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控营养 科学饲养管理 提高母猪生产成绩
蒋宗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通过比较我国部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母猪生产成绩的数据(2011年和2012年)和美国养猪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表1),发现目前国内母猪生产水平和美国有较大差距,这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导致效益差的原因,一是妊娠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较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的数量偏低;二是母猪产后采食量偏低,导致泌乳量减少,断奶仔猪体重偏低,淘汰率偏高。
通过比较NRC(《猪营养标准》)(1998)、NSNG(《国家猪营养指南》)(2010)和新出版的NRC(2012)的母猪营养标准,发现1998~2012年的14年间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分胎次饲喂,更有利于根据母猪不同饲养阶段提供相应的营养。NRC(1998)未分胎次,仅按配种体重区分母猪饲喂标准,泌乳期也按1个体重标准饲喂;NSNG(2010)区分了1胎和1胎以上的饲喂标准;NRC(2012)则把妊娠母猪分成1胎、2胎、3胎和4胎及以上,泌乳母猪也分1胎和2胎及以上。
二是繁殖性能有所提升。NRC(1998)中,泌乳母猪均按照每头母猪带10头仔猪饲喂;NSNG(2010)中泌乳母猪所带断奶仔猪数分别为10、11、12头;NRC(2012)中的产仔数更高,达到12.5、13.5和15.5头。
三是体重的变化。NRC(1998)确定妊娠母猪配种体重分胎次为125~200 kg,而NRC(2012)为140~205 kg,头胎母猪配种体重从125 kg提高到了140 kg。我国养美系猪的很多猪场也采用了头胎母猪配种体重为140 kg的标准。
四是从营养配方来讲,饲粮能量浓度基本没变,但NRC(2012)只给了有效消化能和有效代谢能,没有给出饲粮粗蛋白水平,而是给出了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水平。
五是妊娠期和泌乳期的采食量增加,并加上了5%的损耗。如NRC(1998)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为4.31~6.4 kg,NRC(2012)达到5.95~6.61 kg,按照目前情况,我国泌乳母猪采食量达到NRC(1998)的标准都不容易,就更不要说NRC(2012)的标准,而养殖全程的平均采食量差距更大。
表1 中国和美国的母猪生产成绩比较
六是21天哺乳期仔猪日增重有所增长,从NRC(1998)的150~250 g增长到NRC(2012)的190~270 g。
七是断奶时间均为21天,但是断奶后仔猪体重划分有所变化。NRC(1998)中,仔猪分阶段为3~5、5~10和10~20 kg;NSNG(2010)中仔猪分阶段为4.1~5.0、5~6.8、6.8~11.3和11.3~20.4 kg;NRC(2012)仔猪分为5~7、7~11和11~25 kg 3个阶段。我们长期以来都认为体重20 kg之前是仔猪,20 kg之后是生长育肥猪,而NRC(2012)发生了变化,说明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其不再推荐5 kg之前的营养标准;二是NRC把仔猪分为3个阶段,并一直到25 kg,说明其不再推荐过早断奶。
八是每张表都注明了标准的使用条件:一是环境温度在适宜范围,没有应激;二是饲养空间充分;三是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
其他营养需要量的变化如下:氨基酸需要量方面,NRC(2012)给出了可消化氨基酸的数值,25 kg之前的氨基酸需要量是实测了赖氨酸需要量,然后再按能量需要与同种氨基酸的比例算出其他氨基酸的需要,25 kg以后的氨基酸需要量则是按数学模型推算出来的。由于生长速度加快,氨基酸的需要量比NRC(1998)有所提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方面,NRC(2012)锌的需要量比NRC(1998)增加了1倍(表2),锰和铜也有所变化,变化最大的是维生素D,增加了4倍。由此可见,成年母猪阶段,更加重视钙、磷的利用和骨骼的发育。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需要量基本没有变化。
表2 NRC(1998)和NRC(2012)标准部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变化
泌乳母猪营养及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最佳产乳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营养物质的负平衡。在泌乳期间,母猪往往存在负平衡,瘦肉型品种猪如妊娠期间贮存的脂肪量不够,在泌乳期间就要失重,就有可能分解动物蛋白(我国地方猪种因较肥不存在这一问题)。过度的营养负平衡其短期影响是断奶到发情的间隔延长,长期影响是母猪淘汰率升高。
母猪在泌乳期失重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泌乳前期采食量不能快速提高,因此泌乳母猪营养及管理对策最主要的就是提高采食量。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避免母猪在妊娠期体况过肥,可根据体况饲喂妊娠母猪(表3)。
表3 根据体况饲喂妊娠母猪
二是控制猪舍温度。妊娠母猪的高限临界温度为18~22℃,低限临界温度尚不知道,即在18~25℃区间,气温每升高1℃,泌乳母猪代谢能采食量就下降0.33 kCal/kg,在25~27℃时就下降得更多,所以环境温度的控制对泌乳母猪最为关键。
三是供应充足及温度适宜的饮水。饮水供给不足或者是水流量不够,都会降低采食量。饮水温度对泌乳母猪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温27℃,饮水温度分别为22、15、10℃时,随着饮水温度降低,母猪的采食量大幅度增加,从22℃的3.82 kg提高到15℃的5.36 kg和10℃的5.29 kg,饮水量从31 L提高到38 L,泌乳量虽未见影响,但母猪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哺乳仔猪的日增重都有明显改善。
四是饲料形状和饲槽设计。与粉料相比,颗粒料虽然不会改善母猪采食量,但可减少饲料浪费。与干/湿饲料相比,湿饲料可提高母猪采食量10%~15%。泌乳母猪饲槽设计要有利于母猪充分采食,母猪饲料粉碎粒度以0.7 mm为宜。确保母猪想吃料就一定有料,但要避免浪费,尽量让猪吃干净,保持饲料新鲜。
五是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14小时)。研究发现,16小时光照比8小时光照有助于提高母猪采食量,促进母猪泌乳,提高仔猪断奶重,尤其在夏天,晚上较凉快,光照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提高母猪采食量。
另外还可通过适当提高泌乳母猪饲粮的蛋白水平,增加饲喂次数(每天3~4次),选用适口性好的原料等方式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