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农
【摘 要】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更增加了抽象性,加深了学习艰难。而对于一些处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夹缝”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生生源处于尴尬境地,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升入高中而不得已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是基础差,大多数的学生只习惯做简单的题目,对抽象的题目有抵触的心理。青少年是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期,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就无法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中数学 心理需求 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内容的确定是为了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的确定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修养奠定基础。其中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1、系列2内容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其中的专题将随着课程的发展逐步予以扩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
一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思路
数学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期,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又有自己的想法,有时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不愿在公开场合表达。
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设置有效的三维目标激发提升,设置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参与,设置开放的问题激发讨论,设置有挑战的问题激发独立思考,设置抽象的问题激发理解。进行这些设置,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有效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导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坡度和密度,让学生努力后能接近或达成目标;以适当的调控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性人才需要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从思维过程的指向性来看,与正向(常规)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很容易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格外注重“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力与知识(包括隐性的)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数学内容中,很多知识都与“逆向思维”有关,如分析法、逆运算(如对数就是指数的逆运算)或逆命题(三垂线逆定理等)、充要条件、反函数、反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等,只要揭示“逆向”本质,不但能让学生将新知识合理建构在原有知识体系上,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还能让学生不断认识逆向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但是,仅凭这样还难以具有逆向思维能力。因为“逆向思维”是相对于正向而言的,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小概率思维,就在于“正难则反”的一种策略观,如果不经过真正的逆向训练,着实难见成效。大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正难”,但却不习惯也不善于“则反”,其原因是学生的大量训练往往是“类型+方法”式的,学生在大量的思维定势中尝到的是甜头,而不是苦头。一旦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只会怪罪于问题太难,技巧性太强,不能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层面。其实,运用逆向思维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也有其一定的方法,合理逆向思维的过程往往是成功克服思维定势的过程。在逆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克服常见的思维定势。
常见的思维定势有以下四类:结构定势、功能定势、状态定势和因果定势,它们分别为相对于结构逆向思维、功能逆向思维、状态逆向思维和因果逆向思维。为了克服长期正向思维对逆向思维的影响,减低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教师在各类数学问题解决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白思维瓶颈所在,积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二 通过情景拓宽学习资源
通过“情景再现”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运用电脑模拟数学发生的历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试验,通过电脑证明数学定理,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过程的情景再现,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重要的问题是推动数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笔者在讲解解析几何内容时就通过课件“奇妙的坐标系”向学生展示了坐标系的诞生、完善及应用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了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三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贝弗里奇教授曾说过:“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