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发展与年度创作评述

2013-04-13 02:55陈旭光赵立诺
关键词:纪录片戏剧研究

陈旭光,赵立诺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1)

2012年不仅是戏剧与影视学成为一级学科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戏剧与影视学所属的学科门类艺术学正式被确立为本科第13 个门类的第一年,所以这一年对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业界创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新媒体迅速发展,微电影发展迅猛;《中美双方就解决WTO 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签订;虽然电影票房实现了新的突破,但是佳作数量有限;国产电影票房比例缩水。对应于业内创作的变化,2012年的戏剧与影视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了新的拓展,并承续了往年的质量和规模。但是,2012年对于戏剧影视的教育教学、业界创作、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来说,都不仅是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过渡性和转折性并举的一年。

一 戏剧与影视的年度创作评述

(一)戏剧戏曲

2012年的戏剧格局仍然延续着多年来的现状:国话人艺/小剧场,主流/实验/商业,青年学生/白领等中产,北上广/其他一线城市。我国当下戏剧市场的发展依然很不平衡,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主要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而戏曲方面,演出与创作以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国有表演团体为主要力量。2012 上半年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步伐大大加快,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2102 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2061 家完成改革任务。

2012年,伴随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60 周年庆典和国家大剧院5 周年生日,《推销员之死》、《甲子园》、《罗恩格林》等大制作剧目依次上演。知名导演王晓鹰、孟京辉、林奕华也相继推出《理查三世》、《活着》、《贾宝玉》等新作。女导演田沁鑫的《四世同堂》更搬上了澳门体育馆。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北京市舞台演出收入已累积9亿。孟京辉在商业小剧场的排演越来越进步,不断有像《柔软》、《希特勒的肚子》、《活着》等作品上演,而作为小剧场的经典剧目之一,《恋爱的犀牛》演出千场纪念,四个版本的主创重新聚集,将许多观众当年的记忆与感动再次唤醒,也将这些年来小剧场表演的心路历程铭刻在观众心中。国外彼得·布鲁克的《情人的外衣》让众多学子和业内人士耳目一新。还有黄梅戏名家吴琼的新作《贵妇还乡》,它不仅延续着吴琼一直以来的创新姿态,改编自迪伦马特代表作,还通过动人的黄梅调旋律和扎实的戏曲功底,使得作品成为戏曲改编外国经典的成功范例。

(二)电影

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有了新的突破,高达170.73亿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了30.1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82.73亿,比2011年多出12亿。2012 中国故事片年产量为745 部,比2011年多出187 部。中国电影市场近十年来以33.90%平均年增长率增长,2012年的票房是10年前电影票房的18.5 倍,这个增长幅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也在中国的各个行业当中上升最快。

伴随着中国电影在商业上的逐渐复苏,中国银幕数也开始迅猛增长。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电影的银幕总数达到13118 块,比2011年增加了3030 块,10年以来增长了6 倍多,影院人次接近5亿。如果将电影纯粹看做一件商品,那么银幕相当于是一个销售柜台,销售柜台数量的变化不仅代表着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供给量的变化。所以从近10年的电影银幕数量的暴涨上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在迅速的扩张,电影生产量、优秀作品的数量、影院人次等都在迅速上涨。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开始养成,从贺岁档、国庆档到暑期档等,中国观众已经开始参与甚至创造各种有可能的热门电影档期,这也在另一个向度上造成了电影银幕数量的上涨。

2012年,国产电影的票房仅占全年票房比重的48.46%,是中国国产电影在10年来首次被进口影片击败。究其原因,首先由于2012年2月签署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 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该协议增加了美国的电影进口数额,提高了美方的票房分账比例。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不仅数量有所提升,同时更重要的是其质量上也有所进步。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3D》恰到好处地契合了中国观众的怀旧热潮,在大陆本土狂收9.7亿票房,成为2012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之冠;华人导演李安的3D 电影《少年派》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奇异经历,以炫目瑰丽的电影特效书写了一个关于生存、生命和生态的巨大寓言,并以5.6亿成功收官。更不用说作为续集而被中国青少年期待已久的《黑衣人4》和《冰河世纪4》两部作品,分别从中国电影市场斩获了5.1亿和4.5亿的超高票房。

其次国产电影票房所占比重下降是由于2012年上映的国产电影皆不能尽如人意。尽管上半年乌尔善的《画皮2》拥有精良的制作和一定程度上人性的反思,取得了7.2亿的票房,但是在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上还略显生硬。陈凯歌在中小成本影片《搜索》中表达了对媒体道德、现代婚姻的种种思考。该作品投资4000 多万元,票房达1.7亿人民币,也属于上半年票房情况较好的影片。但上半年的国产电影总票房也不能与《泰坦尼克号3D》的单部票房相比。

下半年出现了几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如冯小刚的《1942》和王全安的《白鹿原》,但是票房却都不如人意——《1942》2.1亿的投资,仅仅取得了3.6亿的票房,《白鹿原》则仅取得1.2亿。《1942》作为表达冯小刚艺术理想的一部作品,在史诗叙事的大框架下,呈现了当时年代的一个社会横截面,是一部具有鲁迅精神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虽有着宏大的史诗构想,但在情节节奏、人物塑造和故事发展上依旧存在一些表达上的瑕疵,这就使得这部影片不能够在震撼观众的强度上达到吸引观众的力度,最终票房败北。而改编自陈忠实史诗巨著的电影《白鹿原》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作为一部民族寓言,电影最终的呈现显得有些片面和单薄,没有将原作对国族和历史的思考真正展开。

但是,当国产电影眼看着要彻底败北之时,年底贺岁档又闯出一部票房黑马,并为国产电影票房再创新高,即徐铮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作品既承接了《人在囧途》第一部的黄金搭档徐铮和王宝强,又加入了另一个演技派的喜剧明星黄渤,再加上片尾范冰冰的加盟,形成了一个极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阵容。除了具有演员阵容的优势之外,这部电影将档期选择在喜剧较少的2012年年末,并排在《1942》、《王的盛宴》等较为深沉的影片之后,立刻以一种“不刻意的笑”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在艺术上,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泰囧》基本没有使用恶俗的桥段和语言,喜剧的笑点较为自然真切,对现代人的生活、爱情和工作也生发了一定程度上的思考。不过它依旧将故事和笑点更多的放置于演员表演的层面,所以在电影语言与叙事的融合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泰囧》为2012年的国产电影的票房比重做出了巨大贡献,观众人次超过3600 万,票房高达12.6亿,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影片。

事实上,从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和上映的电影就可以看出,中国国产电影的创作与票房之间依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上升趋势当中。但是中国电影票房却开始与电影的观众口碑息息相关,已经不再重蹈“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覆辙,所以这对于中国国产电影来说,应该是一个营销意识让位于创作能力的时刻了。

(三)电视

2012年是新媒体和网络视频发展较快的一年,这种情况使得电视行业流失了部分受众,更对其产业格局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无论在电视节目的创新还是电视剧的推陈出新方面,较之前也都略有下滑。

2012年放映的电视剧中,呈现出总体数量多、类型相对重复、优质作品数量少的特点。由于2011年几部家庭剧的走红,2012年推出了一系列的家庭剧,如《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新女婿时代》、《大男当婚》等,但没有像前几年度的《大哥的幸福》、《裸婚时代》那样口碑和收视率双高的电视剧作品;战争题材电视剧也继续以往的规模,出现了《战火西北狼》、《向着炮火前进》、《战旗》等作品,但是没有一部像《亮剑》、《历史的天空》那样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双丰收的佳作;古装武侠剧也在这一年集体亮相,如《天涯明月刀》、《新白发魔女传》等,但可圈可点之处也较少。2012年的电视剧的亮点集中在三部作品上,一部是开年的《悬崖》,一个是年中的《心术》,另一部就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古装剧《甄嬛传》。尽管这三部作品分别书写了三个年代,但是都指向了同样的问题,即人的生存与人的命运;都通过激烈的矛盾和故事,宣扬了一种善良和谐的价值观。而这才是这些电视剧成功的根本。

与电视剧相反,纪录片成为了2012年电视行业上升最快的节目类型,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最为突出的是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和《春晚》两部纪录片。这两部纪录片制作精良、艺术成熟,并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关怀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契合了当下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这两部作品不仅在电视上拥有很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形成了媒介事件,在更广阔的媒介环境当中发生着影响,“舌尖上”也成为2012年的媒介高频词汇。尽管有人认为“纪录片的春天已经到来”这句话有些为时尚早,但是无可厚非的是,2012年确实展示了中国纪录片极大的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良好。

电视栏目方面,2012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广电总局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该决定共表彰了中央电视台《谢天谢地你来啦》、浙江电视台《中国好声音》、江苏电视台《一站到底》和天津广播电视台《非你莫属》等12 个电视台的18 个电视栏目。其中成为中国2012年度电视最受关注的栏目则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它立足于平民化、公平化、专业化,这就为它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戏剧与影视学年度研究述评

(一)学术著作

1.戏剧戏曲方面

2012年戏剧学科著作教材的出版状况保持平稳。从笔者所做的不完全的统计中可知,全国高校教师和戏剧研究机构出版的著作教材大体近240 余部,涵盖了戏剧戏曲创作、戏曲戏剧改编、地方戏曲研究等多个领域。

较为突出的是一批年轻的学者对距离中国文化中心较远地区的地方戏有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为中国戏曲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研究》,作者唐雪莹以1911~1919年的上海戏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民国初期上海戏曲的特征和近代化转型,来探讨民国上海戏曲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还出版了《被改造的民间戏曲——以20世纪山西秧歌小戏为中心的社会史考察》,作者韩晓莉以秧歌小戏为焦点,展开了以民间文化传统为对象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绍兴戏曲文化概论》,作者陈娅玲以文化导入的方式对绍兴戏曲进行解读,探讨了绍兴地方戏曲与文化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琼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以张军等多位作者的二十多篇论文深入探究琼剧的历史源流、琼剧与地域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对汉剧、民国戏剧、北曲、中国问题剧、清末宫廷承应戏等多种戏剧、戏曲类型研究,以及“十七年”文学、冯梦龙小说戏曲改编研究等著作。

2.电影电视方面

2012年在影视研究方面的著作接近460 部左右,在影视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在电影理论研究方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研究深度上,对“华语电影”的研究都是2012年度学术著作出版中的亮点。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陈旭光主编的“2011(第二届)世界华语电影主题论坛”的论文集。该论文集录入了来自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对世界“华语电影”的美学、创作、趋势与合作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内容丰富、角度多样、研究深入,属于华语电影研究中的重要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大学陈犀禾、聂伟主编的《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和《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这两部论文集与2011年出版的《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形成了一个上海大学的“华语电影”研究系列,该系列汇集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对于“华语电影”在概念、文化、美学、工业等角度的最新理论成果。除此之外,江西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当代华语电影(品牌构建与传播)》,由主编沈鲁等三位学者就华语电影品牌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经典电影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著作产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电影理论读本》,作者杨远婴通过呈示电影言说的多样路径,为电影研究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话语平台和更加宽泛的问题意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籍学者张英进的《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该著作以电影媒介为主导,考察了视觉文化的空间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作者陈晓云以身体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电影中“身体”的符号价值和符号意涵。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作者南野在电影哲学的层面上,将拉康的主要思想范式与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关联。除此之外,还有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丁亚平的《大电影制造:热门影视的光影世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李东的《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义贞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以及数量众多的电影理论研究著作。2012年电影理论研究的著作,在文化分析、结构主义、哲学层面、美学方法等各个角度都有新的成果,涉及面较广,研究程度较深,展示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在电影史研究方面,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民国电影检查研究》,作者钟瑾通过对民国时期电影检查权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史实的考察,研究了民国时期官方权力与电影的关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 》,作者马宁通过对1897年到1937年通俗剧电影的考察,探讨了弱势话语下中国通俗剧的缘起和发展。还有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黄德泉的《中国早期电影史事考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伟清的《上海公共租界电影审查(1927-1937)》等。这些史学研究著作较多地使用了新方法和新角度,并对以往的中国电影史描述中的遗缺部分进行了重新的考据与表述。这些新电影史学研究著作的涌现表明,“重建中国电影史”的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电影通识教育方面,也涌现了一批编著。在电影赏析和中外电影史的通识读本方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旭光主编的《电影课·上:经典华语片导读》,该教材精选了五十余部在华语电影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优秀影片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以艺术阐释的方式提供了多元开放型的电影读解方法。电影实践指导教材方面,有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何清的《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园曲的《电影电视配音艺术》,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若干相关教材。这些教材对中国电影教育、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教材方面尽管数量较大,但在内容上重复较多,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与整合。

电影产业研究也有成果出现。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作者虞海侠以系统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新思路。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何春耕的《中国电影产业与政策发展研究》,该著作通过对我国电影文化产业与政策的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其次,电视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在国内电视策略研究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电视专业化频道研究》,作者丁俊杰通过总结中国电视专业化频道的一般规律,探讨了中国专业化电视频道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还出版了张慧玲的《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该著作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纪录片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媒介和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部分,对其进行的学术研究也成为较为突出的方面。2012 分别有两部年度报告,一个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 》,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何苏六主编;另一个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 》,由张同道、胡智锋主编,该报告从纪录片频道、栏目、作品、文化美学特征、理论研究、市场、传播主要问题与对策几个角度出发,对2011年纪录片进行了探讨。在纪录片理论方面,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作者谢勤亮以法国年鉴学派的视野对百年中国纪实影像和21世纪后的纪实影像试验进行了考察;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作者姜娟则通过梳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历程,论述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理论特征,并提出了纪录片的主体性问题等。

2012年“新媒体”的研究也成为电视领域的热点,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新媒体冲击下的影视整合营销》,作者覃晓玲以营销视野中的影视和媒介整合为立足点,对影视市场进行了“整合营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重组话语: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批评》,作者杨状振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放置于社会权力谱系中,用以解析中国电视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尴尬。

电视文化的研究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象》,作者王青亦提出“仪式—幻象”模式,并以此作为解析真实电视和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吸引力成因和美学动因;还出版了《发展中国家电视媒体全球化路径研究》,作者李黎丹以发展中国家电视媒体为例证,从全球地方化的视角表明开放媒体应成为本土文化进入全球传媒格局的优势所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读解电视》,作者宋云峰、尼克·佩里等精选了西方电视研究领域的20 篇经典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解析了电视的本质和特点。

(二)学术论文

2012年,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成果除了以上提到的著作和教材,还包括数量众多的理论文章。根据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全国2012年“戏剧戏曲类”论文发表共6538 篇,“电影、电视艺术”类论文共12243 篇。其中电影约发表9000 篇,电视约3000 篇。

1.戏剧戏曲方面

2012年戏剧戏曲方面论文角度较为新颖。戏剧戏曲的文章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戏剧历史的重读和评价、对当下中国戏剧的评论和描述、对戏剧美学的深入探讨和对戏剧理论的翻译及介绍等问题上。其中大量文章针对昆曲的传播、舞台空间、地方戏曲等方面,但也有其他较为新颖的话题。如有的学者通过对抗战时期的上海戏剧的繁荣景象的研究,探讨上海戏剧界在抗战时期仍能保持戏剧市场兴旺的原因。①见傅谨:《抗战时期的上海演剧》,《文艺研究》2012年第4 期。有的学者通过对梅兰芳对京剧传统偏离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京剧改编和京剧传统之间的关系。②见邹元江:《对梅兰芳民国初年排演"时装新戏"的历史反思》,《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年第2 期。还有的学者深入分析了新中国戏曲改革工作。③见张艳梅:《新中国"戏改"与名角的消亡》,《文艺研究》2012年第4 期。

2.电影电视方面

电影电视方面的研究论文更加丰富多样,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在研究内容上有了新的拓展。

电影方面主要增多了在微电影、少数民族电影、主流电影理论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对电影产业分析基本延续前一年的情况。

首先,最突出的是微电影的论文数量大增,由2011年的42 篇到2012年的291 篇,可见微电影现象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微电影的创作、制作、放映、传播自成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其中的参与者是动态的,人员并不固定,不是靠人身依附于某个单位或组织,而是靠兴趣随时组合在一起的”,④见胡克:《微电影虽微小,却不可等闲视之》,《当代电影》2012年第6 期。也有的学者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得到大众深度参与的微电影,既作为大众生产的影像文本而存在,又体现出了制作与欣赏方面的鲜明个人化趋势,这种复合特质尤为符合新媒体社会人群大众流动游走、节奏持续加快的一般生活特点”。⑤见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现代传播》2012年第3 期。但是还有的学者指出“微电影是否能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新媒体,它的支持要素是否具备,还需重点考量和观望”。⑥见沙丹:《微电影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当代电影》2012年第6 期。事实上,微电影作为一个以新媒体出现而并生的电影形式,处于生长的幼年期,在美学特征、传播模式、观影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还不够突出,还没有找到独特的艺术路径。所以在微电影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需要继续对其关注,并针对新媒体的泛化所营造的媒介环境进行更为清晰全面的分析与认知,才能更好地对微电影这个新生的电影形式有前瞻性的把控。

其次,由于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对少数民族电影的研究也成为一个亮点,2012年相关论文发表52 篇,比2011年多9 篇。学者们多关注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流变和表达,以及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的所表现出的现代性与时代特质。有的学者认为当代的少数民族电影“应该将差异性的电影题材在进行文化与意义的构建过程中,在其特定的民族性中寻求一种有针对性或有人类情感共性的文化因素的转换”,①见陈旭光、胡云:《文化想像、身份追寻与“差异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与路向》,《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1 期。还有的学者指出“要鼓励支持西部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是为艺术文化的加速增长助力:一是要吸纳少数民族电影内里真诚,将逐渐淡漠的艺术真诚拾取回来换回银幕上的心灵感染力;二是要给予少数民族电影的政策支持鼓励;三是延伸扩展少数民族电影的精神影响力”。②见周星:《地域艺术文化与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认知——以西部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发展为例》,《艺术百家》2012年第1 期。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维护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的文化话语权以及中华民族统一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电影类型还是属于中国主流电影中的少数,所以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关注和研究对实践具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第三,从2009年起,对“主流电影”概念的讨论就没有停止,2012年又有新成果产生。因为“‘主流电影’概念的推出是通过电影理论界来实现的”。③见黄望莉、陈清洋:《从“主旋律”到“主流”——中国电影主流价值观的推进及其国家形象的建构》,《当代电影》2012年第12 期。所以学者们不断探讨“主流电影”的发展方式,有的专家提出“树立主流价值观和健康审美观,打造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并有效推进现代化转化,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流文化产品;更好地推动中国主流电影走出去,有步骤、分阶段实施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加大对青年电影工作者的扶持力度,保证中国电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④见饶曙光、陈清洋:《主流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与思考》,《东岳论从》2012年第2 期。等策略。面对中国电影发展情况,建设“主流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提出该问题之后,理论界的声音并没有更多更好地传入业内,这也是主流电影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第四,在电影产业方面,2012年度共发表论文334 篇,其中有16 篇是对微电影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的研究,属于新的拓展。面对中国电影产业,有的学者关注于票房分账制度建设,提出应“制定符合国情的分账比例规则,理顺制发放三者关系”。⑤见范丽珍:《电影票房分账比例纷争期待理顺制发放之关系》,《当代电影》2012年第4 期。还有的学者研究了院线制的现状,指出“院线井喷式发展在培育受众观影习惯、刺激市场容量的同时,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瓶颈”。⑥见郭锴、姜永刚:《电影院线的商业模式及创新》,《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第1 期。这些研究为2012年度中国电影产业所呈现的新态势做了良好的学术梳理和理论架构,并带来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经验。但是在研究方向上依然比较保守,大多没有能够深入到产业链条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实地考察与挖掘。

电视方面的论文尽管在数量上少于电影论文,但是在研究内容上有比前一年更加深入的趋势,既有对固有的电视问题的思考,也有对新生问题的关注。

首先,由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主持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机制问题研究”是2012年度的电视论文中对“电视节目创新”较为深入的研究。因为当今中国大陆电视业最主要的问题是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与受众细分背景下的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在经历了对国外电视节目的借鉴和“本土化”的过程后,树立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机制已经成为2012年的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胡智锋教授与杨乘虎博士推出了该论题的系列文章,发表于《现代传播》,分别从电视节目的本质、创新路径与模式,创新的动力及其要素,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机制的建立做了深入观察和探讨。

其次,学者们还就2012年电视行业的新动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新媒介格局下电视媒体的未来、三网融合下的数字电视发展等方面。作为传统媒体当中用户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媒介,电视受到新媒介的冲击也是最大的,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电视业的重新整合,毋庸置疑的是电视业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关口。而电视业应该向什么方向前进,学界的研究成果则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学者从新媒体对电视剧冲击的角度考察,认为“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视剧创作者应该抓住机遇,不断调整、革新创作思路。坚持内容为王,追求文化至上”。①见李胜利、郝婧:《当前三网融合趋势下的电视剧创作思路》,《艺术百家》2012年第5 期。尽管成果较为丰硕,但对电视媒介新方向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2011年纪录片崛起,2012年出现《舌尖上的中国》、《春晚》等几部艺术、收视俱佳的作品,使电视纪录片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新热点。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相关研究文章就有62 篇。针对它的成功,有的学者指出“它从凡人凡物入题,名为介绍美食,实则透过美食这个窗口,在带给我们强烈深刻的官能享受之外,唤起我们理性的思考”,②见邓子君:《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产纪录片的成功之道》,《中国电视》2012年第7 期。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纪录片打造品牌的一次成功尝试”。③见冯欣、张同道:《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构建》,《艺术评论》2012年第7 期。对电视剧的研究依旧是电视研究的重点。2012年对穿越剧、宫斗剧等剧种类型的研究较多,其中对热播剧《后宫甄嬛传》的评述就有19 篇。有的学者认为该剧“颇像一篇巨型寓言,郑晓龙导演用从容不迫的工笔描摹,展示了毕加索《格尔尼卡》式的破碎、扭曲、挣扎、哀号的生命景观”。④见张育华:《工笔写意 浑整撕裂——看郑晓龙导演的〈后宫甄環传〉》,《中国电视》2012年第4 期。但也有的学者提出,“当下后宫剧在斗狠斗恶方面走得很远,这种以批判封建制度为理由的展恶是不值得提倡的。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作品应该具备最起码的文化属性,应传达正确的历史观,而不应该为了收视率而失去人文关怀的立场和态度。”⑤见刘晔原、郑璇玉:《"宫斗剧"的文化视点反思》,《当代电影》2012年第7 期。

总体而言,2012年的戏剧与影视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业界创作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在未来将成为戏剧影视学的学科建设、戏剧戏曲与电影电视的行业发展的前进基石和推动力量,并不断为中国的戏剧与影视教育和中国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纪录片戏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有趣的戏剧课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