

[3]李霞.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4]沈卓娅,刘境奇. 广告经济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J]. 创意与设计,2010-10-20.

[5]冉卫红. 当代设计大潮中的服装设计教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8.

[6]余克泉,彭泽立,李洁.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11.

注释

① 2012年下半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组以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职业素养需求课题组”名义展开数据资料的采集工作。调查主要采取自填式问卷的形式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企业)三类。本次调研实际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3%。其中,教师样本量76份,学生样本量87份,企业样本量60份。调查范围涉及北京、广东、河南、河北、天津、江苏、浙江、湖北等8个省(直辖市),调查对象所属专业涉及视传、广告、服装、珠宝首饰、形象设计、数字媒体、环艺、建筑装饰、工业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制作等诸多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星.云.海》
《花月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