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缺乏信心、耐心及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缺乏恰当相应的方法,提出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被老师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到艺术专业实践课程课堂中,可以达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应用
1.概述
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有50%以上的课程为实践课程。此类课程的特点是通过老师的教授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高职学生艺术基础相对薄弱,故教学过程暴露出学生起初学习比较积极,但碰到技能学习困难就难以坚持甚至放弃,造成学生学完课程后实践仍然很差的现象。这类现象严重的影响了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采取适当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增强自信,获取学习动力是改变上述现象的重要措施。将激励教学法应用于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2.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艺术专业目的主要是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设计人员。从事设计职业最大的要求就是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设计实践能力,能够动手,光有理论知识将不能适应设计师的工作。因此,学校指定教学计划过程中,设置了多数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主要如下:
(1)学生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校本身录取门槛低于普通本科学校,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录取的学生艺术基础方面相对较弱,而且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学生以前长时期学习的素描和色彩课程,进入学校之后学习的主要是设计专业课程,存在适应转变的过程。例如在艺术专业实践课程中,有一类为设计软件课程,这完全不同于以前学生的学习,需要记忆命令与实际操作。有不少绘画不错的学生就不能适应,以为学设计只要会画画就行,从而不重视直至没有学好设计软件。
(2)教师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师对实践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颇,认为这是实践课,因此老师尽可能少讲点,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多练习。学生如果不愿意动手,就认为学生学习态度不行,缺乏教授学生的耐心。这种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并且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还有一些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只是按进度完成教学内容,不分析学生的特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否掌握,缺少与学生的交流,造成学生学习吃力,难以消化。
3.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
由于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阻碍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实践能力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学生才能安心、乐意在学校学习。除了改变教师的认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课堂上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学会,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励教学法成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学方法,被教师运用到课堂上。
3.1 激励教学法概述
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通俗地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启动人的内在动力,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其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吸引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并努力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2]激励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激励教育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
3.2 激励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专业实践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将激励教学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课堂上积极表扬鼓励学生。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重视了解学生,不能只顾自己上课,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不论大小,加以表扬,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将能够获取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表扬鼓励学生的方法应该长期保持,否则学生在获得不了持续肯定之后将在碰到挫折时容易放弃。例如学生在学习软件课程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只要学生掌握了命令,绘制相关对象,就应该及时表扬。
(2)教学中学生分组学习,相互促进。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可以将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学习。在学生中形成组与组之间竞争、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每个小组推选学习积极的学生为组长,在组长带领下,能带动其他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艺术类的基础课程中,学生入学前基础不完全一样,这样给老师讲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分组学习后,老师可以通过指导组长,再由组长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否则教师在时间、精力上都无法完成每个学生都指导一遍的目标。同时教师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设置一些竞争活动,学生在集体荣誉与争先心理的推动下,也容易投入到认真积极学习中来。
(3)及时展示教学成果。艺术类实践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教学成果直观,可以通过学生的设计作业以及设计作品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组织的将学生中较好的作业即作品展示出来。通过公开展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实践课程的意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其努力学习,争取自己作品展示的要求。艺术设计系除了常规的毕业设计展之外,还可以在每一学期至少举办期中、期末或某个主题设计展览,并依据条件设置物质及精神奖励,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4.结论
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运用激励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前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信心,使其适应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听讲,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最终达到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兰林. 激励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8.
[2]孙国永. 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作者简介:
黄莉华,女,1976-,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学院商学院数字技术系,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
此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成果,课题编号:JXJG-10-19-12,课题名称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