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坚 徐健 邵丽萍 王建强
对1 898名检验初筛ALT不合格献血者的回顾分析
金志坚 徐健 邵丽萍 王建强
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常采用干化学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检测,以减少ALT不合格所造成的血液报废。随着ELISA以及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ALT在血液筛查中的作用已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讨无偿献血者人群ALT与HBsAg、抗-HCV关联程度,以及与体重、性别之间的相关性,笔者对2009—08-10检验初筛ALT不合格的街头献血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追溯其后续2年在本中心再次献血情况,并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09-08—10在杭州市流动献血点初筛ALT≥40U/L(体检合格,HBsAg快速筛查阴性)的1 898名无偿献血者,其中男1 747例,女 151例,年龄18~ 55周岁。
1.2 仪器和试剂 Reflotron Plus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仪,配套ALT检测试纸条和专用加样器(德国罗氏公司)。
1.3 调查方法 统计分析其既往献血次数,男、女比例,体重及ALT水平,并应用《浙江省血液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BIS2.0》管理软件追溯调查后续2年在本中心的献血及检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igma Stat 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ALT不合格献血者年龄、体重与ALT检测值的情况 ALT不合格献血者男性平均年龄(31.6±7.5)岁,高于女性(29.5±9.4)岁;体重男性(76.5±10.2)kg,高于女性(60.5±10.2)kg;男性ALT水平(67.9±29.9)U/L,高于女性(62.87±24.3)U/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不同性别的献血者ALT检测值分布情况 ALT不合格献血者中ALT 40~60U/L占主要比例,男性中约占52.4%,女性中约占63.5%。各组检测值分布,见图1。
图1 不同性别的献血者ALT检测值分布情况
2.3 不同献血次数ALT测定值的比较 1 898名ALT不合格献血者中,779名首次献血者ALT(68.3±30.6)U/L;456名再次献血者ALT(65.9±26.2)U/L;已献血2次以上的献血者中,ALT分别为(71.1±31.9)(献血2次)、(66.8±34.0)(献血 3次)、(63.9±24.5)(献血 4次)、(65.8±27.7)(献血5次)和(65.3±23.4)U/L(献血≥6次)。既往献血次数不同的献血组,其ALT测定值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ALT不合格献血者2年内再次献血情况 追溯随访提示,1 898名ALT异常的献血者2年内有454名(23.9%)再次献血,其中献血1次250名、2次126名、3次及以上者78名。有1 444名(76.1%)则不再参加献血,其中包括666名(85.5%)首次献血者、337名(73.9%)再次献血者、191名(71.8%)已献血2次的献血者及250名(63.0%)既往献血3次及以上的献血者。
2.5 454 名再次献血者的ALT与HBsAg、抗-HCV检测情况 454名再次献血者共献血679人次,其中初、复检ALT合格569次,ALT不合格110次,仅发现HBsAg阳性ALT正常1例(χ2=0.843,P>0.05);抗-HCV阳性3例,其中ALT正常1例、异常2例(χ2=2.536,P>0.05)。
1 898名检验初筛ALT不合格献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达11.5∶1,其结果高于有关调查[1],可能与检验初筛中对部分女性实施选择性ALT筛查,导致部分不合格女性献血者漏查有关。由于缺乏身高记录,无法进行体重指数测算,但本文统计分析发现,ALT异常献血者的平均体重相对较高,提示肥胖与ALT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2]。同时提示男性献血者ALT异常比例高于女性,其原因可能与男性献血者不注意饮食,生活习惯较差等有关。但ALT的高低与献血次数无关,ALT异常者中初次献血者约占41%,再次献血者约占59%。追溯随访ALT异常的献血者,2年内85.5%首次献血者不再参加献血,远高于再次献血者,而既往献血3次以上的献血者的流失率63%。随着献血次数增多,献血者流失率呈下降趋势,是否ALT异常给献血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导致流失值得进一步调研。
ALT单项异常是目前血液报废最主要原因,早期检测ALT主要是作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替代指标,然而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检测指标,ALT的检测意义越来越有限,美国已于1999年将ALT从献血者筛查项目中取消[3]。本文结果显示初筛ALT升高与HBsAg和抗-HCV无明显关联,ALT不合格献血者其阈值分布主要集中在40~60U/L,而ALT单项异常会流失很多献血者。因此有必要提高ALT判定阈值[4-6],而且由于ALT水平存在男女差异,应根据性别设置献血者ALT检测判定标准,这样有利于在确保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可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更多地保留献血者。
[1]邢培清,刘玉振,李伍升,等.不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ALT的差异[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5):357.
[2]秦春梅,王锐,陆强,等.秦皇岛市大学生人体测量指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相关性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3):145-148.
[3]Tyler V.Technical manu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M].13th ed.Bethesd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1999:155,608-609.
[4]邹文涛,王铁兵,何子毅,等.无偿献血者ALT报废阈值与NAT-HBV/ HC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2):930-932.
[5]王丽梅,林洪铿,葛红卫.福州地区健康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7):530-531.
[6]王泰瑞,周静宇,陈妍,等.南京市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6):354-355.
2012-11-15)
(本文编辑:胥昀)
310006 杭州,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