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晓 悦
(河南警察学院 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0046)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情结
江 晓 悦
(河南警察学院 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0046)
死亡是海明威创作的基本主题,对死亡的探索和思考贯穿海明威创作始终。海明威喜欢冒险的个性与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死亡有了很深的感悟。在小说中,海明威关于死亡的理解表现为死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以及与死亡抗争等内涵。
海明威;死亡情结;悲剧意识
死亡与生存既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客观存在,尤其是死亡更是缠绕人一生极其深切的人生问题。但是,对海明威而言,在死亡的背后隐含的却是以其自由精神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的超越[1]。
海明威童年时学习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那时的他没有受到创伤,体现出一种健康快乐的美国精神。但这一时期海明威在思想上已流露出死亡意识,尤其是父亲的自杀更是给海明威留下了阴影。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放弃读大学的机会,主动要求参加欧洲战争,但由于眼疾未能如愿。第二年,他随红十字会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身受重伤,这次重伤给海明威带来了严重的失眠症和深深的恐惧感。二战期间,海明威头部受重伤被缝五十多针,后又因飞机失事造成严重的脑震荡。海明威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虽说大难不死,但灾难却严重的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加之婚姻多变,海明威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正是海明威充满坎坷的经历和与死亡的“亲密接触”,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死亡意识。
任何作家的创作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意识对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海明威出生于基督教文化气氛浓郁的奥克帕克镇,他家是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家庭,他从小就习惯随家人去教堂、陪母亲做祷告、唱赞美诗、读圣经。尽管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但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却没有受到动摇。正确设想作家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括是了解一个作家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海明威自己说的他是靠阅读《旧约全书》学习写作的。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海明威的影响也很大,这种传奇式的人生经历,不仅使海明威对死亡有着生理和心理的体验,而且随着阅历的增长,还使他学会了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在二战时期,海明威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目睹战争恐怖与残酷的他,思想开始从悲观、迷茫和彷徨中觉醒,他认为即使是痛苦,也要挣扎的“活着”,他将眼光投向自然界,热情地讴歌生命的意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有论者曾说:“一切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是以死亡结束的。”[2]在海明威的笔下,战争充满了厮杀、痛苦、死亡、残酷和罪恶,生活在“战场”上的人是脆弱的、渺小的,因而一生充满了磨砺、痛苦和死亡。海明威这一时期的小说充满了悲剧意识[3],譬如在《永别了,武器》中,美国青年亨利满怀“使命感”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上,他与野战医院的英国籍护士凯瑟琳一见钟情。亨利在米兰住院养伤期间,两人如胶似漆,凯瑟琳怀孕了。战争的动乱使得两人分分合合。几经生死考验的亨利意识到战争的罪恶本质,在酒吧经理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恋人逃到了瑞士边界,永远地告别了武器,在远离战争的地方度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生活。虽然他们逃避了战争却逃避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凯瑟琳因难产需剖腹,但为时已晚,男婴和她一起撒手人寰,抛下了孑然一身的亨利。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既是对战争的永别,也是对爱情的无奈和永别。作者借亨利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在世界上任何人都要受折磨,无论是善良的人、温和的人,还是受折磨不屈服的人、勇敢的人都免不了一死,这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然而,对于死亡恐惧的深层原因却是对生命的热爱。只有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和悲剧意义,人类才会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因而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在面临死亡时,都会经历从恐惧到坦然再到超脱的过程:直面人生的必然结局,寻求暂时拉开与死亡的距离,战胜死亡带来的痛苦,“向它挑战”,实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经历和过程也不失为人生的快慰。死亡是无法超越的,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与其消极的等待和接受它,倒不如积极抗争、寻求对付死亡的良方,这样才能死的洒脱和优雅一些,才能表现出人生的价值。死的结局无足轻重,死的态度和仪式才是最重要的。与其听从命运的摆布,不如与其抗争,这样才能减轻死亡的痛苦,才能产生愉悦感,才能实现人生的圆满。
在小说《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孤苦无依、饱经沧桑、以打渔为生的老渔夫。老人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他并不气馁,在第八十五天时老人照旧出海。这次他捕到一条硕大无比、健美鲜活的马林鱼,老人与大马林鱼展开了激励的角逐,这既彰显了老人硬汉的形象也艺术再现了人类征服死亡的过程。在返航途中,老人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绝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尤其是老人与鲨鱼的较量更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书写了人类战胜死亡的伟大壮举,体现了悲壮与崇高相统一的悲剧风格。老人与自然的搏斗虽然失败了,但却张扬了人的个性和尊严,歌颂了人类永不被摧垮的精神。虽然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死亡,但整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人类命运的死亡隐喻。
海明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读者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脆弱,提出了“活,就要勇敢的活下去”、就要有“打不败”的精神,即使选择死也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死也是一种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黑格尔则认为“死亡是个体的完成”、是“摆脱杂乱上升为简单的普遍性的宁静”。海明威作品中表现的死亡背后的内容要远远多于人们的想象,他不断地抒写死亡,而且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总是以失败、死亡而告终,但这些人在失败之前,所经历的过程、所采取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一种理想,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人可以被毁灭却永远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的至理名言,也是海明威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死亡意识做出的最好注解,他以自杀的方式来毁灭自我,采取了一种宁死不屈、与病魔同归于尽的解决手段,这既是海明威以激烈的方式补充说明了他的死的全部内涵,也是对他提倡的以硬汉形象来面对死亡的真实阐释。
海明威是一个善于关注、描写和思考死亡的作家。面对死亡,海明威将其当做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特别是在主体能自主的控制和掌握这种抉择时尤其如此。对他而言,死亡并不是一种痛苦,死亡既是生命的自然结束、个体的完成,同时也是对生命个体价值的充分肯定。
[1]李钥.论《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死亡审美价值[J].海南大学学报,2012(3).
[2]李菁菁.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3]周永雄.论海明威创作中的死亡情结[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责任编辑海林]
I106.4
A
1000-2359(2013)05-0154-02
20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