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华 申练兵 董德胜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张星华 申练兵 董德胜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现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固定,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内固定治疗常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DHS)和股近端髓内钉(PFN或PFNA)[1]。近年来,笔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10—2010-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男22例,女31例;年龄60~92岁,平均75岁。左侧27例,右侧26例;摔伤43例,车祸伤10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10例,ⅢA型19例,ⅢB型8例,Ⅳ型6例,Ⅴ型5例。术前均常规予胫骨结节骨牵引制动,作相关术前检查及骨密度检查,并治疗合并的内科疾病,于伤后3~10d(平均5.2d)手术。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臀部垫高约10°。取患侧髋关节外侧手术切口,以股骨大转子为顶点,向远端纵行延长6~8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锐性切开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沿股纤维纵行分离并向前、后牵拉以显露出股骨骨折部位,将骨折端骨膜纵行切开、剥离少许。牵引下肢并内旋、内收使骨折端复位,将锁定钢板置于股骨转子部外侧,钢板近端顶点位于转子顶点下1.0~1.5cm(钢板的“蛇形”部与大转子斜坡部相贴并将其覆盖)。经钢板定位孔置入2枚定位针,于C型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端复位,钢板位置好,导针位置准确,先通过钢板加压孔置入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再分别在骨折远、近端置入锁定螺钉,并与钢板锁紧。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以确定股骨颈内锁定螺丝钉未穿过股骨头关节面,距离约1cm,切口内放置引流管1根,缝合肌膜、阔筋膜、皮组织及皮肤。
1.3 术后治疗 术前30min开始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5~7d。术后引流管放置24~48h后拔除。第2天取半卧位,开始行髋周肌群及下肢肌群的静止收缩锻炼,4周后持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并锻炼患肢各关节功能。6~10周后部分负重下地活动。出院后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骨折临床愈合后第3个月随访1次。
1.4 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优:关节功能和行走正常,无疼痛,与伤前运动能力无差别;良:关节功能和行走基本正常,偶有疼痛,基本恢复伤前大部分运动能力;中:关节功能和行走受限,恢复伤前部分运动功能;差:关节功能和行走差,需扶持拐杖运动或明显跛行。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个月,平均7.5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治疗后优43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6.23%。典型病例手术前后X线片见图1。
图1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a:术前,b:术后)
3.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髋部损伤之一,主要因骨质疏松和身体协调性差引起,具有如下特点:(1)患者以女性多见,年龄偏大,多数为摔伤所致。(2)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多为粉碎性,缺乏稳定性。(3)多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肺疾病。(4)老年患者身体耐受能力差,易发性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可明显减轻骨折引起的疼痛,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2]。坚强内固定有助于老年患者早时下床活动,减少了卧床并发症各髋内翻等畸形的发生。
3.2 转子间骨折常用内固定装置 临床上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
3.2.1 DHS 是一高强度的螺钉和套筒钢板刚性连接的系统,具有动力和静力加压作用等优点。DHS现已成为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但该系统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能力弱,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的螺钉切出率,而且钢板位于负重线外侧,固定力臂大,不适用于逆转子间骨折。
3.2.2 130°和150°角钢板 该手术操作要求高、创伤大、出血多,术中很难达到钢板与股骨干服贴,骨折端无加压作用,不能满足术后早期康复的需要,故目前临床上应用有减少趋势[3]。
3.2.3 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PFNA)Gamma钉钉尖部易形成应力集中,有导致股骨应力骨折的危险,而且股骨头颈内为单根拉力螺钉,抗旋转作用不足,拉力螺钉可穿出股骨头或拉力螺钉位置不佳造成髋内翻畸形[4]。股骨近端髓内针属于中心性固定,具有力臂短、弯矩小、滑动加压的优点。但部分患者股骨颈较短、较细,要使其股骨颈能容纳2枚较粗的螺钉,在实施调整的过程中,最初的复位可能丢失;同时松质骨的把持能力也是一大顾虑,因此出现2枚螺钉置入困难。另外,术后还可能出现拉力螺钉切割股骨颈、拉力螺钉或防旋螺钉退出的“Z”效应。目前,临床应用得到一致的认同,但尚无长期随访报道。
3.2.4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该器械在结构设计上与股骨近端转子部相匹配,既能使其与股骨大转子、股骨干贴合。但是对于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其抗旋转能力不足,螺钉把持力不足,易造成退钉、钢板断裂等情况发生。
3.2.5 中空螺钉内固定 该固定只适合治疗Evans分型中的Ⅰ、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对于其他骨折类型,由于固定不可靠被视为禁忌,对身体条件太差、风险大者手术则应慎重对待。
3.3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 解剖型锁定钢板螺钉系统具有解剖钢板及锁定钢板两者的优点:(1)钢板外形设计符合股骨近端、转子间解剖特点。该钢板在外观设计上与股骨转子间解剖形态相匹配,钢板近端扩张呈“蛇头”样,钢板薄,应用该钢板能与股骨近端骨干、转子间充分贴合,有效地固定、控制转子间骨折的近、远端碎片,术中无需塑形。(2)钢板与螺钉接合为一体,具有很好的解度稳定性,能维持骨折复位,防止原发、继发的骨折复位丢失现象。(3)钢板螺钉体积小,对骨折端周围组织分离少,血运影响小。(4)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是依靠螺钉与钢板锁定为一整体而获得,并非是钢板与骨皮质的接触摩擦力。钢板无需完全贴紧骨干,对骨膜剥离、破坏小,减少了对骨折端血运得干扰;同时可减少钢板下骨质疏松、萎缩,起到“生物学钢板”的作用。(5)符合股骨近端、转子间生物力学特点。钢板近端锁定螺钉的分布特点如下:1枚经股骨颈中心固定,2枚固定至股骨距,1枚固定至股骨小转子间。完成内固定系统安装后,其抗压、抗拉及抗旋转能力强,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螺钉松动、退钉等。尤其是在疏松骨质内具有很好的把持力,螺钉松动发生率更低[5]。(6)拧入股骨颈的锁定螺钉体积小,对股骨颈、头的骨质切割小、血运影响小,可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7)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量少,对患者内脏器官干扰小,可防止“骨折病”的发生,适应于各种Evans分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3.4 手术体会 (1)钢板的安放位置:术中需将钢板置于股骨外侧中心或可略偏后,以保证近端锁定拧入时的颈干角与前倾角。(2)近端4枚锁定螺钉的方向及长度:近端4枚锁钉是固定在股骨颈、股骨距及小转子部位,螺钉固定是否牢固、长度及方向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术后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并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6]。术中操作要掌握好螺钉进入的深度,钉尖不能穿出股骨头、股骨颈、术中避免反复拧钉以免影响螺钉拉力。(3)术中尽量将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对于股骨小转子移位的骨折,笔者认为需要将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以恢复内后侧骨皮质的边续性,但在复位及固定时不可剥离过多肌肉附着点及软组织,必要时可采用钢丝或拉力螺钉辅助固定,注意固定时螺钉尖不能过多穿出小转子内侧皮质,以免刺激内侧组织引起疼痛。
综上所述,解剖型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装置,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1] Sadowski C,Lubbeke A,Saudan M,et al.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e and trans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use of an intramed ullary nailor 95 screw-plate[J].J Bone Joint Surg(Br), 2002,84:372.
[2] 张庆明,沈惠良,雍宜民,等.经皮钦合金空心钉治疗高龄老年人转子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5):332.
[3] 陈联源,张嵩图,郑玉堂,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8):551.
[4] 赵昌平,冯和林,李增炎,等.Gamma钉治疗70岁以上老年转子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5,5(2):449.
[5] Boileau P,Krishnan S,Tinsi L,et al.Tuberosity malposition and migration ressons for poor outcomes after hemi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n humerus[J].J Shoulder Elbow Surg,2002,11:401.
[6] 宋锡伦,唐广应,苏军,等.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及中空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58.
2012-03-16)
(本文编辑:欧阳卿)
313000 湖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六科暨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张星华现在湖州市安吉县良朋地区卫生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