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未来十年内的主要目标。2010年以来,国内外语教学研究界进一步审视了外语教育的目标和作用,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要求。外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工具,其应用性仍处于首要地位,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过去十年中,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论文以及著作层出不穷,但对于外语教学的文化转向的成果的检验却没有跟上。英国著名跨文化交际专家Michael Byram 作为“欧洲统一语言测试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设定项目的参与者,认为“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很难给出像语言测试那样的量表,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其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自主审视、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觉察和感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此处观点来源于英国著名跨文化交际专家Michael Byram 于2010年6月7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座问答环节中回答本文第一作者的提问。)
Byrum所主张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观点非常值得借鉴,“自我评价”不等于“不评价”,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著名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Milton J.Bennett 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1](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可以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为理解人们经历文化差异的过程提供了参考,根据这一发展模式,人们在处理文化差异的过程中表现出渐增的跨文化敏感度,即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和接受,逐渐脱离“民族中心主义”阶段(ethnocentric stages),进入“民族相对主义”阶段(ethnorelative stages)。
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拒绝阶段(Denial)、防御阶段(Defense)和差异减少阶段(Minimization)。
拒绝阶段是民族中心主义世界观的第一阶段。在该阶段,个体否认任何其他认识客观世界的观点的存在。目前我国的外语学习者鲜有接触其他文化的机会,所以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发展往往处于拒绝阶段。在这一阶段,“最好的文化教学策略是引导学习者参与‘文化认知’活动,初步地帮助学习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2]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文化学习后,要使学习者能够洞察自己的进步,老师应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文化差异”通过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并引导学生与学习前作对比,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文化敏感度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所以这一阶段一定要避免使外语学习者过早地讨论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文化概念,以防学生将之当作继续拒绝文化差异的借口和说辞。
民族中心主义的第二阶段称为防御阶段,在这一阶段,文化差异能够被认识,但差异被视为一种威胁,所以受到抵制。在防御阶段,学生会过分夸大文化差异,认为文化差异不可理喻也无从逾越。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的相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影视欣赏等方法观察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如亲情、爱情、美德等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还可以通过新闻搜索等手段下载真人真事,进行对比,以求发现不同文化中人性的统一。自我评价的重点是让学生对自己文化学习之前的“文化定势”进行自我批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跨文化敏感度的发展。
民族中心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差异减少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而且也不再有防御心理,但往往尝试弱化或是减少差异来维持民族中心主义。
在这一阶段,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场景模拟以及个人经验报告等,在这一阶段由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作为教师是特别有效的,他们可以使学习者相信文化差异确实是存在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就其他文化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困惑给出自己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文化在他者心中的位置。在这一阶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文化,自我评价采用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本族文化学习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是有效地让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变化的途径。
在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文化差异被认为是挑战而不再是威胁。人们试图去扩展自身对其他文化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地保持已有的文化。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三个子阶段:接纳阶段(Acceptance)、文化调适阶段(Adaptation)和文化融合阶段(Integration)。
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始于对文化差异的接纳,首先是对不同文化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接纳,认为各种差异都理应受到尊重。随后,这种接纳扩大到对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接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使外语学习过程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实用性,鼓励学习者去实践和应用文化相对观下的接纳理念,对于价值观的讨论可以和实际的交际应用(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有效结合起来,以帮助这一阶段跨文化敏感度的发展。在自主评价方面,进入接纳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应该对跨文化交际透过现象看本质,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层面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写作,并与学习前对于现象的认识进行对比,以达到自我评价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进入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下一阶段——调适阶段。
文化调适阶段的学习者容易被其他文化同化(assimilation),在文化调适阶段,人们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拥有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在这一阶段外语学习者往往急切地想要将他们学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应用于真实交际中,因此,教师应适时地为学习者提供互动的机会,可以是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两人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本族文化学习情况,进行小组活动,也可以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多文化小组讨论,当然也可以是采访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的课外作业情况。活动的设计应尽量符合真实的生活交际场景。
文化调试阶段的外语学习者一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敏感度,他们能够恰当地应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够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交际的需要。此阶段的自主评价应体现交际的真实性,让学习者能够有机会与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并将交流的过程、交际的成功度、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应对方式写成报告,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进行评价,得出自己是否达到成功跨文化交际目标的结论。
在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度不断加强,对文化的深层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悟性,逐渐具备了移情能力。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最后阶段为文化融合阶段。文化融合要求外语学习者根据跨文化交际实践对自身不断进行重新定位,学习者在这一阶段不再从属于任何文化,而是将各种文化有机融合。
达到文化融合阶段的学习者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他们已经能够对不同的语境进行客观评价,并随时监控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表现,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外语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有效监控和正确认知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坚定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维度,外语学习者只有通过自我评价定位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进一步实现商务、教育、医疗等语境下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1]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M].ed.R.Michael Paige,Intercultural Press,1993:21-71.
[2]刘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阶段分析与策略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