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林业 促进绿色发展

2013-04-18 10:24撰文姜仲迪
浙江林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华东林权交易所

●撰文/姜仲迪

今年4月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布《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在论述抵押品创新发展的方向时,他指出,长期以来,缺乏合适的抵押品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设置专业的交易市场,而浙江林业小贷在解决抵押品流动性方面的运作优势显而易见。浙江林业小贷是全国首家林业行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也是全国首家支农支林的新型小额贷款公司。浙江林业小贷推出特色的林权质押,主要依托于林业小贷的主发起人和浙江林业厅的支持。小贷公司及其主发起人等设立了一系列的林业平台,包括林业评估中心、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等。评估中心及其专业的评估人员解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林权价值无法评估的问题,专业的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又解决了抵、质押物的流转和退出问题。

巴曙松充分肯定了浙江林业小贷、林业评估中心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形成的一站式林业金融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此论一出,又让人们把目光投向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伴随着深化林改的步调而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的发展正是浙江省创造性深化林改的缩影。

从“做产品”到“做机制”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可说是“叶子变票子”的身体力行者,在夹缝中生存,在优势中立足,在趋势中发展,始终致力于为林业和金融互通对接架设桥梁,为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打造通道。

从2004年成立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缓解林业企业融资担保问题,到2005年成立杭州信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破解金融机构与林业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再到2007年成立浙江信林资产评估事务所以推进全省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顺利展开,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形成了以融资担保为主体,以信用评级和资产评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运作模式。

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展开,2010年12月6日,省内唯一的全省性林权交易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林权交易、原木(木材)等大宗林产品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由此进入到发展的第二阶段。截至目前,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已累计实现林权挂牌项目375个,网上实际已成交项目276个,涉及林地面积7.84余万亩,成交金额2.48亿元,相比起拍价,平均增值达32%。发展林业企业、社会投资者等各类服务会员2000多家,在全省设立了13个林权交易分中心,林权交易额超过15亿元,累计为3000多家林业企业、林农融资服务超过105亿元。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沈国华告诉记者,今年,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将进入开拓发展的新阶段,由“做产品”到“做工具”,再变为“做机制”。

“做产品”是指与银行合作的一系列金融产品,这也是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前期银林合作的创新模式所在。有“批发—零售”模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有“钱江时代”系列小企业集合信托基金,有网络贷款的林业网络银行融资平台——“林贷通”,有“绿色权益贷”,还有“林业企业成长金”。目前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服务平台已与2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累计为1000多家林业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林农提供融资服务达95亿元,解决了“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问题。

“做工具”即交易平台的建设。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通过“网络交易+分中心+会员”的形式,建立了全省统一、规范、公开的森林资源交易平台,成为全省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龙头。交易平台以会员制形式全面整合各市县级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形成全省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凭证、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披露和统一监管平台的林权交易体系。与此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快林业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有效形成资源变资本、资本有序进出的林业资本运作平台。市场化运作,真正将林业与市场接轨,让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行业,真正实现林业与金融的互通对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现已发展各类林业企业、社会投资者及其他市场需求者等服务会员2000多家;在安吉、东阳、庆元、开化、衢州、江山等13个市县设立了分中心,开展林权网上交易试点,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开展林权交易,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保护林权交易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做机制”则是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一是将动产抵、质押融资机制引入林业市场,二是和林业碳汇相关的抵减机制。林产品具有产量相对稳定、产出效益耗时长、变现较难的特点,许多林业企业生产出大量的林产品,若暂时不能进入流通领域,则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周转不灵,在中小企业,这样的情况更为多见。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要开展的,正是以林业资产管理为核心,提供林业森林产品的动产抵、质押融资,或者说“仓储金融”。以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为例,可将生产出来暂时未出售的家具存货作为抵、质押物,通过融资服务平台进行融资,抵、质押物交由相关部门保管,若借款企业未能按期还款,则融资服务平台有权处置抵、质押物。在实际中,要注意把握三点以规避风险:抵、质押物要评得准、管得牢、卖得掉。要对抵、质押的林产品进行系统的评估,并引入第三方的仓储公司管理保存抵、质押的林产品,还要保证抵、质押的林产品能够顺利处置。在产品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大宗、标准化、可复制、易变现的产品。今年初,涌金仓储即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深度接洽,就仓储金融产品引入林业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的服务输出进行全方位合作策划,双方将根据东阳红木行业、南浔木地板行业、临安山核桃行业、诸暨香榧行业等特色林业开发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并将探索林权、碳汇、绿化苗木领域的标准化仓单质押融资产品开发。仓储金融产品的开发将为林业企业盘活动产,打开新的融资通道。沈国华强调,做机制并非易事,需要系统集成,比如聘请专家,成立东阳红木产业发展基金来评估、监管、处置参与仓储融资的红木产品,支持动产盘活。从长远发展考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都可以参与其间。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和支持。

从“无形的碳”到“有形的林”

2011年10月,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成为全国唯一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携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先行探索规范、安全、高效的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并成功开展了全国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指标交易。这是我国林业碳汇交易规范化运作的首创。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先后参加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中国碳交易市场展望研讨会、中国林业碳汇产权研讨会,在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中国角”的活动中,与浙江农林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并获得国家林业局认可,正式颁布实施。

在采访中,沈国华还提到了“碳金融”的概念:“这是我们更高的发展目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植树造林,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植树造林的市场推进机制,让生态价值市场化,提高林业的地位。”

从“无形的碳”到“有形的林”,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也在不断地探索。多哈气候大会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联合富阳市开展了竹林碳汇造林试点。由政府牵头,浙江农林大学负责碳汇计量与监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负责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负责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搭建。所谓竹林碳汇,主要是通过建立林业碳汇与工业排放额的抵扣机制,让高能耗企业通过出资认购竹林碳汇来为超额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据专家介绍,每亩竹林大约能吸收10—12吨二氧化碳。

竹产业是富阳的特色产业,富阳现有竹林约50万亩,居浙江省前三位,每年新增竹林面积约7000亩。引入林业碳汇交易,富阳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以较低成本主动减排,推动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和节能低碳发展,形成植树造林的市场化推进机制,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节能减排工作探索新机制。这也是富阳2013年工作的一大重点。

目前,广东、深圳等7省市已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其中,广东、重庆等地的试点方案已将林业碳汇纳入交易体系。浙江虽在碳交易自愿市场上起步较早,但尚未建立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的抵扣机制,亟需制定《林业碳汇项目管理和交易实施办法》(包括林业碳汇计量检测和核证指南),明确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入市门槛和碳汇量核算细则,建立省、市政府认可的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的碳中和抵扣机制。

由于林业碳汇交易是一件新生事物,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市、县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目前林业碳汇交易进展缓慢,迫切需要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技术层面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富阳所走出的一步,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华东林权交易所
一道解三角形题目的多种解法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VITE链上去中心化交易所ViteX公测上线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利群:顺势而为,登场华东
林权供求信息
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