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苗
(新华社驻斯德哥尔摩分社,瑞典 斯德哥尔摩)
近年来,很多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英美主要媒体的英文报道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鉴于语言障碍,很少有人研究以使用瑞典文为主的瑞典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新闻出版自由法律法规的国家,但看似高度市场化的瑞典纸媒却通过报刊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与政府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语篇的内容清晰地反映了其固有的意识形态内涵,新闻语篇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则可以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得到进一步解释。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它“着重分析人们生成的符号(如词,短语,句子等)和他们交流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偏见,歧视和对事实的扭曲,并解释其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1]。
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以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通过观察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历史背景来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于研究英文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同样适用于瑞典文的新闻报道。对新闻语篇进行深入剖析后,也许就不难发现: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许多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对读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来关注语篇,通过分析新闻语篇的新闻标题、用词选择、偷换概念、语法句子结构、有选择性地背景交代、报道篇幅等角度和方面,最终揭示出语篇是如何来实现其政治导向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不同的新闻语篇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因此,分析具体语篇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研究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2]。
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2月5日至12日前往瑞典领奖,瑞典主流媒体格外关注此事,原因是莫言目前正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一职,在一些人看来,其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所谓的“自由文学”一贯主张。
瑞典第一大报《每日新闻》、另一大报《瑞典日报》和瑞典电视台的网路版都在相应时段的头版头条及热点版面进行报道。在瑞典,主流媒体的官网多是全国受众最多的网站,由于这两份日报和电视台的网络版均入围瑞典最受欢迎网站前二十强,所以其新闻报道的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最能体现主流媒体的报道倾向和新闻语篇背后的声音,是瑞典媒体的典型代表。
笔者观察了这三个媒体网站在8天内共播发的14篇报道后发现,除了4篇报道介绍并评论了文学作品和记录莫言访问瑞典一所学校外,其他10篇报道则都集中在对莫言“文学”身份的质疑和反对莫言领奖并一再将莫言“政治化”。
这三个主流媒体首先遵循了每年解读诺贝尔获奖者成就和为读者介绍获奖者背景的报道惯例,把莫言的文学创作成长经历与其他科技获奖者们一样进行背景介绍报道,也对已经翻译成瑞典文的三部莫言文学作品进行文学解读。《每日新闻》还邀请了莫言文学作品瑞典文版翻译、瑞典汉学家陈安娜与读者进行在线互动,进而解读莫言文学中的魔幻与现实。从数量对比上来看,不能说瑞典主流媒体针对莫言获奖的所有报道都有政治倾向性。
但这与所有涉及莫言领奖的报道内容相比,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只是受众本应更多了解莫言及作品的冰山一角,而其他的报道则更多地关注莫言个人军旅经历和目前担任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一职,以及莫言在应对瑞典媒体提问时所谓“强硬”表态与回避,同时配合反对莫言获奖的一些人士专访和抗议来衬托报道主旨,进一步将大众的注意力从最初报道的文学解读扭转到富有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攻击。因此,从报道的比例、主题和影响来看,受众的主观认识被误导。
从莫言抵达瑞典到离开的8天里,笔者从这三个主要媒体网站的报道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语篇片段,从分类和情态两个方面来对它们进行深入解读。
一目了然的新闻标题和导语往往是新闻语篇的核心意义和最希望传达给受众的意识形态表现,而新闻语篇中所选用的词汇都是新闻撰写者精心挑选的,与新闻标题的主旨遥相呼应。
瑞典电视台在莫言抵达后出席的第一个正式活动——记者招待会当天,也就是2012年12月6日刊发了题为《莫言拒绝回答异议问题》的报道。标题一上来就用了否定句和否定词“拒绝”,而否定的内容则是“异议问题”;报道内容的选词也更具特色,文中则提到:“今天他终将面对瑞典媒体……是不可能只讨论文学成就的。正如所预料的那样……他可以选择不深入回答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看法。”[3]实际上,长达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莫言不仅解读了自己的代表文学作品,也讲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还谈到了如何鼓励年轻作家深入文学创作,而面对个别记者关于敏感话题提问时,莫言也明确表示过,获奖是个人事情,与国家无关。但撰写该报道的瑞典记者却用“终将”“不可能”“正如”“可以选择”等否定词和带有强烈语气描述的词汇,进一步呼应在标题中使用过的否定词“拒绝”,显示出莫言确实如瑞典记者早早就判定的那样——“还在刻意回避”,从而把受众注意力从文学作品中拉出来,转向对莫言个人否定态度的分析。
语篇的分类体系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对事件不同方采用不同词汇的表述,往往也能够将其特征加以鲜明区别,从而塑造出英雄一方与值得唾弃的一方,形成形象对比来引导受众对是非的认知。那么,为何文学奖要颁给一位并非具备“纯文学贡献”资格的中国作家?瑞典记者继续用自己的理解和一些专家的话让莫言“被政治化”:瑞典电视台2012年12月7日引用一名作家的话来显示文学奖选择“莫言的错误”:“这是不对的”,“在莫言访问斯德哥尔摩之后……作家萨尔曼·鲁斯迪(Salman Rushdie)……愤怒地写道”[4]。文章一上来就用“不对”来否定莫言获奖这一事实,然后用极富有感情色彩的“愤怒”一次来再次否定莫言,并体现出同是作家人士的强烈不满,从而对莫言因文学贡献而获奖这一事实进行主观否定,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
2012年12月10日,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前,有一名瑞典文学院评委韦斯特贝里(Per Wästberg)先宣读了莫言的获奖成就。而就是评委的一席评价,也让瑞典主流媒体刻意忽略莫言的文学成就,这一评价选用一定词汇再次专注于超出文学的政治内涵。《每日新闻》在莫言领奖两天后,在网络版刊文深入解读了韦斯特贝里对莫言评价的意义。文章说:“如果从深入和整体去解读莫言的讲话,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纯文学范畴。韦斯特贝里是认为,莫言通过嘲笑和讽刺的手法,攻击批判…… 相反,他通过夸张、滑稽和丑化的方式去写传说和故事,去描写过去…… 以一种尖锐而幽默的方式反思。”[5]通过一系列省略号的使用和“远远”“攻击批判”“尖锐”“反思”这些词汇的选用,该文成功地筛选出莫言获奖成就的“瑞典版解读”。该文的主旨和标题明确指出,文学院评委对莫言的真实评价如下,那么应该是想要告诉受众,文学院给莫言的完整评价是什么,但文中却又刻意略去了评委对瑞典作品的描述和解读以及莫言在文学创作领域给读者带来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表现了撰稿人的主观看法。
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从瑞典主流媒体上的报道可以看出,西方舆论的不认同是对莫言获奖最大反对的共鸣。童之侠曾在分析英国《卫报》涉华报道时指出:直接引用往往表现出作者与被转述人拉开距离,对其采取不认同的态度;间接转述不仅使转述的信息像事实陈述,通常也表明了作者对其认可的立场。根据转述形式体现作者参与程度的解读,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就清晰可见[6]。
《每日新闻》12月8日专访的“上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穆勒(Herta Muller)形容今年的是‘一出灾难’,还有其他人也对今年的颁奖有过批评 ”[6]。通过间接引语,该报道不仅用转述的内容再次陈述“莫言不该获奖”的偏见,否定莫言因文学而获奖的事实,同时也用执笔者固有的偏见继续“政治化”莫言,丧失了新闻报道本应体现多方不同声音的客观理念。
2.消息源单一
这三家主要媒体在自己刊文的消息源中多采用反对人士的间接引语,同时还引用其他西方媒体的报道来引导受众进一步偏离客观认知。《瑞典日报》在莫言2012年12月8日文学奖得主讲座结束后,引用法新社的报道,来体现其“媒体盟军”的态度。“无力、可耻、说假话”[7]等类似评价也在法新社的报道中从被采访人嘴里说出来,如此一来,瑞典媒体的报道在受众看来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众象。实际上,瑞典主流媒体所采访的消息源和法新社所引用的某些人士的话为同一人,那么既然是同样的人和同样的话多次出现,也就混淆了受众的视听,从而在数量上叠加以产生强化的主观概念和莫言的“政治倾向”。
虽然只转述了反对人士的强烈言辞,但为了呼应“众人反对”的核心原因,《每日新闻》在同一篇报道中却指出:“由于莫言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很多人认为他完全是体制内的一部分。”[6]模糊的消息源遮蔽了受众的眼睛,很多人是谁?报道并没有详细给出是哪些人认为莫言为体制内的一个部分,而是模糊了消息源。
瑞典主流媒体在莫言领奖的报道中,当地受众所获取的鲜明导向性观点是:对莫言究竟是否具备文学奖得主资质给予否定。毕竟,读过莫言作品和了解中国文学的瑞典人屈指可数,受众在新闻报道的引导下,将话题和关注点集中在莫言的“政治性”,莫言在被瑞典主流媒体“政治化”的同时,其小说中的天马行空和历史故事却成为几乎被遗忘。
[1]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2002(6).
[2]魏红华.以批判性话语分析揭示英文政治性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内涵[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6).
[3]Mo Yan vägrade svara påfrågor om dissident[N].SVT,2012-12-06..
[4]Mo Yanär regimens medlöpare[N].SVT hemsida,2012-12-07.
[5]Wästbergs tal om Mo Yans regimkritik namns inte i Kina[N].Dagens Nyheter,2012-12-12.
[6]童之侠.英国《卫报》涉华报道分析[J].现代传播,2011(3).
[7]Hård Kritik från dissidenterna[N].Svenska Dagbladet,2012-12-08.